摘 要:本文总结了适合阳江市的大棚设施黄瓜栽培技术,从黄瓜育苗、种植准备及规格、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阳江地区的大棚黄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大棚、黄瓜、栽培技术、阳江地区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1]。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宜温度10~32℃,大棚黄瓜在阳江地区栽培可以进行秋后种植,春节前采收,加强管理,可以持续采收到清明前后,用于解决蔬菜春淡现象,也可增加农业收入。每年11月初至11月中开始育苗,11月中至11月底定植。笔者根据阳江地区的气候特点,从黄瓜育苗、种植准备及规格、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总结了黄瓜在大棚秋后种植的技术要点,以供种植户进行参考。
1 育苗
1.1播期选择:阳江地处粤西沿海,气温较高,大棚黄瓜适宜在每年11月初至11月中开始育苗,11月中至11月底定植。如播种期过早,气温高,黄瓜秧苗易徒长且容易感病,后期易早衰。
1.2品种选择:要选择耐低温、耐弱光能力强,特别在较低温度下还能比较正常生长,抗病能力强的品种[2]。如夏丰6号黄瓜、优雅316黄瓜等。
1.3种子处理:黄瓜种子外壳较厚,透水性较差,不宜发芽,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在播种前需要进行催芽处理。种子以55℃热水浸种0.5h,再以常温水浸4h,捞起沥干,30℃恒温催芽,20-24h后种子即可露白。
1.4播种: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选择一个疏松、透气性好、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可以使用购买商品的育苗基质,将入一些碎石期保湿的作用,使水分不易流失。播种时在土壤中为一个手指大的洞,将种子放入其中,在覆土浇水至土壤湿润即可,在通风和光照良好的地块,一般三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点种到50孔苗盘,育苗基质可用市场通用育苗商品基质,种子点种深度约为5-10mm。
1.5苗床管理:种子播完后,第一次水要浇透,要保持苗盘基质湿润,浇水要选择晴天进行,出苗前日温约30℃,夜温约24℃利于出苗,出苗后温度适当控低,防止苗徒长。日常管理要注意通风,降温,防止病虫害,根据苗势适量施肥,可结合用0.2%磷酸二氢钾+0.2%尿素追肥,施后充分通风,促成壮苗。
2 种植准备及规格
2.1选地:选地宜选择土壤PH值在6.5-7.5,土壤深厚肥沃,以排水良好的壤土为好。
2.2闷棚消毒:旧棚要进行消毒处理,可用磷酸三钠或次氯酸钠喷立柱和棚膜,也可用百菌清等烟剂进行熏蒸[3]。
2.3整地:2m起垄包沟,畦面宽约0.8m,每hm230-45t腐熟有机肥,750kg钙镁磷肥,沟施。安装水肥一体设施,覆盖银黑地膜。
2.4种植规格:株距0.4m,每hm2株数约2.25万株,普通黄瓜每株可采10-12条,单果重约300g,水果型小黄瓜每株可采20-25条,单果重约100g。
3 生产管理
3.1定植:苗龄20天左右,幼苗二叶一心可定植,选择叶片肥厚深绿色、茎粗节间短、根系发达、子叶完好、无病虫害的壮苗定植。定植后以微生物菌剂淋第一次定根水,定植后第3d、7d、15d用微生物菌剂共淋4次,有利于根系生长与抑制土传病害。
3.2日常管理:黄瓜种植以单蔓整枝为主,黄瓜定植后6叶一心时要及时引蔓,黄瓜10片叶前的小瓜及侧枝要抹除,保证瓜苗的长势,同时要根据当地实的气候条件控制肥水,或调节剂或药物控制防止徒长,保持节位约10 cm,以增加座果节位。黄瓜生长过程中,每个节位基本上会有雌花发生,10叶以上的节位,平时要及时摘除畸形果,同时没有结果的节位要保留侧枝,两叶一心时摘心,促进侧枝结果,结果节位侧枝要打掉,黄瓜主蔓生长到架顶后要摘心,促进果实及侧枝萌发。摘心后黄瓜底部老叶及时摘除,增加瓜田透气性。黄瓜管理得当,可以促进二次萌芽,增产约20%。
由于黄瓜种植的季节在冬季,在夜温低于15℃时,下午太阳下山前一小时要封棚保温,白天要及时揭膜通风,降低棚内湿度,避免病害暴发。
3.3水肥管理:挂果前期尽量少浇水,以防土壤水分过多,瓜苗徒长。浇水次数根据土壤墒情和具体情况而定,挂果前一般只浇2~3次水,浇水可结合施用平衡肥加优质有机水溶肥;结果后期则以低氮、高磷、高钾加优质有机水溶肥与平衡肥加优质有机水溶肥轮换使用,利于提高产品品质。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施肥水,保证植株正常生长。黄瓜的水肥管理方式,要求少施多次,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棚内湿度,有利于防控病害。
当棚内湿度较大时,夜间用45%的百菌清烟雾剂熏棚,预防霜霉病的发生。
3.4采收管理:产品在适合大小时要适时采收,保证黄瓜的商品性,同时利于其它小瓜的生长发育,尤其根瓜必须早采,使上部的瓜和蔓能有充足养分同时生长。
4 黄瓜主要病害
4.1黄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苗期成株都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和茎,卷须及花梗受害较少[4]。温室大棚内通风不良,湿度过高,该病发病迅速、为害严重,是保护地黄瓜栽培中发生最普遍、传播速度快的病害。该病早期叶片呈浅绿色水浸斑,受脉性限制,呈多角形,黄绿色至浅棕色;后期斑点连成块,整片叶片干枯,从叶片边缘卷曲。
4.2黄瓜白粉病:白粉病是保护地黄瓜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生长后期受害较为严重。当温度适宜,一般20℃左右,空气湿度小,干燥时就会大发生,大棚黄瓜最易感病一般发生在3-4月。
4.3黄瓜黑星病:该病在阳江地区危害较严重,温室黄瓜一般在2月中下旬就开始发病,后期气温高时病害依然会发生。黄瓜黑星病危害黄瓜幼嫩部分如嫩叶、嫩茎和幼果,如幼嫩叶片、茎、卷须、瓜条及生长点等,引起黄瓜死苗、幼苗秃顶、嫩瓜畸形等。
4.4 黄瓜靶斑病:该病严重时幼苗整株腐烂。侵染嫩叶时,叶片形成淡黄色病斑,边缘呈星纹状,并会导致弯曲瓜条畸形。
4.5黄瓜灰霉病:该病一般从雌花侵入,引起花器变软、萎缩和腐烂,后期产生白色霉层,导致病瓜停止生长,最后腐烂脱落。茎感染病害,茎腐,断瓜蔓,引起烂苗。
5 黄瓜主要虫害
5.1 美洲斑潜蝇:该蝇是一种多食性昆虫, 寄主植物种类繁多,其中瓜类作物受害较多。其生长温度低 于被抑制时13℃或35℃以上。预防措施是在种植之前,完全除去棚室干叶、杂草,破坏其栖息场所。
5.2 黄瓜温室白粉虱:防治措施:合理轮作,加强栽培管理,在通风口增设尼龙纱等,控制外来虫源;黄板诱杀,生物防治。
5.3黄瓜蚜虫:该虫会吸汁,造成片卷缩畸形,并传播病毒。另外,危害时还会排出大量的蜜露,引起煤污病菌寄生,影响光合作用[5]。
5.4黄瓜蓟马:该虫喜食幼嫩组织,为害幼瓜,并在表面产生锈状物,影响商品率。
6 黄瓜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
6.1 银法利375ml+腈菌唑150ml+加收米450ml+阿维菌素150ml+吡蚜酮75g,可以防治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角斑病、瓜绢螟、蓟马、潜叶蝇等病虫害。
6.2 金雷375g+拿敌稳60g+中生菌素300g+灭蝇胺75g+甲维盐150ml+吡虫啉150g,可以防治霜霉病、碳疽病、白粉病、角斑病、瓜绢螟、蓟马、潜叶蝇等病虫害。
6.3 安泰生375g+苯醚甲环唑150g+噻唑锌375g+多角体300g+福戈75g,可以防治霜霉病、碳疽病、白粉病、角斑病、瓜绢螟、蓟马、潜叶蝇等病虫害
以上用药方案兑水15kg叶面喷雾,定植一周后开始使用,每隔7-10d使用一次,根据实际轮流选择用药方案或适当增减、更换其它对症药物。
7 结语
秋冬温室大棚种植黄瓜,由于天气的变化波动大,平时要多观察,结合天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用药、适时施用肥水,同时注意防寒保温、通风降湿、也要防止棚内温度变化过快。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黄瓜
[2]于涛. 大棚越冬黄瓜优质高效种植技术[J].《吉林蔬菜》,2015,(09):26-26
[3]赵淑凤. 黄瓜栽培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3,(24):1-1
[4]胡亚东,姜爱莲. 日光温室黄瓜栽培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2,(08):50-51
[5]徐广宾,李付军,葚吴红,王晓龙. 0.5%氰虫胺碱可溶液剂防治黄瓜蚜虫田间药效试验[J].《新农村(黑龙江)》,2013,(18):1-1
作者简介:孙显奕(1975-),男,汉,广东省阳西县,农艺师,从事农业良种良法的示范推广
*通讯作者:姜先芽(1976-),男,高级农艺师,661405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