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如何提升现阶段的园林工程施工水平提出了若干管理措施。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措施
1 现阶段园林工程施工的存在问题
1.1 规划设计与施工缺乏前瞻性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地区长期存在着规划不合理、设计不科学和园林绿化植物搭配不合理的问题,加上不小施工单位没有重视园林工程规划,因而导致规划设计偏离了建设要求,进而影响到施工建设。一些施工单位在执行规划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城市的持续发展,导致重复施工的现象也比较多。另外,在施工过程由于绿化施工与电力通信等管网工程施工冲突,经常出现道路路面多次开挖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对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造成较大的影响。
1.2 不重视绿化立地条件的处理
土壤是园林绿化的主要载体。水田、旱地、河滩冲积地的表土是园林绿化的最佳种植土,如果将其大量挖运进城镇回填,就会对周边的林地、耕地造成严重破坏。同时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不时被偷排到城市郊区的周边田地,也会毁掉了不少林地和耕地。近年来由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也在日益增加,对于种植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加上政府对林地和耕地保护力度加大,三线以上城市的大中型园林项目,合格的种植土基本上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导致许多园林项目在种植土回填中掺杂着大量的建筑余泥、石块、山土,以及生活垃圾,因此严重影响了绿化苗木的日后管养和景观效果。
1.3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把控不严
园林工程由园建部分和绿化部分组成,施工时应先开展园建施工,最后才进行绿化种植,尽量减少园建施工和绿化种植交叉作业对园林工程成品保护的影响,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规范,落实好每道工序、每个环节的施工工艺标准。但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如下问题:
一是园建施工时,由于建设内容通常都是一些功能性小的房屋、亭廊、楼阁、水榭、花架,或水景、地面铺装、假山雕塑等小型建筑物或构筑物,没有要求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地基、材料、成品进行强制性检测,因此没能引起施工人员对结构质量的重视,由此引发出对施工工艺要求不高,对施工设计要求执行力度不足;只注重表面效果,忽略基础性施工工艺的监督;对隐蔽内容擅自删减,或马虎对待,严重影响设施的正常使用;经常会出现工程竣工验收交付后在使用期间出现砌体开裂,或广场和园区道路下陷、积水漏水,管道堵塞等现象。
二是绿化施工场地整理不达标,地形、地坪的平整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施工与设计不相符,如地形处理不到位,种植穴不够大,种植深度随意性强,苗木不达标、种植密度不符要求等等。
1.4 施工管理落后,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园林施工企业内部管理能力、企业制度创新、人员管理、设备投入、项目运作等,都应不断地大力提升。有些施工企业,施工原材料没有相对固定的供应商,材料供应质量不稳定;还一些企业为了节约日常的运营成本,没有自己的施工队伍,有项目就聘请临时施工队,由于施工队的施工工人没有经过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素质良莠不齐,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同时,企业对施工工艺创新改革认识不够,墨守陈规,不愿尝试新工艺,制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 解决园林工程施工存在问题和改进管理的对策
2.1 重视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科学合理搭配园林绿化植物
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是园林工程施工的指南,施工质量的好坏在于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执行力度。因此,重视和严格执行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就会在园林工程施工中更好地理解和领会规划设计的意图,在园林空间布局、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及构景等设计手法下功夫,科学搭配园林植物并通过高效能的施工建设,在城市中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居住环境,以彰显新时代园林景观的特点。
2.1 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壤改良
为解决绿化的立地条件,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绿地养护效果,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取不同的绿化立地建设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还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
如遇挖方较多的项目,尽量做到挖方利用,时可合理调整地形标高,尽力做到挖填方平衡,减少排放;对原有土质一般的种植区,可进行土壤改良,如掺拌熟耕地或泥炭土,施放腐熟农家基肥等;对土质太差的进行部分换土,乔灌木种植取用扩大穴并换土;又如建筑垃圾较多的项目,可在深填方处填埋部分建筑垃圾余泥并用优质的种植土回填种植层,种植土层的厚度一般要求20cm~150cm不等。
2.2 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施工
要求施工企业对每个步骤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及设计图纸进行施工,面层施工非常重要,为保证效果,饰面材料必须提供样板,由设计单位及建设单位认可才可使,铺装工艺质量由监理单位严格把关,平整度和排水坡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基础施工、隐蔽工程必须认真对待,严格监督,不要认为不影响景观就马虎施工,这样会影响到日后的使用和养护。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如在基础施工时,地基承重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垫层的搅拌和摊铺要均匀,不偷工不减料,确保基础牢固,减少日后出现下陷、拉裂、渗水等现象。
管线施工的埋深、垫层、回填要到位,避免以后管线下沉、拉断、漏水等,必要的深埋能预防其它施工开挖时对管理的破坏。
绿化种植从装苗、卸苗、分苗、种植均要小心,确保苗木土球完好,枝叶修剪合理,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观赏性。
2.3 施工放线精准并符合项目特点
园林是一项艺术性较强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设计意图,要以现代测量放线技术为支撑,充分理解设计理念,并结合施工现场,合理放线,提高基础放样、施工量估算的准确性,科学施工。
在园林工程施工放线中,一般规则式园林要严格按图纸坐标放线,才能做得规整有序,体现规则式园林的严紧构图。自然式园林中的亭、台、楼、阁、雕塑和规则铺装类的硬景观,通常是某个区域的主景或某个园区内景观放线的参照物,此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施工放线应做到准确无误、或是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自然式的绿化种植、堆土筑山等软景观及林间小路等,则需根据现有条件及现场环境进行灵活把握。
2.4 创新施工管理模式,提高施工质量
完善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模式,一定要通过完善和创新施工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进一步解决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的主要途径有:
一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实现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为专业技术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进而优化施工企业的人才结构。
二是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架构。每个项目应成立项目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项目经理,负责项目全面工作。然后按施工内容和规模设立如园建、绿化、水电等多个专业班组,并且逐一分解施工任务、落实班组岗位责任制。
三是加大先进机械设备的投入,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园林机械施工设备,助力施工效率的提高,以保障施工质量。
四是加强成品保护意识。绿化景观和园林建筑都是艺术品,施工过程要求精细,完工后应落实保护措施,便于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后以最佳状态呈现在人们的前面。尤其是绿化方面,应坚持做到科学养护管理。加强绿化景观和园林建筑管理,是巩固和提高园林绿化建设成果的关键环节。
3 结语
园林工程施工对一个现代城市的建设和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需要针对环境和人为等因素造成的技术难点,结合高新科技水平,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总结出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便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以为美化城市环境,以及提高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方面发挥积极的影响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义 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有效管理方式探究[J]《现代园艺》2017(12)
2.张莹 园林施工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探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2)
作者简介:
彭建兵 (1970 - ),男,汉族,湖南攸县人,园林施工助理工程师,毕业于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规划设计方向)专业,主要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