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有着较高的抗压强度,但其抗弯性能较差。钢材有着良好的弹塑性和抗弯能力,但在受压情况下容易出现轴向失稳问题。因而,施工期间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确保二者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首先对钢管混凝土的结构特点做出分析,并进一步研究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结构特点;施工技术
1引言
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应用期间需要将混凝土填入到钢管内部,确保钢材、混凝土的优势得以发挥。钢管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施工环节相对便利。目前,该结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钢管混凝土的结构特点
2.1承载能力高
钢管混凝土结构受压期间,因为混凝土与钢管的泊松系数存在一定的差异。随着荷载强度的不断增大,外部包裹着的钢管将会由原来的弹性状态逐步变为塑性状态,这一期间,泊松系数将会从原来的0.283增长到0.5,并保持泊松系数不变;对于混凝土而言,泊松系数将会从原来的0.2左右增长到0.5并持续增大。荷载增加期间,外部的钢管将会对内部的混凝土起到紧箍作用,使得混凝土与钢管都处于三向应力的状态,这就使得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变形能力与抗压性能大大提升。因而,在承载能力方面,钢管混凝土结构要明显优于混凝土结构。
2.2延性好
一方面,试验数据表明,即便在轴向方向将钢管混凝土结构压缩为原长的2/3,结构依旧能够保持相应的承载能力,但此时结构表面已经出现了褶曲问题,这也说明了该结构有着良好的塑性。另一方面,试验表明在受到压、弯、剪循环荷载的作用下,该结构的水平力和位移之间的滞回曲线仍然可以保持饱满的状态,因而结构有着良好的吸能效果,施加荷载期间基本不会发生刚度退化的问题。此外,由于钢管与混凝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因而破坏状态主要以塑性破坏为主。
2.3抗震性能良好
在受到动荷载的作用下,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延性、吸能性良好,使得结构的抗震性能大大提升。另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有着良好的局部稳定性,不会受到地震荷载而出现脆性破坏的问题。
2.4施工便利
具体施工期间,外部的钢管结构可以发挥骨架作用,承担相应的结构重量与施工荷载。其次,施工过程中不会受到混凝土养护时间的限制。相比于钢结构而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零件相对较少,并且钢管制作时的焊缝较短,因而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插入式柱脚降低施工的复杂性。此外,相比于钢筋混凝土柱,钢管可以发挥模板的作用,在开展混凝土浇灌工作时免去了支模、拆模等环节,极大的节省了施工成本。另外,钢管属于“钢筋”的范畴,它的应用可以改善结构的纵向受拉、受压性能,并且在横向上还能起到箍筋的作用。
2.5耐火、耐腐蚀性能良好
相比于钢结构而言,钢管混凝土的耐火性更好,这主要是由于钢管内部填入了混凝土,它能吸收大量的热能,并且混凝土的比热大、导热系数更低。因而,在发生火灾时,结构的耐火时间更长。此外,由于钢管内部浇筑了混凝土,使得钢管的外露面积降低,因而在进行结构防腐处理时可以降低防腐费用。
3钢管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在钢管中填充的混凝土大多属于普通混凝土的范畴,但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施工期间,要重点做好钢管制作、吊装、拼接以及混凝土的浇筑等工作,并严格控制好内部混凝土的泌水、空鼓等问题。
3.1钢管制作技术
其一,如果施工所用的钢结构采用手工焊接和滚床卷管技术,要借助直流电焊机等设备做好钢管的反复焊接。其二,要确保施工期间钢板压延方向与圈管方向保持一致。其三,要做好油渍、杂物的清理,对于钢管内部存在的污物进行及时的清理,进而提高钢管内壁与核心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效果。
其四,在开展卷板施工期间,要严格保证管端平面与管轴线保持垂直。钢管卷制过程中,要保证管轴线与坡口端保持垂直。其五,施工过程中会用到不同型号、不同板厚的钢材,焊接工作中要严格控制好坡口质量,并对钢管制作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做到万无一失。
3.2钢管拼接组装技术
一方面,在开展大直径钢管的焊接工作时,需要在钢管的外壁焊接附加钢筋,这样一来,就可以起到临时固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进行小直径钢管的焊接工作时,首先要使用点焊定位,之后还要保证固定点的间距满足300mm的要求。此外,在对肢管进行对接时,要将间隙控制在0.5mm到2mm之间,进而抵消收缩变形作用的影响,具体焊接期间,要严格做好小裂缝的控制与处理,针对小裂缝部位要及时铲除并重焊。另外,要对钢管的对接工作引起重视。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段施工技术,提高钢管的对称性。最后,对于腹杆、肢管的焊接,要加强对焊接尺寸和角度的控制。如果需要在管内的连接处设置附加衬管,也要对其焊接效果进行严格把控。焊接环节结束之后,要对钢管的整体焊接质量做出全面的检查,并切实做好防腐工作。
3.3钢管柱吊装技术
在开展吊装工作期间,要重点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做好钢管上端口的密封,防止雨水、杂物掉落到管内。其次,吊装过程中要做好现场各部门的协调,防止吊装顺序不合理而引发的变形问题。此外,还要结合钢管的强度指标以及稳定性情况,做好吊点位置的选择。吊装工作结束后,要对钢管吊装质量做好检验和校正。
3.4钢管混凝土浇筑技术
3.4.1高位抛落无振捣技术
如果施工期间所用混凝土的水灰比低于0.45,并且混凝土中粗骨料的粒径介于5mm到30mm之间,混凝土的坍落度大于150mm,那么可采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技术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期间,首先要确保浇筑环节的连续性。其次,采用高位抛落无振捣技术的钢管管径不应低于350mm,高度要超过4m。如果混凝土的抛落高度低于4m,那么要利用内部振捣器做好振捣工作,振捣时间要控制在30s到45s之间。随着振捣工作的不断推进,当混凝土到达钢管的顶部位置时,要等到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之后,才能开展封焊工作。混凝土下落过程中,为了保证内部的空气可以顺利的排出,需要将混凝土每次抛落的方量控制在0.7m3上下。浇筑工作结束后,需要使用敲击的方法对浇筑质量做出初步的判断。一旦发现混凝土内部存在缺陷,要利用超声脉冲技术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
3.4.2立式手工浇灌技术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如果所用粗骨料的粒径在10mm左右,混凝土坍落度在20mm到40mm之间,并且水灰比低于0.4,那么可以采用立式手工浇灌技术。具体施工期间,如果钢管管径不超过350mm,需要使用外部振捣器做好混凝土的振捣工作。随着混凝土浇筑部位的不断变化,要对外部振捣器的位置做出实时的调整。需要注意的是,振捣时间不能低于1min。如果钢管的管径超过了350mm,应当使用内部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时间要控制在30s到45s之间,并且每次的浇筑高度不能超过2m。
3.5混凝土泌水空鼓问题的处置
由于施工过程中的钢管密闭性较好,因而混凝土内部的水分无法及时的析出,再加之振捣因素的影响,使得钢管内部的粗骨料发生下沉问题,进而导致砂浆层与泌水层分离。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首先要做好混凝土坍落度的调整;其次,在无气泡泛出的情况下,才能停止振捣工作,振捣期间要由专人做好管理与监控。
4结束语
在进行高层建筑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中,钢管混凝土结构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施工期间,要加强对钢管制作、焊接以及混凝土浇筑效果的把控,进而提升钢管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利纳.浅析钢管混凝土主桥系杆拱顶推施工要点[J].建筑知识,2018(2):226-227.
[2]赵羽西.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偏心受压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12):56-57.
[3]王珂.钢管混凝土结构定位偏差对地下结构位移的影响[J].广西大学学报,2017(1):45-46.
[4]高强,高文皂.逆作法液压插入钢管柱技术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J].华北地震科学,2017(S1):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