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经济合同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10期   作者:于广河
[导读] 改革后,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摘要:改革后,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我国各行各业得到蓬勃发展,由此推动了各个行业的进展以及完善。但是由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量的难题以及威胁点不断呈现出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企业要想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身而出,并得到高速度的发展,就要从自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管理能力等进行深度的整合和完善,并针对自身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多种管理对策,积极的落实到企业管理中。本文按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结合实际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多种管理问题,提出相应地解决对策,采用多种改进措施,提高企业经济合同管理效果,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经济合同;财税风险规避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做好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才能够推进企业的各项生产工作的正常推进,但是当下企业在对经济合同进行管理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了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必须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进当下经济合同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问题
        1.1经济合同审查制度落实不足
        在现阶段企业经济合同管理过程中,不注重经济合同审查,对经济合同主体条款、合同相对人基本情况、经济合同签订目的了解不详实,增加了经济合同管理风险。
        1.2签订双方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
        当下在对经济合同进行鉴定时可以发现,双方对于法律相关的条文和规定认识不清,不能够真正的明确合同双方的权利以及义务,因此出现了阴阳合同,不仅扰乱了市场,另外也会由于合同签订内容不符合法律的规定,威胁到双方的经济效益。由于双方的法律意识淡薄,合同条文不具有可行性,不仅造成了履约程度低,而且还会造成违约的现象,但是合同的索赔工作却难以开展,尤其是在违法的条件下签订了转包以及分包合同等现象,直接威胁了企业的发展。
        2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措施
        2.1落实经济合同审查制度
        经济合同审查制度的落实,是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前提。因此,企业应从经济合同签订前、签订中、签订后三个方面入手,对经济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审查监督。首先,在经济合同签订前,企业应对合同相对人主体情况、资信情况、资质、合同执行能力等进行详细审查了解。摒弃以往以合同为标准文本而放松审查的不良习惯,而是对经济合同条款进行详细、深入推敲,并结合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细化完善、调整优化,保证每一合同条款都与实际相符,为后续经济合同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在经济合同签订过程中,企业应充分发挥专职法律顾问的作用,要求其对合同文字表述进行再次剖析。并结合最新法律规定,与本单位合同经办人沟通,明确双方在经济合同中的权利、义务,为后续合同管理提供依据。最后,在经济合同签订完毕后,企业应在合同登记、整理归档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对经济合同执行情况进行核查、汇总。并以不定期与定期结合的方式,对经济合同签订后各环节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若存在违约情况,立即予以纠正,并追究当事人责任,避免合同签订后因履约不当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负面影响。
        2.2要采用信息化技术来提高合同管理的实际水平
        为了保证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应该借助于信息化的技术,通过借助于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比如推进应用信息论管理合同,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传输,然后进行反馈,加强了企业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了合同内容的确定更加公平,尤其是能够结合各个部门对合同进行评审,确保合同内容更加全面,真正的明确合同双方的义务以及权利,保证合同管理工作真正有效落实,另外要推进电子计算机管理合同,通过利用计算机计算速度快、能力比较强的优势来推进合同管理工作,减少在合同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真正的提高合同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2.3合同条款中约定是否含税
        营改增后,发票存在诸多税率,并且税率还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增值税属于是价外税,税款不包含在价格中,如价税合计为1万元,那其中产品的价格为(按13%税率计算)8850元,税款为1150元。如果合同条款中没有明确表示价税合计或产品的价格,在后期合作过程中如出现客户以不再索取发票为由要求对产品进行价格的让步,合同执行难免出现损失。另外,增值税税率的下调,对于建筑施工等时间跨度较长的合同,有时就会出现虽然合同上明确写的开具16%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但因纳税义务发生在2018年5月1日后,按税务政策要求,已不再符合开具16%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规定,而只能开具13%增值税专用发票,但这种情况如不能取得对方客户的认可,就会发生合同争议,使合同不能顺利执行。
        2.4要加强对法律的研究,确保合同管理工作符合法律要求
        我国作为法制化国际国家在进行经济合同管理时,必须要以符合法律的规定为前提,通过结合法律的内容进行合同的签订,因此应该加强对相关合同法律的法规的学习,全面了解合同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合同的签订科学合理,真正的规范双方的权利义务。通过严格的增强双方的法律意识,确保合同中不存在着违规违法的现象,推进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推动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2.5规范用章管理
        合同专用章管理是企业经济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应将合同专用章管理纳入经济合同管理机制中,坚决杜绝合同专用章与内部行政章混用情况。在制定规范的用章管理规范的基础上,为避免经济合同签订过程、执行过程中因相对封闭导致的各部门衔接不一情况,企业应以经济合同签订过程、执行过程为入手点,持续追踪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合同专用章应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为经过审查审批的合同变更文件提供合同专用章,以保证项目按时完成。需要注意的是,在经济合同专用章申请审批环节,应严格依据《用章审批登记表》内容,责令专门的用章管理员根据用章日期、用章内容、用章单位及经手人、盖章人等信息,进行合同用章管理。对于超出授权范围的合同使用者管理情况,应严格追究负责人、使用人员的法律责任。
        此外,为了避免企业因用章不规范导致的经济利益受损等情形,企业应加强对合同用章管理的重视。安排专门的法律专职人员对内部用章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教育,避免其因缺乏用章规范意识导致的用章混乱情况。
        2.6提高合同管理的风险意识
        经济合同是一种严谨性强、纠纷度高的商业活动,因此在制定合同和签订合同的时候要特别注重合同的书面表达,企业在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应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提高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意识。管理人员在拟定和修改合同内容时,要特别注意字词的正确表达、双方的权责归属问题以及对违约作出相应的说明; 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应有专业的合同审核团队统一审批、集中管理和各自履职,职能部门对合同内的具体职责进行严格把关,财务部门对资金渠道进行把关; 质量监督部门对相关的质量审查和监督进行把关,资信部门对资信情况进行把关,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一起做好经济合同的风险监控和防范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必将涉足更多领域,业务内容也将更为复杂多元,与此同时,所面临的经济合同法律风险系数也会不断加大,如果缺少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必将导致风险和不利后果的发生。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规避和防范企业经济合同法律风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要求企业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等管理手段夯实管理基础,持续加强对员工合同法律风险防控的宣传与培训,建立和完善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监管制度和机制,尽可能减少风险或控制损失,为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肖海燕,从财务角度加强合同管理的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第4期.
        [2]任鸿.企业经济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讯,2017(8):111-111.
        [3]罗涛.油田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7(7):172-173.
        [4] 马 振 成 .“ 三供一业”改革对油田供电企业的影响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下旬 刊 ),2017(27):13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