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第10期   作者:张青
[导读] 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传感智能原件、电路系统、电路控制、驱动控制等技术相结合

          摘 要:近些年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传感智能原件、电路系统、电路控制、驱动控制等技术相结合,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原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电气自动化使生产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避免了运行过程的各种人为不确定因素。从当前形势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人工智能上的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目前计算机建模分析即可完成对智能行为与思维的模拟,科学预测自动化效果使产品性能得到保障。本文全面探讨了电气自动化在人工智能上的应用,寄望提高电气自动化在人工智能上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人工智能;电气自动化;具体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概念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通过计算机编程的手段,对人类获取、辨别信息的能力和自动反应能力进行模拟,以此处理一些需要人类才能处理好的问题。当前,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已经十分深入,俨然成为一个系统,很多专家在语言辨别、结构分析、策略分析、专家系统等方面进行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使电气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改善,使设备的操作更加准确,另一方面减少了人力资本和物料的经费开支,使工作效益有所提高,最终推动了智能化的操作水平。其中人工智能设备上参数调节便、准确性高、产品性能保障度高、抗干扰强、误差率低等方面得到普遍发展。 
          1 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性
          人工智能技术的更大价值则体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上,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应用表明其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人工智能也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人员已经对人工智能进行了统筹的研究,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技术的价值将会影响更多的领域。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以确定性为基础,虽然可以在初期获得成果,但随着技术发展与研究的深入,现阶段研究成果并未让机器拥有与人类所期待的智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类思维,包括可形式化的逻辑思维与不可形式化的形象思维两部分。虽然目前计算机有着较为强大的计算能力、搜索能力及存储能力,但却无法解决不可形式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纳入真实世界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研究,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达成深化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
          2 电气自动化控制中AI技术的优势
          近年来AI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给人们提供极大的便利,大幅度提升工业生产效率。文中分析AI技术的优势,探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AI技术的应用,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行业的健康发展。AI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行业中得到应用,并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AI技术作为新型学科,本身有着较大的使用价值。同时随着AI技术发展,将会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得到广泛使用。
          具体应用实践中AI技术体现出自身优势与优越性,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AI技术,可以及时获取电气控制的信息,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通过AI技术可以替代传统人工方式,节省人力成本开支,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过程中,广泛使用AI技术,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目的。AI控制技术可以及时、集中处理数据与信息,完成这一基本功能后提升电气设备数据的高效采集。

生产实践中实时存储与调取各类采集数据与处理结果,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效率,同时AI技术可以起到预警作用,模拟各类可能的故障,监视模拟数据信息,实现高效控制,保证第一时间处理故障问题。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合理利用AI技术,可以对生产、加工及产业流通等方面进行优化,促进电气控制自动化能力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实现可以显著降低各类附加性投入,实现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AI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加快电气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发展,大幅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3 电气自动化在人工智能应用案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发展,国内各电网公司纷纷启动智能电网建设,且成效显著。因此,便以智能电网建设为例,剖析电气自动化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
          3.1 人工智能在电网监控上的应用
          智能监控是电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监控技术,可以对电力设备运行的现状和实时数据进行及时的掌控。智能监控可以为人们提供数字化的图像显示,并对电力系统工作环节进行及时图像显示和信息记录,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数据支持。此外,如今的智能监控系统还实现了远程操作界面、自动警告以及遥控开关等性能,使电力设备的工作和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不仅合理分配了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对电力生产的安全做出了保障,而且提升了我国电力企业的自动化水准,符合我国电力发展的需求。其智能性主要体现在,当对电力系统中高压进线结构,低压进线结构以及电源切换等结构进行控制时,会首先对分布分层式的系统结构进行分析,而且随时监督并记录各层的温度变化和工作状况,并及时反馈。
          3.2 人工智能在电网自愈上的应用
          电网自愈由自我预防和自我恢复两部分组成,自我预防是指采用传感测量与仿真分析对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监视和诊断,以便及时发现、调整及消除事故隐患;自我恢复是指故障发生时,采用自动控制方法快速隔离或快速恢复故障,以免对电网的供电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就现有人工智能技术水平而言,这一功能的实现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故障对系统、对设备造成的负面影响[2]
          总之,电网的故障自愈功能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配电网的关键设备及配网设备均采取可视化的管理方法,原因是可视化管理既能及时检测出配电网设备的异常,又能自动启动相应的维修决策程序,从而提高故障的响应与处理效率;启动处理程序时,隔离故障并自动调控隔离参数,由此实现故障自诊断、自治疗、自痊愈的功能。研究表明,缩短故障处理的耗时非常重要,即此举能缩短供电恢复的时间,减轻故障的影响程度,降低故障所导致的经济损失。  
4 结束语
          随着电气设备高度自动化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应用,使得其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生产。随着电气自动化工程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应继续不断改革和創新,不断提高智能化程度,从而为电气工程及其他行业的智能化与自动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在电气化设备上应用的提高,也必将释放了更多劳动力,使人类可以做更多创造性的劳动
参考文献:
          [1] 孙祥云,李丹.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数字通信世界,2020(2):203.
[2] 李泽洪.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0,51(1):63.
[3]王雪飞.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探讨[J].才智,2014,2:311.
[4]马仲雄.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1:246-2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