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检测装置主要用来对标准电能表进行检测,以保证电能计量的准确性,目前主要分为台式和便携式两种。常见的装置有电能计量柜、计量电压器以及电能表等,电力系统需要电能生产、供应以及电能使用三个环节共同作用,在这其中,电力营销以及经济的运算都需要专门的工具来对电能数值进行计算,这是应用计量装置的主要原因。电能计量装置可以对发电厂的生产电量、售电和厂用电进行测量,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核算提供数据资料。本文基于电能计量装置检测及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能计量装置检测;常见故障分析;处理
引言
目前,供电系统中自动化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我国电网的供电能力。作为智能化供电系统的基础设施,电力计量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以及准确性则成为供电系统远程控制的基本条件。为了进一步促进供电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则需要对电力计量装置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提质增效措施,从而获取完善、准确的计量资料,为后续开展供电系统的优化、故障维修提供参考及借鉴。所以,本文从影响电能计量装置的因素入手进行讨论,并提出了电力计量装置提质增效相关技术措施,为供电技术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1故障诊断采集装置设计
装置总体技术方案涵盖电源模块、交流采样、脉冲采集、无线模块、温湿度传感器及支持远程程序升级等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现场电压信号往往比较稳定,而电流信号受负荷影响,容易出现较大的波动。因此,采样模块技术路线计划采用24位Σ-Δ型芯片,可实现320点每周波的高速采样,以及最高8KHZ的频带输入,确保整个电流量程范围内的数字信号精度。MPU采用AT91SAM9260,32位总线宽度,处理频率达到200MHz,可快速对AD所采样的定点数据进行处理。系统外扩192Mbyte以上的SDRAM,可以在SDRAM中保存一次完整的录播数据,实现波形数据的精确采集与处理。波形数据可以通过实时规约的方式上传主站,也可以通过文件的形式上传。考虑到波形数据的数据量,若采用实时规约的方式,必须采用支持长数据传输的规约文本,同时也行业曲线linkappraisementindustryDOI:10.3969/j.issn.1001-8972.2020.09.017可替代度影响力可实现度行业关联度真实度要支持断点续传,实现起来较为复杂。通过文件方式,主站系统不需要实时采集现场装置的波形数据,只需要下达校验命令后,等待装置完成波形文件的生成,减少了大数据传输的阻塞以及不可靠性,确保计量校验系统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2电能计量装置的故障类型
电能计量装置自身的故障主要表现在质量上,也就是说会直接导致显示屏黑屏或出现乱码,且在装置运行过程中,如用户未按相关规定来使用或长时间超额最大电流来用电,那么也将会导致装置测量的不稳定,严重时还会导致火灾的发生。所以,电能计量装置自身质量优劣也是保证安全用电的重要基础,且一旦有故障不能及时排除,那么也将直接对安全造成威胁,甚至还会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前比较常见的故障有接线盒损坏、接线错误、开路、三相电压与电流不同等。
3电能计量故障处理的改进方式探究
3.1健康度评价
将按照是否发生过相关故障、故障是否已经修复、同批次计量设备是否存在“家族问题”、所在地域是否存在同类型计量装置故障多发概率等,进行计量设备的健康度评价。“重病状态”:影响营销业务应用,必须更换计量设备才能解决。“疾病状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之后可以智能诊断自愈,如对时、下参数可以解决的运行设备。
“亚健康状态”:通过大数据分析之后同类别、同类型、同厂家的设备存在共同故障点,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数据参数丢失现象。“健康状态”:现场运行设备良好满足各类业务数据需求。
3.2强化电能计量装置的安装与管理
加强电能计量装置的日常管理有助于减少装置故障的发生几率,与此同时也要做好故障处理效率的提升,便于在故障发生后,能够采取有效的手段来让装置正常运行。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故障处理效率:第一,在电表的选择与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电能计量装置的设计标准来选择类型,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安装水平。这是因为电表的类型要尽可能地去适应安装的地点与环境,才能够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譬如在城市地区安装半载波电表,而在农村则选择全载波电表。在购买电表时也要注意质量,杜绝劣质产品。第二,根据安装标准来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安装和调试,在涉及改造工作时也要严格遵守行业技术规范,确保正确接线。同时采取合理手段来控制巡抄工作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的影响,提高巡抄质量。第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设备开始走向智能化,但很多的工作人员对于智能化计量设备没有熟练掌握,导致单位在应用智能计量设备时,一旦运行出现故障,无法结合工作经验和操作知识来解决故障问题。要想解决这种情况,需要企业在内部进行培训与宣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智能化计量设备的认识。
3.3要规范故障处理流程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将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形式都进行备案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这样工作人员在面临问题时才能及时解决,即面对简单的故障只要查看备案记录即可解决。当然完善影响信息系统的漏洞也是非常关键的,要将退补工单和故障工单结合到一起,目的是为了方便后期的查看。其次,相关人员还要完善计量故障追补流程,如故障电费应该及时追补,但因为工作人员对追补费用有一定的裁定权,因此必须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监督,这样才能降低电费风险的产生。
3.4积极开展技术方案的优化工作
目前,我国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水平以及智能化水平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技术方案也得到了有效的完善。计量设备作为自动化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在供电技术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中,使其技术方案得到不断地优化,这样才能保证计量设备能够满足供电系统整体的技术要求。需要技术人员深入研究电表的接线方式、保护措施选择原则,明确计量设备与供电设备之间的关系。尤其需要做好自然环境的调查工作,根据当地温度、湿度变化特性,选择合适的隔温、隔潮措施,对于电磁环境复杂的区域,还需要设置有效的隔绝电磁影响的措施。此外,也需要引用信息技术,实现计量设备数据的远程获取,进而实现远程抄读、线损分析等功能,提升计量系统的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速度与过去相比也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很多地区也在逐渐安装和使用电能计量装置。该设备可以说是非常精密的仪器设备,且对电力企业的电能测量、经济效益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但要想更好地发挥出该设备自身的优势,就必须要不断加强设备故障问题的分析,这样才能保证结构性能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从而促进我国电力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颖.浅析配网高压电能计量装置现场运维要点[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56-57.
[2]曾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处理效率的方法[J].智能城市,2019,5(20):191-192.
[3]沈桐洲.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检修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卢沉,史慧敏.电能计量装置错接线检查及故障[J].现代经济信息,2019(19):361.
[5]李晖,陈清族,马汉斌,许梓明.电能计量装置智能诊断方法研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9,38(08):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