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治教育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朱蓉
[导读] 在推动课程改革以及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社会地位和教学地位有着极大的提升,这一学科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意义重大。

江苏省如皋市石庄镇初级中学       朱蓉 

摘要:在推动课程改革以及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社会地位和教学地位有着极大的提升,这一学科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意义重大。老师在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需要抓住思想政治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三观,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文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实情况,对这一学科中的法治教育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治教育地位和特点
        法治教育是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教育板块所涉及的内容及形式比较复杂,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动,坚持围绕学生的主体差异性依赖来创新教学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保障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之中法治教育教学质量及水平的稳定提升。结合相关实践调查不难发现,与其他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相比,初中阶段的课程不再以简单的考试为核心,学校将这一课程纳入了该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中,因此这一学科教学初中阶段教学之中所占有的教学比重相对偏大。老师需要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核心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彰显法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及优势。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内容比较简单,具有极为明显的实践价值以及作用,学生对道德知识比较了解,并且能够主动的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但是初中生的人生阅历不足,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较少,因此的法律法治意识比较淡薄,难以在与老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之中,主动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际情况树立良好的法治意识、纪律意识以及规则意识,因此法治教育的创新必不可少。初中道德与法治老师必须要抓住法治教育的核心要求,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在学习法律意识以及学科知识的过程之中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水平。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法治教育的教学策略
        为了充分彰显法治教育的重要指导作用及优势,为法治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可靠的智力基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老师学习需要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抓住法治教育这一核心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学习能力来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向,保障自身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一)渗透法治思想
        作为法治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板块,法治思想的渗透以及学习尤为关键,法治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实践性和实用性较为明显,有一部分学生对法治教育的理解和认知较为浅显,认为这一教育板块非常枯燥和乏味,教学内容比较沉重和严肃。但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法治教育也可以实现趣味化以及游戏化,这一点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营造自由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着眼于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及学习经验,以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依据,尽量避免简单法律条文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微观的角度上来看,老师需要注重各种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利用,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初中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学习过程之中掌握法律知识,对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有一个深刻的理解。老师可以积极地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工具将法律术语制作成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视频以及漫画,更好的传达与与该视频相关的专业知识。
        (二)整合教学内容
        法治教育对学生的良性成长及发展、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以及认知意义重大,在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了解法治教育的核心要求,极整合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保证学生能够更加愿意听老师的法律知识讲解,真正实现道德与法治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完美联系。作为法治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部分,教学内容尤为关键,老师个人需要注重知识理论的不断积累以及学习,捕捉社会万象以及新闻实事,以此来实现生动形象的讲述,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三)优化课堂主题
        为了尽量避免教育教学偏离主干道,坚持正确的教学方向,老师需要注重课堂主题的优化升级,围绕课堂主题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好习惯,让学生能够意识到法治学习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价值,从而在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的过程之中主动回归到对主体的理解,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性发展。
        三、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之中,法治教育尤为关键,老师需要了解法治教育的核心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分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向,不断创新教学形式,通过法治思想的有效渗透、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整合以及课堂主体的优化升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陈开洲.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互动教学[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3):138-139.
[2]宋淼.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 v.15(06):114.
[3]李大更.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 教育科学(全文版), 2016(12):00130-00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