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石韶敏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2月6期   作者:石韶敏
[导读] 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摘要:近年来,社会飞速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也有了创新。继电保护设备发生接触不良、短路、断线、接线错误、参数设置错误或选型错误时,会导致设备发生误动或不动作,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我们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更高,这要求我们的技术人员加强对于继电保护故障的研究分析,提升维保能力,在故障发生时可以快速的排查处理,同时也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新技术;应用
        引言
        电力能源运行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维护稳定性和安全性,切实采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方式,将能够有效提升电力能源运行水平。电网运行中继电保护装置显现出突出优势,其可以快速分析和处理电力系统运行故障,自动化恢复线路供电,还可以提升整个电力企业的总体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推进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工作的稳定开展,需要从电力系统总体性来把握。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若电力系统出现短路等问题时,继电保护装置会根据电路变化情况,及时切断电路。(2)继电保护装置会监控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将运行状态以数据的形式,传输到中控系统,技术人员根据数据掌握电力设备运行情况。(4)若电力系统出现安全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在处理故障的过程中,还会保护其他正常运行的设备,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大面积瘫痪等情况,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报警,技术人员根据报警信息实施有效出处理措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线路保护。主要分为二段式或三段式、距离以及零序等保护。以二段式或三段式为例,继电保护在一段保护中,会切断电流,在二段保护为限时保护,在三段保护为过流保护。(2)母联保护。在故障发生的过程中,根据限时规定快速切断电路进行过电流保护。(3)主变保护。主变保护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主保护,另一种为后备保护。在主保护中,主要为瓦斯保护,而在后备保护中,主要为零序过流保护、过负荷保护以及负荷电压过流保护等.(4)电容器保护。电容器保护分为四种,主要为过压保护、过流保护、失压保护以及零序电压保护。目前电力系统使用继电保护装置时,若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按照继电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操作,管理系统分为四个层级,分别为主站层、通信层、子站层以及设备层,主站层由调度工作站、数据服务器以及调度管理系统组成,通信层由电力通信网组成,子站层由故障信息处理站组成,设备层由微机保护、故障录波器以及GPS组成。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要求及新技术的应用
        2.1测量及故障分析法
        通过回路测量的方法可以快速判断线路是否存在短路点或者断路点。例如当线路空开跳闸时,无法通过观察法之间确认故障点位,可以通过对空开下口的两端使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量是否导通,如果导通则确认为线路存在短路点,则可以对下级元器件以此进行测量,锁定故障点位;如果判断线路可能存在断点,也可以通过万用表进行测量,确认线路不导通时,则可以判断相应线路存在断点,需对其进行更换。如果对复杂的继电保护设备回路进行故障排查,往往需要进行相应的分析,方可使用测量工具有目的性的测量,否则进行胡乱的测量往往无法确认故障原因。例如时间继电器发生故障时,可以查看系统中纪录的继电器动作时间,与设定值对比,如果不一致,可以确定为时间继电器故障,需通过测量工具对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分析,确认是否动作灵敏准确;如果时间与设定值不一致,则需要对上级线路进行排查,分析相应的延时原因。


        2.2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并构建责任制度
        推进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电力企业要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高度重视到安全管理工作,增强每个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全体人员都能够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到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特别是要在每个电力设备中都选派专门值班人员加以负责,管控和监控到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及时发现设备中存在着的问题,并加以处理。值班人员在操作继电保护装置时,只能够采取接通或者断开压板的方式,处理开关切换和熔丝卸装操作,执行这些工作环节时要能够全面按照电力安全管理规定和运行规程。可以开展专项教育培训工作,提升电力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还要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继电保护专项知识掌握水平。电力企业可以制定专门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划分各个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范围和职责,实施追责制度,确保各个人员都能够完成自身任务。
        2.3检修策略
        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分为三大类,包括(1)故障检修;(2)定期检修;(3)状态检修。继电装置出现故障时,或者装置无法运转,都需要进行故障检修,由于装置随时可能出现故障,所以故障检修具有无计划、无时间等特点。一旦装置出现故障,技术人员需要马上投入到检修工作中,避免故障长时间影响电力系统正常的运行。定期检修是管理部门制定的检修方案,在方案内会制定检修时间、检修内容等,定期检修主要查看装置的磨损、运行等情况,并根据方案进行检修。一方面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使装置处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运行,定期检修具有预防性特点,通过定期检修可有效控制装置检修或者更换的成本。状态检修主要监测和诊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数据,结合状态和数据,制定检修方案。状态检修具有针对性强、节约成本等特点,但是状态检修涉及较多的数据,并且需要技术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修。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在检修继电保护装置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科学合理的检修方法,其次运用科学的检修技术,并严格遵照管理制度进行检修,以此提高检修效率,避免电力企业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继电保护装置在检修期间,主要是由人工进行检修,提高人员的检修水平,需要电力企业加大培训力度,在培训期间介绍检修技术、装置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结合实际操作,增强人员的实践检修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强调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的重要性,针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人员正确的指导,以便在安全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检修,不仅提高检修质量,还能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安全事故。
        2.4重视设备维护,降低故障率
        对于继电保护设备的维护需要从人员、设备及技术三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加强人员的培训,保证人员在维护继电保护设备时可以检修到位,不存在漏检漏修问题,可以及时检测出设备的隐患点,避免故障发生。另一方面需要在设备选择时,选用质量高的元器件,避免采用低劣产品而故障频发,影响设备可靠性。最后,需要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作业指导,为维保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升人员的技能水平,还需要研究继电保护设备的接线方式、元件选型及回路设计,有效提升继电保护整体回路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结语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应用,可以监视各项供电设备的实际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部位,提醒检修人员加以维护和管理。加强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管理工作效果,不仅要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并构建责任制度,还要规范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严格把控继电保护装置的各项运行情况。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电力继电保护调试与故障检修[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2):68-69.
        [2]王超.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
        [3]李颖超.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层次化保护控制系统方案及其可靠性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