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梯对于人们来说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其方便快捷,另一方面则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效率。但是电梯要想达到它本身的作用,安全是首要前提,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做好对电梯安全的管理工作。现在,大量电梯安全事故的出现不仅会影响人们对电梯的信任度,也给有关部门和维保单位带来了很多困扰。因此,要不断寻找、发现电梯安全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和不足之处,并且积极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案,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并不断提高电梯的可靠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梯的安全隐患分析及监督管理对策。
关键词: 电梯; 安全隐患分析; 监督管理; 对策研究
引言
电梯安全性直接影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作为电梯检查人员,要及时发现电梯问题以及故障问题,根据标准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及时有效地排除故障问题,进而在根本上保障电梯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实践中,要加强对电梯安装、运行以及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工作要点,进而为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1 电梯现安全隐患问题
1.1 电梯安装方面安全隐患
(1)旋转部件。现阶段在电气安装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问题,其中电梯旋转部件防护装置安装就是较为关键的问题。根据电梯安全规范的要求,在电梯保护装置安装中要保障旋转部件可看,避免其对影响日常的电梯维护。现阶段,从整体上来说,电梯并没有严格根据规范要求合理处置,一些应用年限较长的电梯其防护装置并不符合规范的要求,这样就会维护人员在检修中出现一些无法估量的人身伤害以及安全隐患问题[1]。
(2)电梯轿厢应急灯亮度。电梯轿厢应急灯亮度不足也会诱发安全隐患问题。根据规范要求,在电梯运行中,如果其正常照明系统被中断主要就是通过应急灯提供照明,要保障应急定的电源可以实现自动充电。而在整体上来说,多数的电梯虽然设置了应急照明装置,但是在轿厢中的应急定的亮度还是不符合规范的要求。
1.2 电梯运行安全隐患问题
(1)电梯事故分析。根据电梯门结构特点,电梯门系统主要的故障问题主要有剪切、碰撞以及坠井等几种类型。在实践中,电梯门锁开关、应急按钮、门锁电路出现故障问题都会造成剪切以及碰撞等事故问题。坠落井道主要就是层门损坏、强制性关门以及装置失效等造成的。
(2)井道中事故与分析。随着楼层的增加,电梯井壁的高度也在不断地提升,这样就会增加电梯井道事故出现的概率。电梯井道中的事故问题主要有冲顶、蹲底以及溜梯三种类型。在电梯呈现平层停梯的过程中,如果电梯制动器没有及时进行制动,就会诱发溜梯的问题。而出现溜梯问题则会诱发蹲底的问题[2]。
(3)电梯安全运行中,制动器是较为关键的。制动器直接影响电梯运行,安全性以及乘客舒适性。机械故障主要就是因为机械性的磨损或者锈蚀等问题而导致制动器抱闸的制动力矩不足而诱发的问题。出现电气事故主要就是因为位于在电梯两个独立电气装置中的接触器主触点没有发动,但是电梯继续运行而诱发的事故问题。
2电梯监管的对策研究
2.1设置监理及开展第三方监管
监理是电梯安装、维护过程中的监督管理人员,与各方负责人员共同配合,相互制约又彼此合作。应全面配备专业的监理人员,保证监督顺利进行及工程质量。对监理的要求如下:首先,应取得国家认可的监理资格证才可上岗,并为防止舞弊等行为发生采取异地监理模式; 其次,监理人员应按照相关法律开展工作,不得出现滥用职权、包庇等行为,保证电梯工程质量。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监理人员应对当下的新型设备进行了解,在检查和维修过程中合理运用新型设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根据电梯运行的状态制定不同的管理方式。
政府的监管过程中越来越多地运用第三方监管,从而提高政府的监管能力,保证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市场监管部门与第三方监管单位协同合作,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网络信息平台,强化特种设备管理和监管。根据安全风险程度对监管对象实行分级管理,形成特种设备分类、网格监管的模式,定期出台行业监管风险分析报告,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处罚[3]。
2.2提升使用和维护人员安全意识
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确保电梯使用人员、运维人员安全,避免产生危险事故。电梯相关规章制度要求电梯使用电位做好电梯建档工作,包括资料验收、保养、维修等记录。部分单位对电梯建档工作缺乏重视,导致电梯档案信息不完整,不利于电梯安全管理,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建档工作。再者,还需要构建电梯钥匙保管制度,交给专业的工作人员负责,这是由于非专业人员开锁不当可能会造成危险事故。
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必须要事先经历过专业技术培训,掌握行业提出相关规定标准。在电梯监督检查中,除了要针对电梯自身的检查,还要对维修保养人员专业能力进行检查。定期对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展开培训,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同时配套技术训练,掌握各类安全问题的处理技巧,为电梯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2.3强化日常监督,重视电梯的自检工作和维保工作
电梯的自检工作和维保工作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电梯安全运行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为了使电梯的自检工作质量和维保工作质量达到要求,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相关使用单位应该强化日常监督工作,使电梯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下去。而为了加强日常监督力度,可以对监管人员采取奖惩制度,如对于严格执行监督工作的人员实行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反之,对于不严格执行监管工作且出现工作失误的工作人员,则实行一些惩罚措施,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保障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使电梯的监督工作正常进行。
2.4定期检查,做好维护工作
对电梯设备定期展开安全检查工作,及时发现电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在电梯保养前,要根据电梯规格,对维修人员展开专业性培训,掌握更多的电梯相关维修技术,后结合技术规范和不同规格电梯保养说明书,针对性做好电梯维修工作,这样有助于更好的开展电梯维修保养工作,为电梯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在电梯维修检验中,需要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和照顾,一旦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给管理人员,服从并配合好管理人员、检查人员工作。在电梯维修保养过程中,要在指定位置设置好警示牌,避免乘客不知情而造成安全事故问题。电梯检查当中,要重点关注电梯以下几个安全性能:(1)对层门门锁位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门锁位置失效或螺母松动,要及时解决问题;(2)检查电梯安全动作的可靠性,同时分析电梯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设置好相关的安全装置。所以在电梯安全性检查中,也要做好电梯安全开关检查工作,如果开关可靠性不足,必须要进行检修[4]。
结束语
电梯是便利生活的体现、是生活进步的展现,随着电梯普及度越来越高,电梯的使用率逐渐上升,然而电梯在运行中极易发生各种危险事故,会损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社会稳定。电梯的安全隐患是电梯正常运行的潜在威胁,是降低电梯安全性能的主要问题。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并及时监督,有效地排除电梯安全隐患,提升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肖德钟.电梯的安全隐患原因及监督检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 24) : 135-136.
[2]伏喜斌,郑祥盘,钟舜聪,陈瑞品,黄学斌.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分析与保障措施[J].机电技术,2018( 04) : 88-93.
[3]孔伟.我国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4( 05) : 56-60.
[4]林屴.浅谈电梯的安全隐患原因及监督检验对策[J].科技视界,2014( 04) : 6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