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整个变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直接影响。该项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很容易造成操作事故,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有着严重影响,这就需要对倒闸操作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解,对导致倒闸操作失误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进行防范,保证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分析;预防措施
变电运行主要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倒闸操作是变电运行中的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关键工作,要加强对倒闸操作的重视,实现整个流程的规范化作业。导致倒闸操作事故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操作不规范、操作人员没按照指令进行操作,没有做好设备的全面检查工作等,为了保证变电运行的稳定性,一定要做好倒闸操作的事故防范工作,完善规范制度,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一、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
(一)操作票填写及审核不规范
在2018年5月6日,某10kV配电室的全部线路进行检修工作,所有线路已全部由运行转为检修状态,但在实际操作时却未能够切断进线主开关,致使在线路检修时值班人员在还未拆除接地刀闸的情况下,便对线路采取了送电合闸操作,当时此线路开关拒绝跳闸,致使造成10kV进线开关发生越级跳闸,配电室的电气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击穿及烧毁现象。主要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变电运行期间,运行操作人员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来填写操作票,但是目前存在运行操作人员随意填写的情况,同时也没有做好操作票的审核工作,在操作中不认真,从而导致以上事故的发生,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比较大。
(二)调度发令不准确,运行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
在2016年8月17日,某110kV变电站的值班人员接收到调度指令:将1号主变全部安全措施予以解除,在中压及高压两侧恢复电力供应,在低压侧则为试验状态。随后当值值班人员在未将1号主变低压侧和10kV母线连接位置接地线予以拆除的状况下,便将1号主变高压侧的开关合闸送电,随即造成了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致使母线设备及变压器均严重受损。分析其原因:因调度当值人员在发出有关倒闸操作指令时,指令当中未就1号主变低压侧无需送电予以重点强调;同时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对所接到的指令也未能够详细阅读理解,加之自身技术能力的欠缺,错误性的认为低压侧无需供电便不用将其接地线予以拆除,由此便造成了事故的产生。针对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分公司专门组织人员利用集中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变电站值班员进行标准化倒闸操作技能的培训。采用面对面、手把手,从每一流程、每一个细微动作教起,使值班员很快掌握了操作要领,提高了操作水平。为提高变电站值班员填写操作票的速度,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将操作票编写出来。分公司为每座变电站编制了典型票,要求各变电站值班员采取自学的方法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类型的操作,并在年底对值班员掌握的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奖金相挂钩,从而激励了职工学技术的热情。
我们要求各变电所将本所的程序锁的流程绘制并粘贴出来,要值班员牢记在心;对“微机五防”操作系统要求变电站值班员熟练掌握,分公司定期组织专家、技师到变电站进行“微机五防”操作系统的现场教学;此外分公司也要求个变电站在岗期间,利用不工作时间上机练习,以提高开票的速度。
(三)没有对备操作设备状态进行仔细检查
在2017年5月24日,某地高压配电工作人员在对水泵进行倒闸操作时,出现操作错误的情况,将高压开关柜的隔离开关拉开,导致弧光短路现象的发生,其中10kV母线的开关出现跳闸情况,对隔离开关造成了损坏。
导致以上情况出现的原因:工作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之前,没有对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核查,注意力不集中,在没有确定开关位置的前提下,直接进行操作处理,没有对需要操作的设备信息和开关状态进行全面检查,也没有进行操作票进行唱票与核对,从而导致以上情况的出现。
二、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预防措施
(一)重视不同状态下的非典型操作
非典型操作与常规的倒闸操作存在一定的而差异,整体的操作思路发生了改变。非典型操作中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当然,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也有所增加,这就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对危险因素进行准确判断,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同时也需要对危险点进行有效控制,这对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对操作人员以往养成的不良习惯和错误行为进行纠正和规范,避免在操作过程中接触危险点,避免操作事故的发生,要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相关制度标准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保证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在操作时可以对危险点进行识别,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加强对不同状态下非典型操作的重视。
(二)提高危险点的处理能力
人为因素是导致倒闸操作事故的重要因素,这是变电运行中危险点控制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运行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危险点的预控能力有着密切关系,想要实现对危险点的有效处理,一定要提高运行人员的专业能力,要对运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让工作人员学习这方面的技术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实际操作时,可以实现对危险点的有效预防。需要注意的是,在对运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时,一定要保证培训内容的实用性,确保与变电系统的运行情况相符合。可以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和演讲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传递,运行人员在进行倒闸操作的过程中可以保证整体的规范性。另外,也可以建立公平、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发运行人员对工作的热情,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提高运行人员危险点的处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三)开展危险点预控教育工作
对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的基础,同时也关系到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倒闸操作的完成情况。基于以上情况,运行人员一定要对危险点预控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加强对运行人员危险点预防控制的教育工作,让运行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可以重视这方面内容,及时发现倒闸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制定危险情况下的事故应急预案
想要提高运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的应急处理能力,使其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可以冷静面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这就需要对变电运行期间的日常工作内容进行了解,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危险事故应急预案,对于比较特殊的环境或者重大事故,建立完善应急预案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在发生事故时,运行人员可以对操作事故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保证运行系统的安全性,整体的应用效果比较好。对于一些大型的操作事故,比如大面积停电或者变电站停运的情况,一定要制定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可以对以上现象进行紧急处置,降低对电力企业造成的影响。
三、结语
电力系统在运行期间,各项工作的操作效果都会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质量造成影响,倒闸操作也是电力系统运行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保证变电系统稳定运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变电运行需要与电力调度相协调,在实际进行倒闸操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操作过程中的各方面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出现错误的操作行为,对电网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科学合理的倒闸操作来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苏伟.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原因分析与防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0):167.
[2]陈涛.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电子制作,2017(18):19-20.
[3]华海峰,王阳.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机电信息,2013(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