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汽轮机检修管理,提升设备安全水平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胡涛
[导读] 汽轮机是工业生产环节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机械,主要作用是为发电机提供运行动力。
        摘要:汽轮机是工业生产环节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机械,主要作用是为发电机提供运行动力。因此,汽轮机的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发电企业生产的整体效率。而由于汽轮机的工作环境一般都处于高温高压条件下,不利于机械的保养和运行,因而时常出现机械故障磨损等状况的发生。为了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对汽轮机故障进行及时的预防和检修,抓住重点环节进行集中管理,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过程中提高汽轮机检修的技术。本文将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的检修进行探讨,分析检修内容,研究其管理应用。
        关键词:发电厂;汽轮机;检修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汽轮机是否能正常运行,直接决定着发电厂的发电能力。因此,为了使电力资源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加强对发电厂汽轮机检修工作成为重要的课题。本文阐述了发电厂汽轮机检修关键点,并着重对汽轮机检修前、检修中及检修后如何加强管理,进行了综合论述,以希望从理论上为发电厂汽轮机检修管理提供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汽轮机的检修内容
        为保证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相关企业和单位必须对汽轮机进行定期的检修。一般的检修方式可以分为部分检修和全面检修两种。部分检修的时间间隔一般在6-8月左右,主要的检修内容是零部件的磨损情况、机械的运行状况等。而全面检修的时间间隔一般在2-3年之间。全面检修会对汽轮机的所有部件都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清理,同时对部分磨损状况较为严重或者有故障发生可能性的部件进行更换。在实际的检修过程中,应做到部分检修与全面检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部分检修完成日常的机械维护,确保机械能够正常的运行、生产;通过全面检修发现机械组中的潜在问题和危险,做好及时的预防。
二、汽轮机检修中的关键点
        1.汽轮机KIT监测系统的参数监测
        汽轮机中的KIT监测系统是一种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对汽轮机工作中正在运转的各个系统和部件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共组人员可以根据该系统所显示的数据直接判断汽轮机出现的故障所在区域。这样不仅能够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故障,更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维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必须确保汽轮机的正常运转,且在检测系统允许的范围内检修。同时,记录者要及时、认真地记录相关数据,防止数据漏洞现象的发生。
        2.监测轴承的连接状态
        轴承连接是汽轮机部件连接的主要方式,许多大型设备都采用滑动轴承。另外,除了推力轴承外,还有圆筒瓦、可倾瓦和三油隙瓦等。其中,圆筒瓦轴承与其他两种相比,构造比较简单,但工作时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油膜振荡现象;可倾瓦自位性较好,但是负载能力却较低;三油隙瓦由于负载性极低,不利于检修,且大多汽轮机已经不采用该轴承。总结相关汽轮机故障发现,许多汽轮机无法正常工作都是由于轴承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当。检修人员在维修或者日常安检时,要注意观察对轴和轴承的位置是否发生偏离,要按照机器说明书正确连接零件,并检查其润滑程度,防止连接处发生磨损,导致汽轮机瘫痪。
        3.监测汽轮机设备中的差异
        汽轮机检修中要对汽轮机各个设备的参数进行监测,如振动幅度、温度、高温膨胀等,尤其要分析数据出现差错的具体原因,从中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及时纠正,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汽轮机的正常运转。
        4.对汽轮机部件的调试及清洗
        众所周知,汽轮机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难免会使部分部件发生变形等。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必须时刻观察每个部件的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调整,避免部件损坏。同时,要加大对汽轮机的清洁力度,清理残杂物和灰尘,防止零件连接处发生堵塞而导致汽轮机无法正常工作。
三、汽轮机检修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1.汽轮机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1)检修前运行状态历史数据收集
        在检修期间,汽轮机检修作业需要对历史数据加以分析,并通过对检修前的项目试验结果总结汽轮机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确定哪些属于正常值以及哪些属于异常值。

同时也应详细记录检修前汽轮机的热耗、振动等参数,便于检修后试运行的对比参照。其中需要重点关注轴瓦调整是否科学合理,这直接影响轴瓦调整。由于轴瓦调整是一项长期工作容易导致出现汽缸及轴承座产生位移、轴瓦钨金磨损、基础不均匀下沉等现象。因此要采集汽轮机运行中各工况下瓦温、轴瓦油膜压力、振动、启停时的顶轴压力等数据。
        2)项目检修计划
        检修根据机组具体状况明确设备缺陷问题,以“先重后轻”原则制定相应检修计划。另外,随着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投产运行,基于精细化检修原则,以揭缸提效、节能降耗为检修为宗旨并提出按照修前半缸中心、扣缸后实缸中心的基本工序进行精细化检修程序。
        3)检修措施的质量标准
        在汽轮机检修计划后,需根据检修的内容制定备品备件计划。经过严格检查校核后的专业工器具方可进入检修现场使用。同时要对检修项目中的复杂工艺进行理论计算,制定出相关技术措施、注意事项和技术要求。如定制转子运输架、转子返厂途中运输等,汽轮机同流间隙检修规范及制定汽轮机叶片的技术标准等。同时在检修时做好详细检修记录,如检修现场测量的参数、施工工艺等。
        2.汽轮机检修时的过程管理
        在汽轮机检修过程的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尤为突出,由于检修需要较长时间,而且每个工序之间环环相扣并相互制约,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导致大量返工,进而严重影响检修的质量和工期。因此检修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做好技术支持和组织协调,合理优化检修工序提高检修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需严格核查检修作业区域隔离情况和异物控制工作,严控检修项目的质量安全和工期进展,并根据检修质量的技术标准及时进行验收。同时还应明确汽轮机主油泵、发电机等部件的技术要求和拆装时间,避免影响检修进度。其关键设备是桁车,因此检修施工时应对桁车的使用进行合理分配,从而保证检修工作能够顺利展开。此外,在检修时还要科学合理管理工器具,保证汽轮机的检修工作得以控制。
        在各个条件满足汽轮机检修要求后,技术人员应对汽轮机解体检查和相关参数测量进行及时检测,并分析设备技术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后根据相关方案开展检修工作,其中检修过程需要详细记录相关工况和检修技术参数,对于施工检修中的不可复测的参数需要格外重视。
        3.轮机检修后整理工作
        1)整理检修技术报告
        通过对工作情况的整理,如设备的缺陷和解决方法及在检修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一些详细数据的对比使结果更易分析。
        2)文件备份
        将检修技术报告进行整理归档并以电子版形式保存,防止纸质版本损坏或丢失。如遇到特殊问题如图纸修改和数据修改等则需及时在档案处进行修改,方便以后查询。
        3)工器具整理
        通过对检修过程中缺少并影响工作的工器具和损坏的工器具进行统计,以及本次检修过程中改进的工器具进行统计,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此外也可防止设备内部出现工器具遗落现象发生,导致事故发生。
结束语:
        汽轮机能否能正常运行,直接决定着发电厂发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果汽轮机出现任何故障,会直接影响整个电厂的正常发电,因此,做好发电厂汽轮机检修管理,对于发电厂正常发电,保障人们正常经济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发电厂汽轮机检修管理的必要性的分析,认为要加强对汽轮机检修管理必须在检修前、检修过程中及检修后三个方面进行管理,从系统上做好精细化管理,从而确保汽轮机可靠稳定的运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电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士银.刍议电厂汽轮运行故障和检修处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126.
        [2]李晓东.浅析火力发电厂汽轮机管阀检修及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
        [3]周文新.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常见运行故障分析及对策探讨[J].工业b,20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