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配电网系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适应电网运行的具体要求,有必要以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作为支撑。鉴于此,本文基于笔者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以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为论述对象,以确保电网高效运行为论述目的,就此展开专业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
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智能电网建设越来越完善,而这也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对进一步提高配电网运维管理整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正确看待配电运维一体化的必要性,并基于现状分析建设过程中的难点,科学分析可能遇到的问题,争取通过前期预防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来达到预期效果,为配网可靠运行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
1 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
电力能源对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目前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当前已经建成了贯穿全国的电网系统。配电网系统在这一过程中也历经很多次的变革,当前,配电网系统再次迎来了智能电网背景下的巨大变革。智能电网作为当前电网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更有效、更稳定的电力支持。随着智能电网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对配电网系统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促进作用。配电运维一体化与配电网系统传统的运维方式相比较,具有着诸多优势,同时也可以对传统运维方式的不足与缺陷进行很好的弥补。
2 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原则
2.1 引导激励原则
实施配电一体化模式时,提升了运维人员工作强度和工作职责,需提升对运维人员的要求。因此,为避免运维人员产生负面情绪,电力企业应当注重考核运维人员工作绩效,加强工作积极性。此外,智能电网配电一体化工程的实施对企业内部职工的技术性要求也比较高,企业必须对配电网运维人员实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并通过各项激励制度充分发挥运维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电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2.2 效率优先原则
电力企业必须改革传统工作管理模式,推广智能电网配电一体化模式。采用此模式能有效提升电力企业配电网运行效率,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力企业在实行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优化生产工作流程,并借助精细化管理和先进技术建设配电一体化模式,以便为电力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3 智能电网背景下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3.1 现场操作安全问题
配电系统运营操作前,电力人员需按照现场设置的各项安全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工作。对于电力企业运行的带电设备,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并且做好补充说明和各项安全措施。由于传统电网生产期间需检修和维护大型机械设备,相关操作人员必须调整和优化设备状态,必须在断电情况下开展电气设备检修维护操作,并在完成所有检修工作后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交接验收。设备运行维护期间,各岗位人员需履行职责,做好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全面落实和执行各项安全措施,以提升运维工作效率。
3.2 配电运维一体化对维护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中,由于专项专配运营模式当中存在很多缺陷与漏洞,为了确保生产状态良好,两票三制这种标准被广泛运用各项工作的监督与管理中。但是电力企业在进行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之后,工作人员一人承担多项职责,既要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检修,也要承担着巡查的责任。
原来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标准已不适用于新模式下的工作管理,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对工作流程及监管机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重新建立监督管理机制,并要随着实际工作的不断进行对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
3.3 运行工作与检修工作存在差异
传统的电网运行工作和电网检修工作实行两班倒,当事人遇到问题直接解决,并未将工作具体化,让具备良好专项能力的员工完成运行和检修工作。这样将导致分工不协调,无法突出专业性,没有充分利用资源,极大地浪费了人力资源。配电运维一体化建成后,要求各单位组织员工参加培训,专项分工,让掌握综合知识的员工担负运行工作,让了解电网技术原理的员工担任检修人员。有效地分配工作,正视工作的差异性,尽可能提升运维效率。
4 提高智能电网配电运营一体化建设方案
4.1 健全安全机制
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需要有健全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尤其是面对综合性与专业性的建设要求,必须要建立健全安全机制,为所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对不同部门的职责进行详细划分,为相互之间的协调作业提供保障,各自之间可以定向完成所负责内容,保证每一项作业均可以落实到底。同时,以完整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作为支持,对各项安全监督业务进行科学分工,并按需分配完成人员划分,以此来提高运维管理效率。保证运维人员工作任务划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落实奖惩机制,对执行不力的工作人员要予以惩罚,督促所有运维工作均可以有效落实。所有管理机制的制定与落实,均需要以实际工作要求和业务内容为基础,保证目标方案制定的科学性,确定所有业务负责人员均可以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
4.2 制订详细配电网维护作业流程方案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开展运维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标准,在此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市场机制引入其中,市场机制不仅具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在完善制度方面可以根据以下建议进行实施:①针对运维一体化特点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确定培训的方案、工作检查制度以及工作考核体系等,在此方面建设中应尽量做到事无巨细;②在相关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宣贯培训工作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应作为重点工作有效开展。在组织相关宣贯培训时,应预先根据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等方面,制定出科学的培训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相关培训计划,形成完整的培训总结。培训过程中应重点就安全技术、业务知识、专业技能、业务素质等方面展开培训,确保将相关制度有效地宣贯落实到位;③制定风险控制卡,该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其能够使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作,确保设备运维检修管理之间的无缝衔接。
4.3 充分重视并有效防治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问题
在智能电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必须进一步探索更合适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方针,并将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分析原因,找出有效的防治对策,避免同一问题的再次出现。针对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积极进行反省,定期开会讨论,找出问题的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广泛听取意见与建议,并将其有机整合起来,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优化、改进各种管理制度,为提高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效率与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5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度很高的综合性工作。因此,智能电网配电运维管理人员应该创造合理的施工作业方案,加强维护人员专业技术的培养与管理,明确各项奖惩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工作正常运转,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邱学云.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36).
[2]张阳旭.智能电网背景下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
[3]李维新.智能电网的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探究[J].低碳世界,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