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管理在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熊芳 乔媛媛 鄢明春
[导读]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管理在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20年3月我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例)和观察组(n=6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生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褥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管理可以帮助脑出血长期卧床的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管理;脑出血;生活满意度;长期卧床患者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颅内出血,血液外溢后致残率高,严重时威胁生命,在手术治疗后也易产生术后并发症和抑郁症[1]。延续性护理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指患者在出院后仍能得到的护理服务,护士定期家访,帮助病患家属提升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2]。但是,延续性护理管理在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的应用分析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中以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延续性护理管理在脑出血长期卧床患者的应用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9月-2016年3月我院治疗脑出血患者12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40-60)岁,平均(50.97±4.32)岁。脑出血量10-48ml,平均(23.2±2.4)ml;22例小脑出血,18例基底节出血,20例丘脑出血。观察组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39-61)岁,平均(50.58±4.27)岁。脑出血量10-46ml,平均(22.8±2.3)ml;25例小脑出血,14例基底节出血,21例丘脑出血。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脑出血患者,并在术后长期卧床;(2)精神状态正常;(3)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术后精神异常者;(2)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3)患者或其家属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告诉患者回家静养时的注意事项,用药方法,告知病人回院复诊时间。观察组在治疗期间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性护理管理,护士通过电话、微信等途径联系患者家属,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
定期进行走访。具体步骤包括:(1)建立患者档案:档案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比如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手术治疗情况等等,方便对患者进行回访。(2)护理知识指导:提醒患者家属按时服药,提供专业护理知识。(3)家提供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工作,以避免患者产生抑郁或者轻生的消极心态。(4)定期家访,为需要长期留置导管、压疮等患者,进行管道护理、皮肤护理及用药指导等。
        1.4 观察指标
        (1)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来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当护理满意度评分低于60分时为不满意,评分在60-80分时为一般满意,当评分大于80分时为比较满意,护理满意度的计算公式为:(比较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并发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如: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褥疮等。
        1.5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发生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褥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出血已经成为我国常见病,男性患者居多,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3]。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脑出血,尤其在情绪激烈时容易发病。脑出血发生率高,病死率高,发病30天的病死率高达35%~52%。患者常因为长期卧床而产生消极心态,不利于术后恢复。所以在手术治疗后,更应该对患者展开积极的护理治疗,帮助脑出血长期卧床的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治愈信心[4]。由于长期卧床,患者更易患上褥疮等并发症,所以给予患者家属正确的护理方式也尤为重要。延续性护理管理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病患家属进行科学的护理指导,提升患者幸福感,增加对生活的自信心。护士定期走访,进行面对面的指导,监察患者恢复情况,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进行延续性护理管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增加患者对未来生活的信心,避免消极悲观的情绪。观察组治疗后发生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褥疮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延续性护理管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患者痛苦,帮助其更好的恢复健康。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管理可以帮助脑出血长期卧床的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产生积极影响,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娟, 周蓉.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骨瓣术后延续性护理指标体系的构建[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 034(031):2409-2413.
[2]谢金花, 张艳. 团体生活延续性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Barthe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NIHSS评分的影响[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019(003):283-285.
[3]贾爱红, 王磊. 延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在重度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8, 022(002):19-21,28.
[4]陈小红, 周斌, 师秋霞, 等. 脑出血患者术后细节性延续性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及思考[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5(21):1601-16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