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8期   作者:杨英,熊啸
[导读] 目的:观察、研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后的应用效果情况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后的应用效果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抽取40例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患者。对其中一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实施安宁疗护护理为研究组。然后采用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家属应激量表(RSS)来分析对比对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水平等的情况。结果:从SDS和SAS两个测量表的评分来看,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要比研究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研究组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水平情况要比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让恶性血液病患者能够有效的降低其的焦虑、抑郁情绪,并且提高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水平,实施安宁疗护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影响效果较为好,是一种更好的护理方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安宁疗护;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用效果 
        恶性血液病是一种治疗时间十分长、恶性度高且预后效果差的严重疾病,对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可以杀伤患者的肿瘤细胞、有效治愈其的恶性肿瘤,但同时也会对上皮细胞以及造血系统等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引发许多并发症。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了40例我院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研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实施安宁疗护后的应用效果情况。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来源于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选取其中40例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和其家人都在护士的告知下自愿配合此次护理的研究,且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本护理研究。再将这40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法来分为两组,平均分每一组患者都是20例。对其中一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设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实施安宁疗护护理为研究组。其中研究组男14例,女6例,年龄63~76岁,平均(67.9±8.5)岁,对照组男9例,女11例,年龄62~78岁,平均(68.2±8.7)岁。然后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年龄上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来进行干预,其中包括了饮食指导、规律作息、病情观察、以及治疗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另外一组研究组患者实施安宁疗护,主要内容如下:(1)成立安宁疗护小组,小组人员都要先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对护理的方法不断进行完善,并且制定好护理计划;(2)心理护理:有很多血液肿瘤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和化疗过程中,特别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恐惧等等各种不好的情绪和心理上的障碍,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了临床治疗化疗等工作。针对此,护理人员要多对患者讲解关于血液肿瘤的一些相关知识,慢慢对患者进行干预和疏导,消除患者对化疗的紧张、焦虑等心理,护理人员还需要使用介绍一些成功治疗的病例等方式使患者树立起一定可以治愈疾病的自信,使患者的心里状态积极向上;(3)家属心理辅导:患者的家属往往会有很大的心理创伤和生活上的影响。因此患者家属往往也一样的需要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的关怀照顾,护理人员可以和家属一起商量对患者的护理计划,允许家属一起参与实施护理计划,为自己的亲人做好每一步的护理,鼓励家属与病人每天都说话聊天,并且对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很强,自我素质很高的患者家属,进行旁观对患者的治疗、抢救过程。
1.3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通过使用spss25.0统计学统计学数据软件将研究所得的两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处理数据过程中,计量资料用(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值对其进行组件比较,通过卡方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才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DS和SAS评分的对比
从SDS和SAS两个测量表的评分来看,对照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要比研究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2.2两组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情况对比
        研究组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水平情况要比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现今治疗恶性肿瘤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化疗,但由于恶性血液病的致死率以及并发症都很高。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经济和心理都造成很大的影响,怎样降低患者以及其家属的痛苦,提供其生活质量以及成为了现在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次研究我院收治的4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和一般资料上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SDS和SAS两个测量表的评分来看,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要比研究组的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研究组患者家属心理应激水平情况要比对照组患者家属的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安宁疗护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更为良好的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应激水平,是一种更好的护理方案。推荐在临床上应用,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景颖颖,李燕,张蕙.舒适护理在恶性血液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5,(33):3316-3318.
[2]孙月秀.PICC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24(23):2862-2864.
[3] 张海风,许琳琳,严玲玲等.安宁疗护在恶性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4):49-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