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中的护理要点,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对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显著改善,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病情几乎保持在稳定状态,脱离生命危险,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对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同时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的凝血功能,促进其机体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护理;总有效率
脑梗死是指患者脑部出现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组织缺血性软化或坏死,临床症状主要以昏迷、言语障碍甚至半身不遂为主,该病发病迅速,对患者的脑部神经产生较大的损害,如果不及时给予治疗,将造成脑梗死病灶持续扩大,将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其致残率和致死率也会明显增加。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治疗脑梗死的方法之一,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方法不仅对重建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起到一定帮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恢复已经受损的神经细胞,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1-2]。在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旨在增加疗效,最大可能地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缓解病情。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中的护理要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6月到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范围4672岁,平均年龄(54.364.26)岁,其中男患者32例,女患者28例。纳入标准:①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病学会会议最新制定的关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② 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有知情权。③ 该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实施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后进行针对性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① 超早期静脉溶栓前护理:首先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检查,分析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及时对患者进行抽血及输液操作,严格检查患者的血常规指标以及凝血功能,为患者提供急救治疗,例如心电监护治疗和氧气供应治疗等。由于患者在脑梗死发病期间其自身机体出现不适感,此时应当及时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帮助患者消除恐惧,建立自信心,同时督促患者家属陪伴和监护。② 超早期静脉溶栓中护理:在溶栓治疗的过程中,实时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和应激反应,密切观测患者的瞳孔变化、血压变化以及肢体语言等的变化情况,如果发现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应当及时停止用药,同时加强心电监护急救治疗。③ 超早期静脉溶栓后护理:给予患者溶栓治疗后的12 h应当密切监测患者是否出现颅内出血现象,如果发现患者有相关症状,应当立即报告主管医生,将患者的病情及症状反馈给主管医生,督促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疗养环境,在患者的疾病恢复阶段,应当严格控制每日的家属探视次数,以此为患者提供足够的休息时间。此外,为患者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饮食搭配上应当营养均衡,保证机体所需的蛋白质,食物以轻食为主,防止对患者的消化系统造成刺激;对患者进行出院后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脑梗死的预防方法,告知患者合理膳食、适当锻炼,按时监测血压等,同时还应当保持良好的心态,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躯体锻炼,提醒患者治疗后定期复查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护理前后的凝血功能。凝血功能检测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 PT) 、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bg)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
1.4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 21.0中分析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以P<0.05,表明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 、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有所提高,纤维蛋白原( Fbg)有所降低,与护理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具体统计数据见表
.png)
经护理,患者的凝血功能显著改善,如表1数据统计。此外,患者的病情几乎稳定好转,且均没有明显的后遗症出现,均顺利康复出院。
3 讨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急性发作期,稳定病情,改善患者血管的不通畅情况,有助于患者精神功能的改善。但相关研究也发现,在溶栓治疗期给予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神经功能,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3]。本次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溶栓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健康宣教、疾病实时监测、日常饮食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支持等能够极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疾病的恢复起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蒋萍.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3):360-361.
[2] 王春燕.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8):1241-1243.
[3] 詹美娜,李春娣.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