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教环境下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音乐素养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徐典典
[导读] 农村的教育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对于音乐这种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课程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各级教育部门必须明确,音乐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面对着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的探索创新改进的方法,从而改变这一现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在电教环境下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音乐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江西省湖口县文桥中心小学  江西省  九江市  332500
        摘要:农村的教育水平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对于音乐这种素质教育要求下的课程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各级教育部门必须明确,音乐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面对着当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积极的探索创新改进的方法,从而改变这一现状。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在电教环境下如何培养农村孩子的音乐素养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电教环境;培养;农村孩子;音乐素养
       
       
引言
        无论经济水平还是生活条件,农村都比城市差很多,承德地区农村的学校,大多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音乐课虽有安排,但常常被所谓的“主科”占课。国家推行素质教育,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尤其是新课改的落实和实施,是中国教育史上成功的一笔。但是在农村无论从学校方面还是家长方面都普遍存在缺少对音乐课重视度不高的现象。农村小学教育资源相对缺乏,音乐教育甚至已被遗忘和抛弃,改革初衷没有全面落实实施,使得近年来音乐教育的地位也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设备不足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并且教学设备不全面。在农村,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他们认为,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根本性的提高,还是要在自己的学业上进行提升,对于音乐这些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的教学科目重视程度不够。当教师与家长的重视程度不够的时候,那么学生即使在这方面有足够的天赋,也不能被完全地表现出来,而且就算是配合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另外,农村的教学经费还是有限的,学校可能用更多的钱投入到学生的学业中,不会对音乐这一部分的设备有太多的建设,学习音乐就必须要借助一些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如果没有足够多的教学设备的话,那么学生就根本没办法高质量提升音乐素养。
        (二)师资力量缺乏
        在农村,大学生毕业都不希望去农村任教,导致农村教育缺少专业音乐教师。此外,绝大部分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制度存在偏差,所谓的“正科”教师考核的分数往往高于副科教师,导致音乐教师不得不换行,甚至离职。
        (三)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
        由于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在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评价制度不合理的现象,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对学校的评价。由于我国多年以来一直采用应试教育制度。因此,很多学生的家长对于学校的评价都还停留在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科成绩上。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同时就更加难以对音乐教学加以重视了;二是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因为小学音乐课没有学科考试,不会面临升学考试这样的尴尬地位。


        二、农村孩子培养音乐素养的策略
        (一)学校加强重视,教师加强学习研究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音乐教学的这些问题,首先要让学校重视起来,然后需要教师加强学习研究,因为在整个学校的环境下,只有当教师,从根本上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才能够提升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只有让学校都重视起来,然后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从而能够更高层次地提升音乐素养。
        (二)加强对老师素质的培训,壮大师资力量
        老师是教学过程的实际实施者,但是由于音乐教学在农村教育中无法得到重视,所以音乐老师的地位也无法得到保障,在农村学校当中,音乐老师的师资力量不足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有专业素质的音乐老师更是需求不足,经过专业音乐教育的人由于农村小学待遇的低下所以不愿意前去工作,由于师资力量总体水平的低劣,所以教学质量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农村小学音乐老师的待遇必须要有所提高。一方面,学校需要面向社会招聘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对学校现有的师资进行培训,加强老师的综合素质,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培养老师的专业能力,从而使得老师有更优秀的能力去进行音乐方面的教学,教学的质量也可以有所提高。专门的音乐老师来进行音乐授课,这样可以保证音乐课不是虚设,学生们真的有音乐课而上。音乐老师的待遇得到提高,相应的,对于他们的要求也需要提高,对他们的备课状况,上课效果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进行考核,音乐教育必须要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三)积极交流,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写道:“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音乐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自觉的参与音乐实践、品味音乐,只有学生的亲自加入和品味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音乐,运用音乐并与之融为一体,独自去摸索、感悟、理解,才能有不错的课堂教学效果。音乐在实践的同时也是被创造的时刻,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浑然天成,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是无边无际的,音乐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思考、创造;从自我的创造中找出问题,发掘问题的所在,培养学生去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但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也能与此同时发挥自身对于审美意识的培养。
        (四)建立有效、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并不合理的评价现象。因此,想要改变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整体水平,相关的教育部门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首先,对于教师的工作,学校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以会不会唱歌来评价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好坏,而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爱好、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量,对学生进行公平合理的评价;
        结束语
        教育的发展必须要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所以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重视音乐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农村人口多但是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国家必须要给予更大的关注,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各级教育部门必须要提高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的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教育方式的创新与改进,力图使农村的小学生都可以在学校进行音乐学习。
        参考文献:
        [1]丁丹.农村学校如何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J].家长,2019(04):103-104.
        [2]潘小翠.试析农村学生音乐发展的核心素养及其教育策略[J].名家名作,2018(07):32.
        [3]郭丽娥.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学生音乐素养的整体提升[J].考试周刊,2017(26):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