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徐芙娟
[导读]
  新疆哈密哈密市第八中学  新疆  哈密哈密市  839000
       
       
一、论题的提出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主要研究的内容有: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其中实验作为与理论并列的物理学两大组成部分之一,是进行科研活动的重要基础,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高中物理教学的侧重点仍然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物理思想。新课标下物理教学所推行的是研究性学习,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勤于动手,而这一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物理实验。
        二、论题的研究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1.物理实验教学的定义。物理教学论对物理实验的定义是:“物理实验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在尽可能减少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定性的或定量的观察和研究,以探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2]物理实验教学就是一切以实验为内容的教学活动的总称。
        2.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可总结为:首先,实验教学是符合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即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又从思维上升到实践。其次,实验教学突出了教学是一种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的“双边”活动,其中教师是指导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对教师指导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要求更高,指导要适度。最后,实验教学是受到主客观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而且动态的系统。
        (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1.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地位: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物理学概念和规律形成的源泉,这是由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及物理实验的特点决定的;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物理学发展的动力,是物理学理论得以推广和应用的重要手段;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检验物理学理论教学的标准,是物理常数测定和科学研究离不开的途径。
        2.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从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还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等方面考虑,物理实验教学都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创造性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具体而言物理实验教学对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有:“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感知效果,优化学习环境;培养观察能力,掌握实验技能;突出本质因素,理解概念规律;启发学生思维,增强探索精神;养成良好习惯,学会科学方法”等[2]。
        (三)新课标下高中物理实验教材的特点
        1.更高的实验教学要求
        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对实验的要求提高到了科学探究和科学发现的新高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氛围,人人都是小小科学家,严谨而情绪高涨的进行研究。这样一来,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成主动的研究性学习,为我们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彻底把学生从“灌输型”学习转化成“研究型”学习。因此,新课标明确指出:“不要将学生实验仅仅作为验证规律的手段,而要将每一个实验都变成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阵地”[1]。


        2.更宽的实验教育功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人才倍受世界各国的欢迎。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要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新课改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物理新课程也应“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具体的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改变过去物理教学只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因此,在新课程中,教育真正实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需要。
        3.更浓的实验探究氛围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强调过程的学习方式,注重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2]这里是借鉴科学研究的过程来进行科学内容的学习。新教材突出了实验的探究性,将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同等看待,整个教材散发着探究的光芒。按照实验内容进行归类,可看出新教材里随堂实验和探究实验安排的比较多,测定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出现的很少,探究性实验已经有量的优势。大量的探究实验是希望学生通过不断的以一个科学研究者的身份去经历和感受科学探究的美妙过程,培养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2.3.4更活的实验教学形式
        新课程教材不同已往,实验无处不在的穿插于科学内容之中,没有明确的“必做、选做”标记,却同时从质和量上加强了实验教学。新课标也没有具体规定某个实验怎么做、用什么器材、占几个课时等,这样反而便于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教学,激发师生的创造力。同时由于课标规定上的弹性,新教材对同一课题提出多种实验方案,供师生选择。
        4.当今高中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心理
        高中生学习物理实验的心理特点:物理教学论中关于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思维特征是,兴趣特点: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因果认知兴趣-概括性认知兴趣,即从直接兴趣到间接兴趣;思维特点:间接性思维-概括性思维-逻辑性思维-精确性思维。因此,这里建议教师能做到“先抑后扬”。首先,适当控制学生进入实验室初的热情,保证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其次,保证良好的铺垫,使学生顺其自然地从直接兴趣过度到间接兴趣,而保持热情始终不减。此外,教师还要注意时刻保持思维的活跃和严谨,只有兴趣和思维两条腿同样强健有力,实验教与学的路才能走得长,走得稳,走得好。
        三、论题的解决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1.简化了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统计表明“只有48.3%的老师能够认识到实验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思想,培养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还有46.7%的教师认为实验的主要作用仅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有5%的教师认为实验的主要作用是为建立疑难概念、规律作铺垫”。
        2.降低了实验教学的培养目标。新课标要求“不要将学生实验仅仅作为验证规律的手段,要体现探究精神”[1],统计表明“有66.7%的教师做到尽可能让探究活动体现在实验过程中,但仍然有三分之一的教师所有的实验都让学生验证规律”。
        3.压缩了实验教学的课时量。统计表明“仅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在教学中全部做完教材上的演示实验,而对教材上的演示实验采取只做一部分的教师则高达60%,甚至还有6.7%的教师是基本上不做,只在黑板上讲实验”,“全部做完教材规定学生实验的也只有54.2%,仍有41.7%的教师只让学生做其中一部分实验,还有4.1%的教师基本不让学生做学生实验,而是在黑板上讲实验”,“26.7%的教师根本没有做过课外实验,68.3%的教师做的较少,课外实验做的较多的只有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