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意识的培养李巧玲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文化时代》2020年4期   作者:李巧玲
[导读]
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第二小学  陕西省  延安市  716100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综合了知识能力、道德智慧、审美个性、人格文化等等素质,它的丰富多样性也决定了它的独特鲜明性。积极发现问题和寻求解决的办法,是主动学习意识高一层次的表现,也是学生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我想,学生主动探寻、发现、解决问题,是创造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具体化的实施过程。无论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还是实现主体效应的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愈是有个性,就愈是有活力。无论是对文学人物的批判认识,还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无论是对外来文化的批判继承,还是对本土文化的吐故纳新;无论是阅读欣赏,还是作文创新,若没有主动拓展思维空间的意识,势必难以发现问题的本质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促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新的认识、新的体验,就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潜移默化学生的知识探险精神,有利于他们的敢于超越,辩证认识良好个性的发展。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突破定势思维和创新传统能力。它意味着解决问题途径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意味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化和自觉行为的完善,意味着对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肯定,也意味着对学生的知识与人格的尊重。语文教学是综合的.也是独到的,这就构建了教学主体多向思维的模式。它能够调动学生的知识能力、心理体验、情感倾向、审美活动等种种因素,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向,产生新的见解新的结论,或新的方式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学生年龄小时,刚接触学习生活,什么都觉得新鲜,乐于参与,因此,教师要抓住这时强有力时机,培养主动的学习动机,也易于巩固,发现不良学习习惯能及时纠正,所以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从学前班、一年级抓起,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进行最有效的有意识地强化训练,教师可采取:1.创设好的学习班风,低年级可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展示奖励,建立班级评比栏,在比较中不断优化。2.进行集体和个人监督,尽可能的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采取各种教育对策强化训练,纠正不良的学习动机。3.设立奖励机制,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主动学习进步情况,强化学习意识的培养。4.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主要是依据教材要求来进行训练的,各阶段的要求都是按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科学编排的,教师要及时准确的把握各个阶段的具体要求,科学布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理习惯要求。
        二、优化课堂教学,多方面培养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
        有了学生初步的学习习惯后,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年幼的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和外部的强化往往具有更大的作用,而课堂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主阵地。
        1.写字、识字习惯的培养。

识字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之前学好汉语拼音知识,接着利用笔画规则、造字特点分析识学生字,最后用工具书释义,从一年级开始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充分利用好描红、临写。有了识字的方法,再也不用教师扶着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遇到生字障碍容易消除,自然会增添学习兴趣,萌生学习动机,激发主动学习意识。
        2.阅读、朗读习惯的培养。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身为语文教师既要让学生“喜读书”,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还要让他们“会读书,读好书,读有所获”。我一方面让学生借阅图书室的图书,另外建立班级图书角,相互交换阅读,派专人负责,阅读理解后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记下名言警句、精彩片段、读书心得等。同时我也将自己读到的好书推荐给学生,引领他们阅读,激发阅读兴趣,激发主动意识,激发进取精神。学生在阅读中吸取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也拓展了视野和思路,为写作打下基础。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我特意每天安排4个同学课前一分钟演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表达实践,获得成功的愉悦。主动意识油然而生。
        3.习作习惯的养成训练。学生已有良好的阅读和积累习惯,还要学会发现趣味性的材料,提高习作能力:(1)结合教材找到学生心理兴趣点,进行仿写或续写。如学习了《小狮子爱尔莎》之后,学生们还沉浸在主人公与小狮子之间的深厚友谊中,由此借题发挥,引导学生的想象:爱尔莎交回了大自然,以后会怎样呢?将自己的想象写下来,然后进行交流,学生思维活跃,走进了他们喜爱的动物世界。学习了《美丽的小兴安岭》后,把学生带入大自然,正值秋高气爽的丰收季节,学生被眼前的美景迷住了,再来仿写自己美丽的家乡,自然有话可写了。(2)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每个写作素材。学校的各种实践活动、班队会活动、季节变化、校园趣事和课外生活都是珍贵的写作素材,学生乐于参与,有了感兴趣的素材,就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需要写作的主动意识就不言而喻了。
        三、切实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
        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与兴趣紧密联系在一起。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的整体发展,活动形式要新颖多样。如:手抄报展评、趣味知识竞答、小小新闻发布会、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故事会、班级书香书刊等,还可以是在学完某一课、某一单元后根据学生兴趣确定搜集某名人资料、作品、故事……通过研究、收集、阅读受到感染熏陶,增长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意识。
        总之,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就必须依据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确定新的教学方式,选择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充分激起学习兴趣,点燃知识的火苗,让它在学生胸中燎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