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优化建筑技术管理体系,确保建筑施工质量,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方案,规范钢筋处理工艺、模板施工技术、支架工艺与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此同时,应注意量化建筑施工流程,加强施工进度控制。基于此,以下对建筑技术管理与建筑施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技术管理;建筑施工;建筑企业;分析
引言
技术管理是现代化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仅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筑企业需要在思想领域上转变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出提高技术管理的有效路径,并将其总结为经验运用至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充分实现技术管理推动项目建设中的指引作用,从而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概述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化和有效化的重要保障,能使施工技术的运作更加流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建筑施工的进度问题、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包含的内容较多,如档案管理、技术管理、施工安全管理、图纸会审等。这些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具体落实涉及方方面面的人和物,形成错综复杂的局面。这也决定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复杂、难度大的特点,对管理人员挑战性大。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技术管理重视度不高
目前存在大多数建筑企业对技术管理重视度不够的现象,缺乏对技术管理和技术监督方面的意识。该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很容易造成施工材料、施工工艺达不到安全质量的标准。由此一来,技术管理与监督工作方面的缺失就极易造成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倘若不能充分做好材料的合理调配,这将会导致施工工艺得不到良好的发挥,甚至还会延长工期、增加施工成本。
2.2缺少完善的施工技术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体系,明确规定了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使之合理、有据可依。在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时,管理体制能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保证工程质量。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缺少完善的施工技术制度体系的情况普遍,这导致问题丛生:在施工时,施工技术标准未得到落实;施工单位权责不明,问题出现则无人问津,甚至出现推诿的现象;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存在侥幸心理,并未按要求设置消防设施;施工人员没有明确的任务和强烈的责任心,“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成为常态;施工的检验工序无法顺利进行……对施工技术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为工程的质量问题埋下了“不定时”炸弹。
2.3工程技术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技术管理制度的完善性不仅是建筑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管理制度内容不完善则会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技术标准无法有效执行,加之相关技术监督力度不够,相关人员对技术管理的重视度不够,则进一步阻碍了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目前很多企业将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上,忽视了对技术管理制度的建设,他们还是采用陈旧的技术管理方法。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技术管理制度不能很好的顺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将处于劣势状态。建筑企业如果不能及时重视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建立专门的技术管理部门,并且清晰合理的规划好部门职能以及对应所承担的技术责任,这样才有利于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实力。
3建筑技术管理与建筑施工探讨
3.1全力确保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最核心的前提条件之一便是贯彻落实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确保各项技术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是科学组织施工企业各项技术工作质量的重要保障。现阶段,技术管理制度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阅读和会审施工图纸。第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第三,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第四,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第五,材料和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第六,隐蔽工程的验收和检查制度等。
3.2施工前的技术管理工作
施工前的基础管理的工作主要是从对图纸的研究进行的,一般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对图纸的审核,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图纸的审核非常有必要,也是非常严肃的,一旦图纸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后期的施工带来巨大的隐患,对企业形象和施工人员都会是致命的打击。其次是对图纸进行会审,对图纸进行会审的目的是为了使建筑施工人员对整套图纸有大致的了解,能够对图纸的错误和矛盾进行指正,对图纸中的预留孔、预埋件、水电等进行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施工有很大的帮助。在图纸会审完成后,应当让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盖章,形成会审记录,这是后期进行建筑施工的重要依据。
3.3要提高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自身能力
要想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将施工质量达到高标准、高要求,就要将施工质量控制的很好,施工单位就必须将每个岗位所对应的人员的责任落实到身上,从而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责任制度,将每一个人责任明确,对施工质量的各个环节必须要严格的把关。况且,质量责任主体有职责来承担自己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对提高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自身能力就是严格的执行施工技术人员的上岗制度,并且对每一位管理人员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依据工地的实际施工情况,适当的加大考核的难度;而且要对在岗的管理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如果发现考核中有不合格的人员,就要对不合格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从而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3.4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过程的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施工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施工过程是按照施工要求进行的,也要保证施工进度要在计划之内。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明确的进行管理,对施工工艺、施工特点、技术组织、劳动组织、质量标准和规范要求,甚至是新工艺的使用能够做到胸有成竹,要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便使施工进度顺利进行。
3.5落实责任分配制度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种类繁多,所涉及的施工技术呈现多样化,不同施工环节所使用的施工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很多环节在施工结束之后需要进行交接,因此,一旦出现问题无法第一时间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因此,建立完善的责任分配制度,可以将技术的应用与管理落实到个人身上,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使工作人员可以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实现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结束语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建筑工程企业若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应及时优化内部技术管理系统,可极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管理人员需抓住当前机遇,设置科学的技术管理制度,在多个环节加强施工技术的监管工作,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管理水平,保证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邓艳萍.优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J].四川建材,2019,45(01):202-203.
[2]朱军.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浅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02):124+168.
[3]谈安林.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思考[J].中国住宅设施,2017(03):84-85.
[4]杨敏.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0):126-127.
[5]秋高平.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6(22):289-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