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李启宇
[导读]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多年来的发展创新,各项新技术、新研发成果被广泛应用。
        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多年来的发展创新,各项新技术、新研发成果被广泛应用。纵观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建筑安全确实是其中非常重要且值得关注的问题,而其中被广泛应用的BIM技术在该环节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该技术的概念进行简单介绍,再对它在安全管理中的一些应用特点进行具体探析,最终针对相关建筑安全部分提出有针对性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安全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研发和创新工作愈加火热,各种有利于建筑施工效率和安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因此异形建筑和超高建筑等高难度建筑形态也广泛兴起。但是,随着技术先进性和建筑难度的增加,进行施工建筑时的安全风险和安全防范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高质量、高难度的兼职也出现一定建设瓶颈。幸而,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为消除安全隐患和提高建设安全性提供了较大积极作用。该类技术突破旧时安全技术缺陷,以可视化、模拟化等先进性促进建筑项目的安全系数增强。本文立足该类先进安全保障技术概念分析该技术的各项特点,并最终从当前建筑安全重要部分出发提出了五点应用策略。
        1 BIM技术相关概念介绍
        BIM技术实际上是指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即建筑信息模型。它是在利用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对相关数据建立三维模型数据库,能对整个建筑的图纸设计、正式建设、材料设备管理和产品运营等环节的施行过程进行实时科学管理。换句话说,该技术即建成于相关建设项目有关的三维模型,采用现代信息手段对建筑的实时状况、专业信息和几何模样等进行数据可视化操作。这样的技术应用使整个建筑工程在建期间更具可视化、科学性、模拟性和更优化等特征,用信息数据的方式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优化,有利于相关项目的高效、有序进行。
        2 BIM技术安全管理应用特点
        BIM技术实际应用中将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数据和资料进行搜集,总体涉及从最初草图设计到最后的验收环节。一方面,该技术的有关人员会将整个工程项目变为对应模型并将这个模型应用于从始至终的整个建设环节,从而为各大环节和部门提供有效数据,促进整体安全管理效果提升。具体来看,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中有以下三大特点。
        2.1 可视化特点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风险和隐患,只有将问题发现并解决才能达到有效的安全管理效果,但实际上发现安全问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此在传统模式下即使非常细心也难免出现安全事故。如果将BIM技术有效应用于安全管理中,其可视化优势便可将整个建筑项目的数据资料和物理信息转化为真清晰的三维模型,可在不同地域和时间上对有关信息进行全方位、更深入的了解和监控,有效的对建筑安全方面的任务进行布置和观察,促进了各项防护保障措施的针对性进行,有利于整体安全效果提升。
        2.2 模拟化特点
        BIM技术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因此其自身的模拟化特点极具特色,对高难度、超复杂的建筑项目的安全管理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针对现阶段部分建筑施工项目中诸多安全隐患未能全面排查和有效解决等现状,该技术可以降低建设风险程度为目的对整个建筑现场的底部地质环境如是否有裂开、沉降等问题进行信息化模拟,通过这样的还原方式可进一步施行合理科学的保护策略,有利于整个建筑物基础安全的效果提高。另外,BIM技术除了对地质方面风险极大的安全指导价值,还可对一些高风险操作进行模拟,例如通过脚手架搭设试验、悬挑架塔设和吊篮等项目施工的情景模拟可获取更科学且符合实际的操作景象,有利于后续对相关操作进行调整,从而达到增强安全系数和项目安全施行的有效效果。
        2.3 优化性特点
        不管是建筑安全管理还是最终的建筑质量都不应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时间和施工进度的推行逐步优化,只有这样才可促进整个项目的有效顺利完成,而BIM技术便可在其中发挥较大的优化性特点。该技术可为建筑的施工提供一系列物理或科学资料,通过信息化模拟和可视化的方式,助力建筑施行使的有效优化和调整,助力于整体建筑施工越来越好且顺利完工。


        3 BIM技术安全管理应用策略
        3.1 在立体规划上
        实际上,该技术在建筑施工的立体规划上具有一定作用。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应先就整个建筑施工范围为中心,然后对附近的位置和红线内的相关数据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最后再采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从而获得相关建筑的空间位置。将该技术应用于立体规划不仅有效规避了CAD,平面技术上的空间规划缺陷,还保证了相关建筑在周围环境下的安全距离达标合格。
        3.2 在安全隐患辨识上
        作为较复杂、危险系数高的建筑项目,现阶段的一些异形或超高建筑更应该采用BIM技术进行安全隐患辨识和排除操作,要将该技术积极应用于安全管理中的构建和施工进度等信息内容中。相关人员可采用该技术来建成4D模型,通过这样的方式更全面而多方位的展现相关建筑的实际情况,非常有利于得出施工时的安全隐患,而有利于从案情管理相关理论出发分类危险源头从而消除危险根源,并最终达到减少安全事故的效果。另外,也可建成相关的危险识别系统对相关建筑的安全风险进行体系化辨识并作出有效的调整操作。
        3.3 在保证措施制定上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应当有更全面体系的安全保证措施予以管理,如果将BIM技术有效应用于相关的安全管理系统,那么该类技术可通过对不同安全目标的要求来施行有针对性的危险排除策略从而促进整体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安全管理系统的BIM技术应用应当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操作,而相关人员也应立足实践而进行相关操作。通过该技术的应用,相关人员可获得整个工程在建设时的实施情况并能及时做好防范措施。
        3.4 在安全监管上
        BIM技术也有着十分强大的信息化监控能力,能对整个工程中的施工状态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监督。该技术的应用可使管理人员根据实情协调各部门任务和职责从而达到整个工程各部门的合作交流,促进整体建设效率提高。通过对各方面间数据的整理课更科学有效的掌控施工安全,有利于科学施工与安全建设。
        3.5 在安全教育培训上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安全方面的教育涉及面较广,相关人员需要获得的安全知识和能力比较多,例如施工人员的规划操作是整个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BIM技术在安全管理的教育应用方面可对三级安全教育的有关资料和各类知识进行可视化的有效整理。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以提高建筑安全施工系为目标在正式施工前对相关人员进行三级教育培训,管理人员在充分考虑建筑施工实际情况和员工素质等展开个性化和高质量的安全培训工作,促使建筑各环节中的美一技术人员都可在常态安全的教育基础上获得BIM奇数的应用技能。施工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中要更深入、更细心的了解有关知识,不仅要明白不同施工环节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也要知道相关危险的危害及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可促进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提高,也可降低施工前安全教育培训成本和时间从而促使这些技术员工有更多的时间和能力应用于整个建筑的常态化施工过程中。与其他技术相比,该技术的安全教育方面应用所存在的个性化特点能够给予员工更灵活的培训效果,该技术会考虑不同员工的基础教育水平、建设施工环节或部门等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的个性化内容培训和方法教育,以更细致的安全教育给予员工更高质量和针对性的安全能力,有利于整个建筑项目各部门技术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提高,大大降低整体建筑事故风险发生率。
        4 结语
        随着新时代下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建筑领域中的BIM技术应用也十分广泛,对整个建筑施工特别是建筑安全管理方面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相关建筑企业和管理人员在应用该技术时要充分了解其概念和特点,然后再将其与实际工程现状的联系起来,做好有关安全管理工作以提高整体建筑安全效果。
       
        参考文献:
        [1]包云军,周黎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48.
        [2]谷大志.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20(46):193-194.
        [3]王秋霖,乔明.浅议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20(6):134-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