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曲阜市时庄街道办事处 山东曲阜 273160)
摘要:农村发展相对于城市发展来说,速度比较迟缓,当前我国较为重视“三农”问题,党建工作中也把民生基础作为工作重点,为了振兴乡村产业,构建新农村经济体系,促使农村更加宜居、生活水平提高、文化水平与乡村风气优化,应注重对农村的党建工作反思,从“百姓喜闻乐见”的角度出发,使得农村振兴发展有一定的路径可循,农村基层党建中,应摒弃传统的陋习,注意党建工作的革新,形成有效的党建构建模式,促进乡村的转型发展。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战略
引言:基层党建工作应结合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从农业发展的目标方向等出发,去分析当地乡村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产业类别,从经济模式到文化模式,从社会治理到农民生活,使得党建工作逐渐的渗透到各个区域,为构建和谐的乡村空间而做出努力,当前我国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农民的生活保障基本无忧,在此基础上,还应循序渐进的强化党建力度,使得乡村振兴成为现实。
1. 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1.1 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迫切要求
我国的城乡差距仍旧比较大,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的提高,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拓展,对于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都在不断的膨胀,乡村居民由于所有的资源少,已经逐渐的流向了城市,当前我国的农民工与留守儿童人数远多于乡村的常驻居民和非留守儿童数量,考虑到城市进步与乡村进步的差距,党建工作应着力于增强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减少社会矛盾提出计划,且从大局观念出发,我国农村的教育水平、资源分配、农业活动能力等还有待提高,为解决农村各项资源条件不充分的问题,应在三农目标基础上,实现基层党建的层次渗透,通过党建的模式完善,而促使农村生活具备更多的保障。
1.2 指导农村工作的重大举措
党建工作可称为农村活动的指导,当前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与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农村的各项经营活动还缺乏科学思考,农业生产模式的机械、信息优化速度比较慢,通过党建的指导和帮扶,可促进农村工作模式的当代化变型,党建工作可基于三农部署,有理有据的展开对农村的工作统筹,为发展农村的经济和提高农民的收入而献计献策,基层党建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小康建设的必要途径1。
2.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挑战
一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而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现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开始脱离土地,有能力、有文化的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经商,改变了传统农民靠天吃饭,靠土地过日子的现状,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弱妇孺,便产生了“空壳村”、“空巢老人”,也就无法推选出年轻有为的党员干部,选出的党员干部年龄就偏大。二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理念不新。有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缺乏市场经济和管理知识,不善于学习政策、把握政策,存在等、靠、要思想,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有的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跟不上农村工作新形势,无法带领农民增收、共同致富。三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强才能自觉主动地服务群众、事事为群众着想。但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物质利益的诱惑,渐渐淡化了服务意识,缺乏党的宗旨意识,没有了奉献精神,形成了不亲民不为民的官僚作风,仅仅将精力用于完成上级党委交办的联系群众的工作,漠视群众其它实际需求。有的党员干部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方式,没有真正树立起为民服务的理念,尚未自觉主动地构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方面的工作浮于水面,不能很好结合农村实际2。
3.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农村党建,突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保证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农村全部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既能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性,也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選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发挥村党支部书记“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公开选聘、组织选调等方式,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的界限,真正把善经营、懂致富、能力强、品行好的能人选拔为村第一书记,坚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职”,当好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同时也要探索农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新路,创造性开展下派干部,优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机制,推动有关部门年轻优秀干部下沉到农村,把到农村基层工作锻炼作为晋升考核内容。从而为乡村振兴选拔出“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头羊”。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培养工作。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要求,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培养、管理、使用,提升农村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从而整体优化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三是制定和落实农村发展党员计划。按照党员标准,从农村优秀人员中发展党员,吸收入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改变基层党组织长期存在的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的现状3。
3.2 加强农村党建,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农民有较强的经济人本性,如果没有看到经济效益,他们是不愿主动参与到村上的项目建设以及产业发展中来的。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致富,让群众看到实际效果,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就比较理想。第一,农村党员干部要改变过去“等靠要”的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认清当地农村社会基本经济形势,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理清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群众愿望接受的经济发展模式,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二,因地制宜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将其纳入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围绕稳定农村政策,多渠道多途径寻找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第三,调动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化农业,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农村基层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合作社”,增强集体经济发展实力4。
3.3 加强农村党建,提升治理能力
围绕乡村振兴抓党建,把群众利益放心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提升治理能力。通过总结多个农村党建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从议事会、村“两委”会以及监督委员会方面,积极创新农村党建。首先,议事会主要职责就是对居民的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以走访调查、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畅通社情民意渠道,搜集居民建议,倾听群众诉求表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向居民代表大会汇报。比如,要消除封建迷信对农村社会的影响,我们就要从居民中搜集存在哪些陈规陋习,从而制定相应措施,带动广大群众树立文明新风,提高文明程度。其次,村“两委”会,当议事会通过投票决策出某个事项的情况下,需要村“两委”进行实施。成员主要是那些能力比较强、责任心强、威信高以及公正廉洁的代表所组成。定期向村民公开工作的方式与进展,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最后,监督委员会,为了确保以上事项的有效实施,居民代表大会要选出那些德高望重的居民来成立相应的监督委员会,主要就是对实施的事项进行监督和处理,也负责具体事务完成之后的验收环节。
参考文献:
[1] 莫申容.推进城市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8(10).
[2] 翁莹香,欧阳玉蕾.创新农村党建助推科学发展[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4(4).
[3] 余莉,汪志恒,黄丽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的调查与思考[J].2018,20(12).
[4] 李军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重大[J].当代农村财经,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