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供电公司 辽宁省盘锦市 12401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智能技术、网络技术等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智能电能表的原因,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为电力用户反馈电力信息,有效减少经济成本和劳动力,具有低能耗的特点,显著提升了电力用户在用电管理方面的精准性和效率,在千家万户中普及。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烧表、材料等,智能电能表在计量方面会出现一些误差,进而严重影响到计量的准确性。要有效提升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就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影响因素;改进对策
引言
由于网络技术、智能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智能电能表等一批最新的电力设备逐渐应用到千家万户中,使得为电力用户进行电力信息的反馈更加方便快捷。智能电能表凭借着能够有效地节约经济成本、劳动力成本、低能耗的优势,使得电力用户的用电管理效率和精准性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有时由于材料因素、烧表因素、环境因素、电池因素等问题的影响,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出现误差的问题,为了使智能电能表的应用更加高效、准确,需要及时解决影响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存在的问题。
1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的影响
智能电能表属于精密性仪表,内部集成众多功能模块,其使用环境的干湿度、空气质量、磁场变化以及网络稳定性等都影响着智能电能表的正常运行和计量准确性。
1.2质量因素的影响
设备制造厂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生产不合格的产品,直接影响了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例如,智能电能表的计量是通过芯片来实现的,高集成功能的芯片被广泛用于智能电能表管理计量,时钟等关键功能数据交换或存储中,使用质量不符合使用标准的芯片,一旦这些芯片因质量问题失效,将导致计量数据丢失或影响计量的准确性。
1.3电池因素的影响。
在电能表运行过程中,其中电池能够保证对各个组件的持续供电。如果电池的各方面状态不符合相关要求,就可能会导致仪表输出电压的下降;如果电能表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或者处于长时间不间断的运行状态,其中电池就可能会发生氧化现象,继而导致电池的电负两极的连接受阻,妨碍对组件的持续供电,并使得电能表主要功能丧失;如果配电系统中的电力传输低于相关标准,电池的输出电量就会提高,这样的状态也可能会导致电能表主要功能的丧失,使得电能计量数据的不精准。
2智能电能表相关概述
2.1智能电能表的应用
智能电能表,即是采取更加智能的方式进行电量使用的测量,避免了人为操作的复杂性,是整个应用过程更加便捷准确。智能电能表在应用过程中具有的功能包括电能计量、需量测量、清零、数据存储、冻结事件、记录、通信、显示测量、安全保护、费控、阶梯电价计费、停电抄表、报警、安全认证等。智能电能表在安装使用时可采用单相智能电能表安装使用或三相智能电能表安装使用的安装方法。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智能电能表运行状态指示灯,智能电能表异常工作状态指示,并及时的进行掌握智能电能表简单故障及处理方法,以便在日常应用中有备而无患。
2.2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重要意义
智能电能表应用的最大意义在于能够方便电力用户的使用,当然,这需要在智能电能表计量保持高效的准确性的基础上,因此,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证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一方面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对用户的电量使用情况进行核对,有利于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电力公司工作人员的人工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使电力用户在使用智能电能表时更加放心。
电费交足智能通电,电量亏空自动断电,如此一来电力公司对于用户用电的智能化管理使得企业与电力用户的关系更加简便和谐。
3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的改进对策
3.1给予质量控制和安装环境足够重视
在电力管理和用户用电管理中,智能电能表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如果发生故障,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用户来讲,都会出现相应的损失。要加强对智能电能表的质量控制,进而做到在事前有效控制损失。电力企业在智能电能表进行挑选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如生产企业的资质、电能表品牌、产品质量标准、电能表的灵敏度等。针对用户来讲,并不够了解电能表的性能,无法精准判断智能电能表的质量,这时电力企业可以提供统一的电能表品牌,指引用户进行科学合理的挑选,提升智能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智能电能表的质量如果可以得到保证,在未来使用时才可以有效减少计量失准的情况出现。此外,在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安装时,需要对安装环境进行精心挑选,保证环境的湿度较小、没有阳光照射、灰尘少、磁场影响小、温度低,以防智能电能表受到环境影响,出现计量不准确的问题,最终实现对企业和用户合法权益的维护。
3.2对接线电路进行精心设计与优化
智能电能表的功能模块相对较多,其中包括数据采集、通信、电量计算等,其集成在电路板上,而电路板较小,需要对接线电路进行精心设计与优化,进而保证线路电熔可以满足停电时的电池供电需求。在对智能电能表进行安装后,需要实施停电后通电计量检测,在停电通电后保证电能表的计量是准确的。在35kV以下的线路中,智能电能表纯供电线路,根据三相三线进行接电;在变电站中性点中,根据三相四线进行接电,并且需要在高压点上对失压仪进行配置,以防电能表出现故障以后仍然可以供电,在35kV以上的线路中,需要在高压端对熔断器进行配置,进而对电能表起到保护作用。为了防止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可以对隔离装置进行设置,进而有效延长电能表的使用寿命,提升计量准确性。
3.3采用低负荷电能表进行计量
在借助电能表对用户用电情况实行计量过程中,需要对负荷范围较小的电能表进行优先选用,这不仅能够将计量误差控制在最小化,而且还可将损耗掉的电量及其电能表运行中所收的谐波做出完全统计,从而对用户总体的电力损耗量做出合计,除此之外,借助对电能表计量负荷功率的参考能够了解到,在负荷功率处于0以上或以下时,就可确定此时计量表处于功能丧失状态;在负荷功率正好为0时,就可切实保证计量数据的精准性。
3.4重视电池质量及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
电池问题引发的智能电能表失准故障非常常见,在故障分析时必须引起重视。在选择电池时,要从品牌、企业资质、企业口碑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判断电池的质量是否过关。同时,对电池进行抽样质量检测,确保电能表电池质量过关。在应用前,在电能表表记端子需要配套辅助电源来供电,使电能表在运行中有足够的电力供应,即使停电,电池和辅助电源共同作用于电能表上,能够保证电能表的正常计量。电池类型最好是锂电池,配套散热层。使用中发现电池电量不足时,要及时更新高质量的电池,保证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此外,维护人员的专业性对电能表计量的影响也较高。因此,需要定期对专业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减少不该有的移动、拆装和振动,保证电能表计量的准确性。可见,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是企业的第一发展要素,只有电能表计量准确,才能提高企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语
智能电能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和实践,逐步发现其由于材料因素、烧表因素、环境因素、电池因素等问题的影响,智能电能表的计量准确性出现误差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解决。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增加智能电能表的科技性,对于设备老化、功能落后的智能电能表应当及时的更新换代,以避免出现使用和计量不准确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琛.计量芯片数据溢出对智能电能表计量误差的影响[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0):81.
[2]徐建云,石振刚,李翀,等.单相智能电能表共用零线时反向有功电量计量试验研究[J].河北电力技术,2018,37(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