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经济发展局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为了保证农村居民的正常供水和饮水安全,必须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并切实加强饮水安全工程的有效管理,才能从硬件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确实保证农村居民用水的安全。本文从当前农村自来水工程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有针对性提出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问题探讨
引言
当前,我国各地正积极开展乡村振兴建设系列活动,目的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现阶段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分析发现,我国许多农村特别是偏远山村还存在着饮水安全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这些区域的饮用水水质堪忧,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部分地区水源供水量不足,正常生活和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积极地开展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探讨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和管理这个问题便有了积极的现实意义。
1农村自来水工程现状与存在问题
1.1现有饮用水水源水量不足、水质污染退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水量不足、保证率低和水质污染退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1.2自来水管网老化、设备失修。主要表现在:主要供水设备年久失修、带病运行,供水管网老化,跑、冒、滴、漏水现象严重,造成供水不正常、水资源浪费等现象。每年小修、小补,随坏随修,勉强供水。
1.3缺乏水质定期检测机制。农村自来水缺少必要的消毒处理设施,总体上缺乏长期的水质定期检测机制,抵抗水质恶化的能力较差,难以确保群众长期用水安全。
1.4工程缺少长效管护维修机制。尽管农村自来水工程有一个自然老化的过程,但按设计标准,在正常的使用期内每年都需要对自来水工程进行维修。但由于许多村在限定供水量内不收水费或完全不收水费,加之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无力及时对老化的自来水工程进行正常的维修改造,导致许多村内供水管网出现“跑、冒、滴、漏”等浪费水现象,收缴的微薄水费入不敷出,严重影响自来水管网的正常运行和村民正常用水。
针对上述一系列饮水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策略
2.1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政府要成立有主要领导牵头、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研究决策与饮水工程建设有关的重大问题,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落实责任。
2.2政府主导,多渠道筹措资金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项利民、便民的公益性工程,政府必须肩负起相应的建设投资责任,充分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确保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有序进行。在工程建设资金筹措中,要统筹规划,中央、地方与受益群众需共同参与,确保工程建设资金的充足。
(1)财政资金支持。(2)动员受益者投工投劳和部分出资。(3)拓宽投融资金渠道,搞活经营机制,保证工程投资人收益,积极吸纳社会民间资本弥补地方配套资金不足。(4)放宽农村供水市场准入条件,在统一规划和管理的条件下,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个人、外商等社会各界投资农村供水事业,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外资等共同参与投资的好局面,最大程度地缓解工程建设资金的供需矛盾。
2.3 规范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对水源勘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的“四项制度”措施,通过招投标选择信誉良好、技术优秀的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要求,确保工程建设一处,成功一处,发挥效益一处。
2.4切实做好饮用水源地的保护
水源地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出发点。因此,在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从水源入手,展开一系列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在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好水源地,保障水源地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应在水源地保护影响半径的范围内严令禁止影响水质的工厂建设和养殖等活动,更不允许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避免一切污染物污染水源。
2.5核定供水价格,建立合理的水费计收制度
在水价定制方面,不仅要便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程长效运行,节约用水,而且还需考虑到村民实际的经济承受能力。农村自来水工程要实行成本水价供水、计量收费,要根据《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水价,并根据供水成本、费用及市场供求的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农村自来水工程水价至少要能够补偿供水生产成本和费用,否则,工程就不能良性长久运行,就不能正常发挥效益,最终受损失的还是用水户。
2.6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
工程建成交付使用后,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自来水运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岗位管理人员责任制、运行操作规程、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制度,水源保护、水质净化处理、水质检测等供水安全保障制度等等。
(1)工程建成后,合理配备工程运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要经过相关专业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2)做到平常运行记录、设备维修及更换记录齐全,数据、资料准确,完整,并能做到备案可查。
(3)做好水质定期检测,并根据水质变化情况,配备相应的水净化处理设施,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达标。
(3)定期听取用水户的意见,总结管理经验,加强对管理硬件和软件的投入,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手段,提高管理水平。
(4)强化对用水户进行饮水卫生和节约用水方面的知识宣传。
结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从切实保障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出发,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饮用水为根本目标。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要根据当地水源供水量、水质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条件因地制宜进行工程设计、制定建设方案,在工程竣工后交付使用后,一定要配套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运行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步入良性循环运行的轨道,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稳定安全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