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陈元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建筑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
        中机国能浙江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建筑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因此,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质量,就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规范化的施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主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施工最终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提升建议
        引言
        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非常重要,这项工作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包含了大量的施工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对工作人员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保证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落实,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效果,为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主体结构的施工意义
        1.1 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由于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承担着稳定、支撑建筑物整体结构的性能,并且它同时也是维护建筑物整体空间的分布的整体框架。因此,它在空间当中维系着整栋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尤其是对于各个空间的分割和功能区域的分割,作为主体结构,可以有效的把控整体的质量安全。因此,如果在建设过程当中,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不够稳定,或者是其支撑作用没有达到质量的标准,那么在投入使用后,就会威胁到居住在此的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保障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设计需要将材料选择、空间体系、强度的高低、整体稳定性与结构的选型和用材的高度都要考虑进去,这样才能够保证建造出来的主体结构,其承载能力较高,而且规划出来的空间效果较好。因此,想要实现对其主体结构质量的优化,就需要先对其进行主体结构的设计优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在设计环节当中,将不可抗拒因素进行调整,保证其建筑完毕的主体结构整体性能都有一个上调。同时,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关系到整体的经济与安全环节,由此也可以看出,主体结构质量的高低会影响到建筑物最终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主体结构的安全,也可以有效地保障楼体的质量,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对此,这就需要相应人员做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基础设计,保证从根基开始就能够拥有高质量的工程,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在后续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一直保持工程总体的质量,进而实现工程的经济价值。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
        2.1建筑主体工程施工测量技术要点分析
        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开展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工程测量,施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主体结构施工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测量结果不准确的话,就会对最终的施工效果造成巨大的影响。在建筑施工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施工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主体结构的高度、垂直度等,在测量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施工测量技术人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1)重视标高线的设置,要对标高线进行精确的定位,在标高线设置完成之后,测量人员还要能够利用水准仪对标高线进行二次测量;(2)为了使建筑主体结构的垂直度得到保障,对于主体结构边角柱的设置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能够对其进行精确的定位,设置完成之后,测量人员可以利用重锤或者是激光仪来对垂直度进行进一步的测量;(3)要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建筑主体结构轴度的控制,这也是非常关键的测量点,通常会使用激光经纬仪来对其进行引测。
        2.2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的建构中,钢筋工程的实施能够决定工程中墙体、房梁结构以及支持立柱的稳定程度,这是建筑施工地面施工阶段的关键。混凝土与钢筋共同应用的方式,能够使得混凝土的稳定性得到保障。

在施工中,要关注材料的选择问题,对混凝土的质量、钢筋的质量、钢筋与混凝土的混合应用效果等进行关注。在钢筋的选择上,需要对钢筋的结构方式、尺寸规格等进行检验,并且重视对钢筋的标识、保存等工作,避免在钢筋的应用过程中,出现应用错误的状况。钢筋在相互连接的施工中,要考虑不同部位钢筋之间存在的差异,灵活的根据钢筋的规格,选择冷压连接或者搭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在钢筋水平受力时,可以采取冷压连接的方式。在进行钢筋绑扎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的长度进行关注,避免捆扎过于密集或者稀疏。在完成绑扎之后,要观察钢筋的绑扎状况,为下一阶段的施工做好准备。
        2.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当前大部分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的重点。现阶段,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通常都使用商砼来进行施工,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品质可以达到使用的标准,企业必须要选择一些大型的口碑良好的商砼供应商。在订单中要详细地注明混凝土的标号、骨料直径以及添加剂的类型等,同时,商砼供应商和施工方都需要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测评。混凝土浇筑要采用泵送的方式,如果结构的体积比较大,就需要采用分层施工的方式,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振捣,提升混凝土浇筑的效果,避免出现中空的现象。工作人员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的自由下降高度不能过大,保证在十公分左右。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标高进行严格的控制,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厚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影响到房屋建筑的整体建设效果。
        2.4模板工程的施工
        模板工程的施工,是为了保持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而采取的施工手段。在模板施工中,要注意模板的材料以及模板本身的质量,一旦模板不能够起到预想的支护作用,模板的应用价值就会降低甚至会影响工程的整体建设状况。一般情况下模板施工,要根据不同的混凝土浇筑位置,选择不同的模板材料。对于柱体,通常采用钢质材料;对于构造柱则采用竹木模板;对于梁体和屋面等应采用竹胶板。要点主要体现在模板的支设和拆除上,其中,模板的支设或搭建的过程中,要使低端平齐,防止混凝土出现流失现象。在模板的拆除过程中,最为主要的便是确保混凝土的强度符合工程施工标准,当混凝土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一半,则可进行大部分模板的拆除工作,当混凝土强度完全符合标准,且在确保不会使混凝土的边角和棱等受到损伤后,才能将模板进行完全拆除。
        3提升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建议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主体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施工方必须要对这项工作内容给予高度的重视,狠抓施工质量,打造合格的建筑主体工程。管理人员自身要具备足够的质量意识,对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约束,保证各种施工技术可以得到有效地落实。施工人员是具体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所以,管理人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可以由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工作人员来对各种工作经验进行培养,通过工作人员自身能力的提升,达到加强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质量的目的。在每一项工作开展之前,管理人员都要对工作进行深入地分析,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难点,把工作人员召集在一起进行技术交底,让工作人员可以对这些技术有一个充分地了解,突破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实现高效的质量控制。
        结束语
        在建筑主体工程结构工程的建设中,需要给予工程建设更多的重视,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建筑不同阶段的施工等展开有效的管理。其中,建筑施工中对钢筋工程的建设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过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结合这些建筑阶段的特点,严格的控制技术的应用,保证结构的核心施工工程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黄献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30):42-43.
        [2]杨 骏,邹玲燕.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35):24-25.
        [3]周华山.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5(45):75-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