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集实验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局 安徽淮南 232000
摘要: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渐渐进入了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行业不断发展以及形势的随时变化,但就目前来看,政府部门在工程质量监督上仍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监管机制完善程度不够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提高建筑管理项目中工程质量监督的效果,就需要建筑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者,确定品质监管的具体内容,同时针对已经存在的监管条款进行优化。本文着重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展开分析探讨,从而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安全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建筑管理;工程质量;监督;措施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已经逐步完善,相关的法治建设体系也是越来越健全,在发展中日益强化,一步步向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迈进。2010年住建部颁布《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它系统的规定了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监督的工作内容,界定了政府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和社会的关系,进一步规范了政府监管行为,为政府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中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发挥了指导作用。但是通过多年的监督管理实践来看,政府对工程质量监管仍存诸多不足,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重要性
经过增强建筑项目品质的监管力度,能够有效的确保建筑项目施工的品质和效率。就目前而言,我国大部分的建筑项目品质监督工作做的都不到位,这就需要工程项目监管部门关注并排除这一问题。相关的建筑项目品质监管工作者在实际开展工作期间,需要按照建筑建设的具体情况,采用现代化的科学监管理念展开治理,不但需要增强工程项目监督的力度,还需要提升自我的工作成效,进而推动我们国家的建筑领域长久良性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现存问题
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责任不够明晰
在现有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中存在重复管理的情况,使实际监督变得复杂、模糊、责任不明确,从而导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无法统一有序地开展,阻碍了监督管理的顺利进行。
2.质量监督管理的制度并不完善
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影响力巨大,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以及决策的执行力,若是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有效控制住建筑工程当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导致建筑过程当中存在的质量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和处理,那么建筑工程的质量便难以得到保障。除此之外,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还影响到了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以及所需材料质量的控制,导致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而无法得以保障。隐蔽工程和辅助工程方面。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飞速发展,而在建筑工程当中最为常见的质量监管问题便是由于在施工过程当中常常忽视了隐蔽工程以及辅助工程的质量水平,对其不够重视,在技术验收的时候不够严格,而这种细节若是出现了质量问题则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物的质量。最为常见的便是地基工程,许多的建筑工程在施工前对地质的勘察不够仔细,导致基础检测方面未满足相关规范要求,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实则易导致工期的延迟、成本的增加,需设计图纸的变更和图审,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极为利。
3.部分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质量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差异也给监督工作中造成一定的影响。质量监督部门专业性非常强,涉及知识面非常广,代表着政府来执行监督管理辖区内的质量监督工作,此项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拥有丰富实践管理的经验。近年来招聘人员越来越规范,现在实行正规招考,所以新进人员基本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这部分人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实践经验。
4.监督流程相对落后
在我国工程质量水平的监督过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和方法缺乏科学的预测和判断,并且大多数过程优先考虑了现有建筑施工中已经或可能会引起的建筑质量问题,所指定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及监督过程的目标相对落后,具体应用和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异。总而言之,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指导的安全漏洞一般较大,需要更适当的处理措施。
三、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措施
1. 建立有效的信息化质量监督体系
第一要结合实际情况,集中管理自身优势,确保信息技术、运维及管理基本结构等各种技术系统的融合,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持续运行,确保发展和转换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监管能力,指导和突破创新管理,以确保其可靠性工作的实施。第二在实施全面质量监督工作中,应结合各种信息收集,相关信息整理,监督和科学升级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化的监督管理策略。实施完整的人员规划和建设系统的建设,确保其与项目的信息系统的结合的稳定性,并在法律约束和管理方面,保持控制模式进行综合分析的真实价值,切实提升信息化质量监督工作的整体效果和综合水平。
2.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
工程质量监督和管理是一项综合任务,与法律、技术、经济和政治与特定的行政和技术特征相结合。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能力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监督,这就要求员工积累足够的技术专长,监督管理理论和特定的工程经验,具备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政府监督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培训的力度,真正意义上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增强监督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监督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规范标准等。熟练掌握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所使用的相关仪器和设备,增强大数据时代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能力。质量监督人员要学会应用大数据,从全局来掌握好工程项目的质量优劣。加强质量监督人员培训力度,在实际工作当中要主次分明,做好主要工作的前提下再在展开次要的工作。重视新技术和新材料,与时代发展潮流齐头并进。给新进人员提供更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业务培训机会,才能保证更快适应岗位的要求。
4.加大违法违规的处罚力度
为确保政府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必须要适当加大对工程质量监督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来有效保障质量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可以借助建设市场信用管理的机制,将工程质量问题及时的计入相关单位的不良行为记录和其信誉体系当中,并且,对质量问题的有关责任单位进行及时的公示,严令其整改;在各层级的信息平台上,定期的对不良行为企业和单位来进行通报,有效做到监督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和公开化。
5.工程施工材料、设备的质量监督
在分析工程建设质量和监督重点时,加强对施工中使用的建材和设备的监督。只有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率中使用的设备明显满足设计的要求,才能改善项目的整体建设和质量。同时,在建筑工程中采购材料和各种配件的过程中,加强对材料和质量的全面控制和日常管理,不仅需要检查设备的严格规格,还必须比较各种货物,以确保建筑材料成本效益。
6.转变监督模式
政策变化导致工程质量监督的性质和内容发生变化,也要求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发生变化。首先,不仅需要进行所有环节的把关,还需要进行随机检查。在实际的项目质量监督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现有的项目监督制度,对每个过程进行详细检查,并在各个环节签名,把握好对业主房建的施工质量大关。
结束语:
简而言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任务,根据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有必要采取对策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确保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促进中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爱平.我省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与思考[J].江西建材,2019(4):191-193.
【2】鞠录平.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2(6):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