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设计中老路路基、路面利用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唐泽
[导读] 摘要:国城市化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汽车的使用率也在逐步上升,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原有老城区道路的红线宽度较窄,已建段的道路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
        重庆市设计院  重庆  400015
        摘要:国城市化规模逐渐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汽车的使用率也在逐步上升,大部分地区的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原有老城区道路的红线宽度较窄,已建段的道路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镇化的加快推进,道路设计问题凸显,为了不断优化道路路线与公交线路,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与质量,老路的利用与设计优化日益受到重视。基于此,文章展开了对道路改造设计中老路路基、路面的利用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道路改造设计;老路;路基;路面
        引言
        如今,居民的物质生活愈加丰富,对出行质量、道路交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不仅新路建设被提上日程,老路的改造设计也迫在眉睫,一些低等级的道路设计标准相应提高。我国虽然有着辽阔的土地面积,但是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因此节省土地资源,资源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国家土地管理部门非常注重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在道路设计的技术标准中也明确做出了节约耕地资源的要求,要求尽可能在建设公路时减少资源浪费与耕地占用。因此,在建设公路时要重点关注资源问题,防止对农业资源造成破坏,其中,老路改造由于在公路建设中占了较大比例,逐渐成为良好的土地资源节约途径之一。老路一般使用的施工技术等级相对低、排水性能差、容易堵塞、路基路面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不长,所以在老路改造的过程中应该争取最大化地利用老路资源,尽可能用最少的经济投入获得最多的道路效益。在设计时,要重点关注施工方案,包括改线、路基价款、拆迁、施工时交通组织等,保障道路改造工程不会危害环境。
        1.道路改造设计中老路路基、路面利用当注意到的问题
        道路规划以及施工设计前应当到相关部门明确当前目标区域的道路情况,包括明确地下各种管道以及线路的预埋位置以及深度。设计人员应当积极与城市规划部门进行接触,通过对目标道路近期以及远期的规划明确,来做出符合规划的设计。并且在设计方案以及横断面的形式发送变化时,需要在城市规划部门通过审核批准之后才能进行施工设计。在城市道路设计建设时,需要对目标道路在区域路网中的作用以及地位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仔细对道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从而为道路的横向布置以及横断面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2.老路路基、路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1路基、路面改造工程存在的问题
        2.1.1路基沉陷。老路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路基沉陷的问题,导致路面板块断裂、沉陷、松散,不仅对道路路面的防水能力造成影响,还会加大路基沉降面积增加、路基翻浆的可能性,对道路行车安全及日常使用均造成较大影响。
        2.1.2路面裂缝。一般老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都或多或少地有路面裂缝问题,比如路面龟裂、不规则裂缝等,裂缝变宽将严重影响出行安全。
        2.1.3新旧路基搭接位置错台,即在新旧路基的搭接处出现纵向通裂,裂缝中也容易出现错台。
        2.2路基、路面改造工程问题的成因
        2.2.1填充材料性能变差。在不同的老路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材料性能问题,比如材料防水性能降低,或者填充时碾压不充分、处理不到位,埋下了路基不均匀沉降的隐患。
        2.2.2边沟排水问题。老路道路两边因为排水不通畅,可能导致路基长期被泥水浸泡,这些被浸泡过的路基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就容易造成路基破坏。
        3.道路改造设计中的老路路基利用
        3.1老路基的处理
        在改造老路基过程中,可以将其作为新路基的基础。首先要做好路基病害调查,对于已经深陷或者弹软的路面要换填处置,将裂开部分刨除,填筑新路。对于沥青路面的老路,可以将原有的沥青混合料清除,防止沥青混合料因为长期阳光照射受损。在处理边沟时要注意将堵塞淤泥清理干净,夯实边沟结构。


        3.2加宽路基填筑
        当老路宽度较窄时,要推掉老路重新填筑路基,在加宽老路材料时应该尽可能维持与老路的一致,避免出现了加宽的新路部分整体沉降等问题。对于道路边坡部分更要关注台阶的开发,使得压实的新路基能够完全地覆盖于老路基台阶上,整体提高路基的抗压抗沉降能力。此外,水泥路还要在结合外面板加上横向钢筋,防止后续出现路面开裂的情况。
        4.道路改造设计中老路路面利用
        4.1旧混凝土路面处理措施
        4.1.1处理旧混凝土路面病害,达到设计指标后铺设沥青面层。如果老路面整体状况良好,满足作为道路持力层的使用要求,可以修复老路面病害后直接加铺沥青面层,在此过程中要防止出现反射裂缝,在接缝位置铺上防裂贴或高强防裂布。如果经济允许,还可以选用改性沥青SMA结构。在改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对老路板块的细致检查,全面处理。
        4.1.2冲击压实加固路基技术。采用冲击压路机处理老旧的混凝土路面,用冲击力将旧的路面板击碎,然后碾压底边,把破碎后的水泥板压实到路基上,由于破碎的水泥板裂块之间镶嵌紧密,有一定承载力,还能起到对下层土基的稳固作用,该技术有效节约了工程成本,同时经济环保。
        4.1.3碎石化技术。碎石化技术采用锤头碎石设备碾碎旧混凝土板块,以便使其作为新路面结构的底基,铺筑基层后再加铺层沥青混凝土或者水泥混凝土,有着良好的防反射效果。
        4.2旧沥青路面处理措施
        对于旧沥青路面,较为常规的处理方法是补强改建。首先要对出现较为严重沉降的路面进行处理,查清楚原因之后,翻挖处置,用路表弯沉测定结果并计算出弯沉数值,最后按照一定理论计算出加铺补强层的厚度。在公路事业发展迅猛、资源短缺的今天,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沥青路面的工艺技术也受到广泛重视,旧沥青路面被施工人员采用冷、热再生技术,让老旧的沥青重新恢复黏结性能,利用再生技术使原有材料再次被利用起来,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
        4.3抗裂水泥、稳定碎石的应用
        近年来,运输量的增加使得道路上频繁出现超载行为,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抗裂水稳设计理念应运而生。该设计可以用互相嵌挤的骨架,经过水泥或者细料的孔隙部分填充,可以形成结构密实的无机结合料。在2014年,该技术就在江苏省得到了应用。在旧路上铺设水泥稳定碎石调平层,用以调整坡度、增强路面的防水性能,在底部铺设钢塑格栅,避免路基不均匀沉降,增强结构稳定性,最后在铺设的24h后喷洒透层油,这样既可以有效延长使用时长,还能节约经费。据推测,这种技术大概每平方米能够节约3.5元,并且使用至今依然没有出现收缩裂缝的情况,为今后该项技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各个老城区路面进行合理改造能够有利于城市布局,在区域建设也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其能够大大地缓解新开发区的交通压力,同时对于旧城区的商铺以及企业也能够起到进一步发展的作用,并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方式。老路改造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施工工艺与方案的实施都要依照老路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在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要结合地质特点、道路等级标准、环境影响等选择最合适的方案施工,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老路路基、路面资源完成道路改造设计。
        参考文献:
        [1]梁远禄.泉南高速柳州至南宁段改扩建工程技术方案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5.
        [2]肖冠成.景区道路“二改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5.
        [3]李金龙.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4]任伟强,黄定江,张乾坤.道路改造设计中老路路基、路面利用问题浅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2):51-53+9-10.
        [5]管晨程.道路拓宽改造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7.
        [6]关永红.市政道路扩建工程施工技术指标决策研讨[J].技术与市场,2014,21(2):91
        [7]谭专专,刘李平.市政道路改扩建路面结构研究[J].珠江水运,2018(22):7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