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六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300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逐渐向国际化趋势靠拢,在建筑技术、混凝土施工方面均有着显著的技术质量提升。且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氛围下,对于建筑施工的技术、质量要求有着更进一步的提升。在建筑工程行业中,混凝土的使用极其频繁,当前阶段修建的建筑工程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程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框架楼。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施工技术、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建筑出现混凝土裂缝,致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本次论述中基于在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进行讨论,探讨该类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为施工过程中减少混凝土裂缝出现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裂缝;影响因素;处理技术
混凝土在工程中的专业术语为“砼”,是指通过胶凝材料将工程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一种工程建材料。常规概念中,主要的胶凝材料是水泥,碎石、砂砾用作工程集料、通过将水、添加剂、掺合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添加,搅拌以后得到的混凝土。在工程建筑行业有着极大的使用量。混凝土完成浇筑、养护以后,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高,在工程建筑中有效地提升了建筑物的强度、硬度以及稳定性,更好的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1]。在混凝土达到最佳使用性能之前,需要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实施必要的养护工作,以更好的保障工程建设质量。本文针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了混凝土裂缝的处理技术,更好地促进混凝土的使用与质量提升。
1建筑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因素
1.1建筑水泥水化热反应
水化热反应主要发生在混凝土中的水泥中,水泥在遇到水以后会发生反应,因其中元素分子的化学键断裂,释放出大量的化学热,该热量是影响混凝土施工温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热量释放的大小与混凝土的材料配合比、搅拌方式等均有关。在混凝土浇筑以后,需要喷洒大量的水,目的就是为了吸收水泥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化热,以降低热量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避免混凝土内部应力结构受到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
1.2混凝土梁板形变影响
混凝土结构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因素,在混凝土的诸多结构中,梁板存在的目的主要是承受力、传导力的结构部位。在工程建筑的转角、支座特殊结构中,梁板说承受的力会增多。在剪力、应力等不同力的影响下,梁板易出现形变现象,从而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在梁板承重强度不足以支撑混凝土的负载时,严重的梁板形变也使得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数量与缝隙更大,对工程质量的整体影响较大,同时影响梁板形变的因素还与模板拆除时间有关[2]。
1.3混凝土施工温度影响
温度湿度是影响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基本影响因素,在工程建筑的混凝土浇筑中,施工环境的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均会引起混凝土浇筑的最终结局。在楼脚、边墙等位置的温度异常使得该部位发生混凝土裂缝的概率更大,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变化影响会使得混凝土表面形成温湿度阶梯,造成的结局便是表面干缩开裂,内部尚未凝结。混凝土内部材料受到极大地影响,使得混凝土内部力学性能出现变化,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4配比材料混合比失调
建筑工程中基于工程规模、建筑大小等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质量要求不同的体现,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建筑设计阶段就会明确指出不同规模的建筑在混凝土性能、配比、坍塌度方面有着不同的要求。基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配比要求不同,在施工中因配比、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不能达到施工要求,使得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型大受影响,且以易出现混凝土裂缝[3]。
2建筑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
2.1镶嵌堵漏
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部位、长度的裂缝现象,基于其出现部位差异,在施工处理方式方面也略有差异。在墙体、顶层表面上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通常采用镶嵌堵漏法来进行混凝土裂缝的镶嵌补漏。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裂缝的内部情况进行分析,使用专业设备去除裂缝中的混凝土残渣,并以流动水冲刷其中的灰尘、细小残渣等,使用防水性能好的基液材料涂抹裂缝表面,保持填充材料的均匀性,等到裂缝表面上的基液材料干燥凝固之前,在裂缝中表面塑性止水材料,涂抹裂缝以后在表面喷水保证裂缝周边湿度符合养护标准,灌入调制好的砂浆,完成裂缝镶嵌修补,并进行后期的养护处理[4]。
2.2注浆处理
注浆处理技术是常用的裂缝修补技术之一,通常用于较为细小的裂缝处理中,在注浆修补过程中,使用流动水冲洗裂缝中的残渣与灰尘,科学合理地配置注浆材料的配比,将浆液注于裂缝中,封闭裂缝等待初步胶结,再实施第二次注浆处理,两次注浆处理以后对裂缝表面进行清理。
2.3材料置换
材料置换裂缝修补技术通常使用在混凝土裂缝较为严重的部位,在发现较为严重的混凝土裂缝以后,施工人员需要及时清除裂缝中的残渣,并使用新的材料替代混凝土材料,完成裂缝修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在置换处理中,需要基于混凝土建筑的结构特点、质量因素选择合适的置换材料,同种混凝土、水泥砂浆、改性聚合物等地使用均能很好的保证裂缝位置的结构完整性与稳定性[5]。
2.4开槽填补
开槽填补施工技术的实施需要结合实际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长度、缝隙宽度等进行合理规划,将裂缝周围的混凝土整体开槽,灌注新的混凝土完成开槽的修补,并做好施工养护工作。施工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设备开槽,避免影响到内部钢筋框架结构。养护过程中需要与外部环境隔离,保证修补位置混凝土的温度、湿度符合标准,以更好的保证相应的修补质量。开槽填补施工技术修补效果良好,但是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使用,不可在同一工程大量地使用开槽修补,避免工程整体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2.5涂膜填补
涂膜填补施工技术的使用针对混凝土凝结过程中产生的微小裂缝,同时也是建筑混凝土微小裂缝修补效果最佳的修补技术。针对微小裂缝的实际情况,清除小裂缝中的杂质,进行底料的涂抹,为了更好地保证裂缝修补效果,主层涂料的涂抹需要反复三次以上,同时控制涂抹中的方向保持一致,更好的保证微小缝隙的修复质量[6]。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工程质量建设施工中,混凝土建筑材料的使用非常广泛,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混凝土施工后的技术缺陷,使得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现象也层出不穷,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建设施工的总体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故基于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必须对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与裂缝的预防有着充分的重视,严格控制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重视混凝土配比、搅拌时间、温度湿度等影响质量的相关因素,从源头上把控混凝土质量。针对出现的混凝土裂缝,使用有效的施工处理因素处理混凝土裂缝,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建筑要求。
参考文献
[1]陈培.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J].精品,2019(7):123-123.
[2]梁翠.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J].建材与装饰,2018(50): 5-6.
[3]胡宏.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J].华东科技(综合),2019 (8):91.
[4]陈则永.建筑混凝土施工的裂缝原因及其防治方法[J].四川建材,2018, 44(06):147,157.
[5]李明宇,卢伟,李雪.建筑混凝土裂缝主要因素及施工处理[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7):1-1.
[6]刘亚娟.建筑工程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砖瓦世界,2019,(06):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