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改革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体会作者情感等等。尤其是高年级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要对此加以重视。因此,本文将以高年级阅读教学为例,结合自身教育经验提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于该种新奇的事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心,学生乐于从手机、电脑等工具中获取阅读信息,但该种阅读信息的获取始终是片面化的,所以还是需要教师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特点制定优化阅读教学策略,提升现代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培养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一、阅读教学概述及理论
(一)阅读教学特点与内涵
高年级阅读教学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教学目标,让高年级小学生能够深层次的理解阅读文章的内涵、情感、语义表达等等,阅读理解之后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如此循环形成阅读教学的整体,阅读教学需要根据整体循环进行,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特点。阅读教学内涵则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感受阅读之意,学会作者语言的精妙表达、找到阅读方法,让学生能够基于阅读教学课堂的感受对阅读产生兴趣,拥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完成阅读教学目标需依照信息传播和阅读教学两个理论,信息传播指的是接受信息、信息储存、信息变换、信息输出的过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也需要根据该理论所讲的阅读过程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行信息的传输,才能让学生接受信息,并且需要经过学生反馈与教师所传达信息意思表述一致,便可证明教学过程的有效性。阅读教学则是以学生为读者,以读者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定义,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把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结合单元重点
1、把握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应当遵循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基本阅读能力进行全面了解,才能在其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方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对学生阅读能力进行关注,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以小学单元阅读为例,在家乡习俗的主题单元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藏戏》这几篇文章和古诗词中与习俗相关的的重点内容进项阅读训练,然后结合单元阅读训练重点思考不同课程内容的阅读重点,安排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先行自主阅读,根据学生课前阅读现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
2、以学定教,根据学生阅读能力选择阅读教学策略
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并非是短时间便能够有较大成效的,而是需要教师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阅读能力制定相应的阅读教学策略。在阅读训练过程中针对学生已经完全理解的内容需要注重有效复习,对于学生尚未掌握的阅读训练重点内容,可以结合文本形式进行整合训练,让阅读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在阅读课堂获得相应的知识。比如《草虫的村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制定自主阅读卡,通过整合学生自主阅读卡了解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现状进行授课,对于教学重点需要结合实际阅读情况调整课堂教学,运用教学机智,让阅读训练能够有效实施。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对阅读教学进行辅助,训练学生阅读能力
1、多媒体辅助阅读教学
利用多媒体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在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注意力更加的集中,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教学产生兴趣。新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这给阅读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向,即以阅读文本为基础,让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充分的交流,从而实现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但是,由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语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缺乏有效的练习,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有一些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需要熟练运用多媒体,拉近学生与阅读教材之间的距离,以鲜艳的图片、有趣的视频等吸引学生对阅读教材的兴趣,提升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借助多媒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记住多媒体展现圆明园被毁灭之后的景象,然后再展现圆明园没有被毁灭时的美景,通过强烈的视觉冲突,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的繁华,以及祖国过去因软弱所遭受的欺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能够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使命感,从而再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阅读的阅读兴趣。
2、把握学生阅读训练重点
利用多媒体作为辅助进行阅读教学能够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阅读重点教学。教师需要运用教学机智根据学生的课堂理解情况不断的调整课堂教学的方式,然后不断的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以及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让学生能够理解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比如《草原》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针对阅读训练的重点内容,以朗读的形式配以多媒体视频,让学生能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草原之美,并由此浅层的感受逐渐深入思考,感受民族团结友爱的情感,从而对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刻的体会,精读课文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作为辅助工具,让学生再细读第一段内容时对描写景物的句子进行标识,然后根据自身的理解进行情感朗读,感受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内心的深刻感受,从而将感受内化于自己的心中。如此,便能够通过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对作品进行更好的理解,然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但是,在应用多媒体阅读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训练重点,不能将多媒体作为重点,若是本末倒置,必然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转变
为了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需要让阅读进入学生的课外生活。教师需要根据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向学生推荐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因为小学高年级阅读训练重点有其特定性,所以课外阅读必须要以综合性训练为目的,扩宽学生的阅读面,让学生能够多接触不同类型的题材,从而达到高年级语文大纲对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00万字总量的标准,即高年级学生必须要在每个学习达到25万字的阅读量。在开放性的语文教学系统过程中,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聚焦课内外,重视课外阅读,应当将其作为提升阅读能力的点缀,应当将其作为语文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不断挖掘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进行阅读,从而对阅读产生不一样的情感,在阅读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在阅读中的探索力,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遨游。
结语:
高年级学生已经拥有自身的兴趣,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的根据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构建兴趣阅读教学课堂,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并以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的方式,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让阅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从而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从阅读中和这个世界产生更加深刻的联系,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爱莲.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47.
[2]赵亚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J].黑河教育,2020(04):31-32.
[3]吉红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