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消炎痛用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治疗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3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1期   作者:潘虹 龙莉娟
[导读] 研究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消炎痛(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

潘虹 龙莉娟
新津县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消炎痛(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分成常规组(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予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消炎痛治疗),每组41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明显更高,与常规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消炎痛治疗,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消炎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效果
   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常因季节或病毒流行而出现人群发病,其临床变化复杂,易出现误诊、漏诊,且病情易复发,多数患者可痊愈[1]。查体主要表现为前颈部甲状腺部位疼痛不适、可扪及甲状腺肿块,严重者影响吞咽功能,临床主要症状为肌肉疼痛、高热、食欲减退,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既往临床治疗该病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主,具有抗病毒感染、抗休克、解热解毒等效果,但是单一用药疗效有限。本研究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尝试了联合用药方案,比如辅助抗炎的消炎痛(吲哚美辛肠溶片),观察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8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1月纳入。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入组患者通过查体以及实验室检查临床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已经签署过同意书;临床资料完整齐全;依从性良好,能够主动配合。排除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癌症或肿瘤、非病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对研究用药过敏、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精神异常或无法正常表达的患者。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实施分组对比,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研究组包括32例女性和9例男性,年龄34-61岁,均龄(48.8±7.1)岁,14例腮腺炎, 27例上呼吸道感染。常规组包括30例女性和11例女性,年龄36-66岁,均龄(49.1±6.9)岁;15例腮腺炎,26例上呼吸道感染。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P值>0.05,可分组对比。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41例患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即:选取泼尼松,5mg/次,3次/d,口服治疗,持续口服3周后,等到红细胞沉降率恢复正常,逐步减低用药量至10mg/次,2次/d。治疗8周。
   给予研究组41例患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消炎痛治疗,即:糖皮质激素应用方式及方法与常规组一致,同时选取吲哚美辛肠溶片,25mg/d,在每日中午就餐后口服;14d后改为晨起口服75mg/d吲哚美辛肠溶片+5mg/d泼尼松,3次/d。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临床体征以及症状表现均完全消退,血清免疫学结果提示甲状腺素水平、血沉水平恢复正常,超声未观察到病灶,血液流速正常,12周内未再复发,视为显效;临床体征以及症状表现均基本减轻,血清免疫学结果提示甲状腺素水平、血沉水平趋于正常,超声发现病灶体积减小,视为有效;未达有效、显效标准者,一律视为无效。总体疗效(%)=显效(%)+有效(%)。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总体疗效达到了92.68%;常规组总体疗效达到了75.61%。组与组之间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存在诸多诱发因素,多为病毒感染,比如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具体表现为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破损的甲状腺滤泡结构,巨噬细胞大量浸润甲状腺组织[2]。既往临床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主张对症治疗,呈进行性发展且伴有诸多并发症时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使得多数患者错过了糖皮质激素最佳应用时间,需引起临床高度重视。但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糖皮质激素应用剂量的问题尚存在诸多争议。如果用药量不合理,便会增大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或加重病情,导致反复发作,需要临床慎重考虑。本研究所用的泼尼松属于糖皮质激素药,抗炎以及抗过敏作用十分高效,能够减轻患者全身炎症,调节患者免疫功能,抑制抗原结合抗体,达到抗病毒目的。但长时间单纯应用20-30mg/d泼尼松治疗,有可能会减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导致全身无力、食欲不振[3]。吲哚美辛肠溶片具有抗炎、解热及镇痛功效,其通过抑制环氧酶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炎性反应,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使外周血管扩张,增加散热[4]。本研究尝试了低剂量泼尼松口服治疗方案,同时与吲哚美辛肠溶片联合进行抗炎治疗,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92.68%,高于常规组75.61%(p<0.05)。由此可见,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消炎痛方案可行、高效,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宁, 马序竹,等. 以感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临床表现及治疗[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11):981-982.
[2] 吴光锋, 范瑞, 王博. 753例甲状腺疾病快速冷冻切片的病理诊断分析与探讨[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6, 32(4):444-445.
[3] 刘伟. 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泼尼松药物治疗的路径及疗效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1):198-199.
[4] 郭志国, 丁平, 许芳, 等. 早期应用吲哚美辛治疗中度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 中华胰腺病杂志, 2015, 15(3):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