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以及调控对策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7期   作者:苟兆祥
[导读] 目前中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实施小组参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摘 要:目前中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实施小组参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将小组参与合作学习的方式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改革创新,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现状;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引导学生的作用,组织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了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
一、小学语文中小学合作发展分析
(一)合作小组编排问题
        目前在很多学校当中,小组内部成员中的组长这一角色,大部分都是由相关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自主决定的,而且选择的学生基本上都是成绩比较优秀又或是在班级担任某一职位的,其实这样做反而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发展,无法发挥其民主性,同时也减少了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另外,在确定学习小组成员人数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性,有些学校确定的小组成员人数较多,而有些学校确定的人数较少,而且在学习目标这一块,小组合作设置的比较随意,并没有计划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二)合作角色定位问题
        根据以往的教学模式,老师在教学中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具有主体性。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发展,老师这一角色也在发生变化,在小组参与合作学习的模式下,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同时扮演着引导者和调控者,老师应该对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全面掌握调控的能力。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角色定位方面,很多教师认为其是由学生主导的,让学生自由发挥,教师没有参与其中,然而这样并未完全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降低其质量水平,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老师也无法及时对学生做出指导解决,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三)合作小组学习内容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内容,但是在大部分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却更加注重形式化,并没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目标,很多小组学习只是强调成员之间互相探讨,让学生自主参与讨论学习,虽然这样做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及需要探讨的学习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强化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不能完全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这样最后反而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降低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合理组织与控制
(一)合理安排学习小组
        第一,对于划分学习小组,老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安排。

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对于学习语文的看法也不同,而且每个人有着不同的兴趣和爱好,老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自主表达他们对于学习语文的看法,自己在语文方面有哪些优势,以及他们对分组学习的理解,让学生在自主讨论中学习成长。老师通过听取学生对于分组的想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及特长在小组学习中发挥出来,比如有的学生对古诗词感兴趣,有的学生对阅读感兴趣,老师应在划分小组时考虑这些因素,尽可能使小组成员能力互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选择学习小组的组长应该采用民主方式进行,由学生自由投票产生,同时也可以定期由学生轮流担任,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在小组成立后,老师可以考虑学生在小组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调整小组成员,使学习小组达到最优化。
(二)科学把握角色定位
首先,组织老师参加小学之间开展的教学教研活动,提高小学语文老师在小组参与合作学习上的组织和调控能力,加强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学校作为整体,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与发展进行讨论研究。学校之间也可以定期组织老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研究小组合作的技巧以及如何发挥学生在小组中的作用,提高老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组织老师之间探讨如何不断强化小组成员学习以及对小组整个调控组织的方式,同时,开展相关学术交流活动,例如交流会、讲座等方式,组织新进老师参加优秀教师座谈会,让新进老师学习优秀教师教学经验,提高老师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其次,学校内部结合实际情况,让老师之间表达自身对于小组学习的看法以及建议,将优秀建议运用到本班级小组学习中,优化小组合作,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加强老师之间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在班级开展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最大程度的掌控课堂纪律,加强课堂秩序管理,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在参与小组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及时做出引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三)明确小组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点,因此只有明确学习内容,学生才会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学习,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最先确定学生本学期的知识重点,甚至详细至每堂课的重点,比如《乌鸦喝水》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属于重点篇章,而且在后面的教材改革中也并没有删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并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深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学生不仅获得是新课文的知识,同时也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文章背后的意义,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学习中发挥调控和组织的作用,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打破了传统的学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加深学习理解,另外,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同时也将师生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真正做到了亦师亦友,有利于加强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加促进小学语文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亚成.谈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以学生为主体[J].教育现代化. 2015(17)
[2]吴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调控研究[J].亚太教育,2016 (26)
[3]王桂霞.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 实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