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的互动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7期   作者:方琴娟
[导读] 高中化学课的开展在新课标下,要将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
        摘要:高中化学课的开展在新课标下,要将核心素养作为主要目标,基于这一理念,很多新方法以及手段开始被引入到高中化学课中,成为高中化学课的重要助力,教师也是在不断结合高中化学课的需求,开发新资源和新方法。互动教学是高中化学课的重要教学手段,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想达到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师要体现出高中生在高中化学课中的主体地位,锻炼高中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互动教学有助于高中化学课达到核心素养的要求,将核心素养和互动教学在高中化学课中实现充分结合,是一种教学的重要改革措施。本文分析核心素养下如何将互动教学引入到高中化学课中,强化高中化学课中师生互动的实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互动教学

        前言:核心素养的出现,并融入到高中化学课中,是结合高中化学课本身的特征以及需求,让高中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经过对高中生化学素养的培养,高中生就会不断形成化学方面足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本文对高中化学课中融入核心素养的一些内容要求展开分析,这样可以结合高中化学课的实际情况,开展合理的师生互动,让高中生可以在高中化学课中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高中化学课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涉及到五个主要的方面。分别是理解能力、推理认知、科学探索、建立模型以及社会责任意识[1]。这些是高中生在化学方面开展长期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的关键能力以及重要品质,对高中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理解能力又分成宏观以及微观两个主要的部分,在宏观的层面上,需要高中生对化学物质组成有充分的理解。在微观方面需要高中生对化学物质的各类性质[2]。以及物质之间的一些内在联系,可能出现的反应进行充分认知。在基本认识的基础上,高中生要不断对一些化学反应进行学习,探索反应的原理以及条件,提升自身的分析能力。在推理以及模型认知方面,需要高中生掌握一些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并进一步分析化学原理,有效构建化学模型,在满足化学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总结和认识。这个环节有着一定的自主性,对教师可以借助其中的过程,让高中生形成一定的自主探索以及创新思维。在具体的培养中,教师要为高中化学课制定出良好的教学形式以及流程。科学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方面,就是需要从宏观的层面,为高中生的思想意识提供更适当的引导,让高中生可以从思想的层面上,对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有正确的认知,并了解到化学学科的学习,最终是为社会服务,提升高中生贡献社会的意识。
二、高中化学课中互动教学和核心素养的关系
(一)互动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形式
        互动教学可以作为高中化学课中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助力,这是因为互动教学这种模式,与核心素养在要求方面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二者进行融合。可以让高中化学课的开展更加高效化[3]。
        对高中生的化学素养展开培育,教师需要对各类的教学手段展开应用,提升高中化学课的丰富性,互动教学是其中的一种,也是高中化学课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教师结合高中化学课的课程内容,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创造适当的互动机会,对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实际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需要注意的问题是,高中化学课中的课程内容,教师要考虑到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以及高中生的兴趣爱好,为互动教学的开展制定出合理的方案,选择合适的互动时机以及方法。让高中生在师生互动中,积极投入到对高中化学课的学习[4]。


(二)互动教学体现出高中生的核心地位
        核心素养与以往的一些课程理念是不同的,注重的是对高中生的全面培养,锻炼高中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素质,重点是让高中生可以具备更强的思考能力以及自学能力,需要体现出高中生在高中化学课中的主动性。而互动教学也是与以往高中化学课的理念是有区别的,在高中化学课中开展互动教学,要注重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师为高中生营造出和谐平等的氛围,这样高中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体现出高中生的角色出现了转变,成为了高中化学课中的学习主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核心素养与互动教学是有一定共同之处的,教师要将核心素养落实到高中化学课中,借助互动教学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标。另外核心素养的结构中,有关于创新性以及发散性思维方面的要求,也是需要开展有效的互动教学,才能让高中生的思维达到创新性以及发散性要求,帮助高中生在高中化学课中的全面发展,让高中生的化学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化学课中互动教学的开展策略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认知探索能力
    教师要注重与高中生之间,建立一个平等互动的平台,改变以往教师在高中化学课中的权威地位,成为高中生的引导者。这样高中生就在高中化学课中占据一定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结合高中化学课中关于对高中生认知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化学实验课的重视。化学实验的开展,是对理论、实践以及探究的结合,教师要利用好高中化学课的实验环节,锻炼高中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喷泉实验是高中化学课中的一个趣味性的实验,操作综合性比较强,吸引很多的高中生及参与。反应式是次的实验项目,实验的化学反应式为2Cl2+2Ca (0H)2=Ca(Cl0)2+CaCl2+ 2H20。高中化学课中,结合化学实验的反应式,让高中生进行氯气的收集以及加入氢氧化钙等实验操作的环节,让高中生亲眼见证最后喷泉的现象。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为高中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在实验中是否有一些安全隐患以及预防措施。这样可以锻炼高中生的发散思维,高中生需要对化学实验进行充分理解,才能解答。教师可以成为高中生的引导者,与高中生积极互动,促进高中化学课的有效开展。
(二)创设实验情境,达到培养目的
    经过对生活情境的有效创设,可以让高中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高中化学课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这对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服务意识培养也是有一定作用的,教师要建立高中化学课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比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高中化学课中的一些金属化合物,在现实生活中其实都是有着广泛应用的,教师可以为高中生展示,并通过小组合作,鼓励高中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升高中生对化学学习意义的认知,让高中生形成化学应用的意识,并提升自身社会责任感。
结论:总之,高中化学课中为了有效落实核心素养,加强对互动教学的有效组织以及应用,让高中生可以在高中化学课中得到全面培养,借助互动教学,提升高中化学课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欣,陈小莉,任凯等.高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实施障碍与改进策略——以“陕西延安中学高效课堂改革”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4):15-16.
[2]丁姣君.高中化学问题解决式课堂的建构——以高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及判断”复习课教学为例[J].云南化工,2018,45(S1):128-129.
[3]经志俊.教材过渡期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实施建议——以人教版《化学1》《化学2》的使用为例[J].化学教学,2018(12):24-27+40.
[4]徐文娟,沈理明.“让学引思”理念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初探——以《Fe~(2+)、Fe~(3+)的性质及转化》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10):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