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对高中生,生物是学生最早的,可以较为全面了解生命的学科。传统的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启迪式教学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让学生逐渐的对学习产生兴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生物。启迪式教学现在还不是特别完善,文章将会对其中的不足进行分析,以不同原则为依据讨论启迪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方式。
关键词:生物教学; 启发式教学; 教学质量; 思维启迪;
启发式教学能让学生快速的掌握学习内容,可以用启发研究式等方法,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逐渐的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科思维,让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已经有很多的工作者,开始非常重视学科思维培养,启发式教学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生物研究能力,符合我国对数字教育的要求,能够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一、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让学生有足够的自主性
启发式教学的中心一定是学生,按照具体教学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程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启发式教学,更要注意这一点,要让教学模式做出改变,就不能再延续传统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
2.按照学生个体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进行传统教学时,所研究的内容是班级整体效果,无论是教学的策略,还是最终要达到的目标,都毫无差异,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应该得到重视,确保所有同学都能有所进步,所以,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个体所用的策略应该有所不同。
二、定制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启发
在教授高中生物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式,必须要遵循特定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高效的进行教学,并且得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哪些原则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呢?首先,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制定教学目标,以教学的具体内容为依据,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思路。老师在教授学生时,要做到心中有度,把控好教学进度。
其次,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性,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确保预留出来的时间能够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再次,知识不能太过死板,应该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应该不断的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能够进行知识迁移,从一个知识点推导出多个知识点,老师在教授学生时,不应该太过急躁,要耐心的为学生讲解知识点。在教授学生生物知识时,应该事先制定好教学目标,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应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完成,同时不断的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充分吸收所学知识。例如课程《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
应该在课下就制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氨基酸和蛋白质形成的有关知识。依照已经制定好的教学目标,把与之相关的图片呈现给学生或者用非常生动的例子,帮助学生了解氨基酸脱水的具体过程。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所学内容,利用互联网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让同学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
三、用情境辅助的方式,感染学生
在进行沟通教学时,主要教授给学生的就是生命活动规律和自然中存在的一些生命现象,因为经过了长时间的净化,生物的活动规律,已经变得比较复杂,有很多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如果仍然采用原来的灌输式教学,显然很难让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而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办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因为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教学模式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另外,科技的发展也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进行教学时,能够使用多媒体等方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与启发式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逐渐的爱上生物。比如在教授《生物的衰老和凋亡》的时候,老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播放《细胞先生的一生》,让学生更加形象细致的了解细胞的生命历程。在向学生讲述个体衰老和细胞的内在联系时,老师可以以短片的形式为学生播放细胞衰老的具体过程,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四、注重互动交流
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不应该强硬的输入知识,要和学生不断的进行互动,让知识从原来的单向传输变成现在的双向传输。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占据的是主导地位,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老师的作用就相当于灯塔,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而且要为学生指明方向。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要不断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能让知识进行单一的传递。
结语
总之,用启发式教学法为学生传授生物知识,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所以,对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老师一定要用合理的方法进行解决,用不同的教学语言,去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参考文献
[1]曹洋.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成才之路,2020(15):118-119.
[2]黄娟.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20(12):63.
[3]辛贝.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活用启发式教学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