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一个学生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创造力、想象力,小学美术教师必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打开学生的创造之门、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了营造优质的课堂氛围、教师做好示范、创设教学情境、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鼓励学生亲自参与、组织美术创作竞赛、拓展教材内容等几个方面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美术;学生创作热情;教学情境创设
引言
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本身并不具有太大的难度,其特殊性主要在教学对象年龄和能力发展水平上,如何才能在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工作中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认为美术教学就是带着学生绘画、带着学生鉴赏,忽略了学生创作热情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养很难得到提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本课题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推动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标。
1营造优质的课堂氛围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材往往包含有大量的、与本节课主题相关的图片,相对于文字,学生往往更喜欢看这些图片,然而教材上一节课只有几页内容,能容纳的图片比较有限,学生往往是意犹未尽,很难产生自主创作的想法。所以美术教师必须要在课前进行有效的准备工作,选取学生可能感兴趣的教学素材供课上使用,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带动学生参与创作,鼓励他们在欣赏过优秀作品以后通过模仿、学习等方法进行创作,解决过去学生创作热情低、课堂氛围僵化的问题。
2教师做好示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创作阶段不愿意亲自示范,一来是因为部分教师自身素质不够,二来一些教师认为自己示范会让学生有样学样、失去自己创作的思路和热情。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尚没有自己开辟思路的能力,教师的示范无异于指路明灯,会给学生的创作提供一个准确的方向。教师在进行示范以后,需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示范只是提供一种思路而并非要求他们照搬照抄,更重要的是教师创作和绘画的过程中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状态,会让学生不自觉的产生敬佩、尊重和想要自己创作的心情,这样一来学生和教师之间会产生积极的心理关系,有助于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二来学生们的创作积极性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自然而然就会根据教师的指导参与课堂创作,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3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提升学生的创作热情,很多一线美术教师都做出来诸多尝试,其中最具有实际效果的非创设情境莫属,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真正调动他们参与创作、表达自我感受的积极性,能够让美术教学的情感基调变得积极向上,有助于教师更好的开展美术教学。举个例子来说,在带领学生们学习动物的故事这节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如下情境: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森林动物运动会,每一个小动物都要提交一份自己的自画像才能参加,但是小动物们不会画画,你愿意帮他们绘制一下吗?学生们很自然的就会进入到情境当中,本来不愿意参加创作的学生在听到类似故事的时候,也会产生参与感,也会跟着教师的引导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创作热情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
4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低年级的小学生普遍存在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就必须要根据这些特点选择恰当的措施。而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种类多样化等特点,具有非常可观的视觉冲击力,学生们很喜欢在多媒体设备的辅助下进行学习创作。
因此,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师必须要合理作用多媒体技术,让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直观有趣,从而调动学生参加创作的积极性。举个例子来说,在讲授叶子上的小血管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展示银杏、枫树、杨树、柳树等植物的叶子,而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不同种类的叶片有什么共同特征,经过引导以后学生都能发现叶脉的存在,此时就可以引入本堂课的内容。学生在观察以后,都会对这些“小血管”产生巨大的好奇心,它们是做什么的?所有叶子都有吗?它们能不能单独拿下来观察?教师需要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创作和动手,保证学生的创作热情被最大化的开发出来。
5鼓励学生亲自参与
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十分丰富,除了常见的绘画练习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课堂制作,让他们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逐渐拥有美术素养和动手能力,另外简单的手工制作还能够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手工制作基本都不太难,主要是通过一种直观、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习惯主动学习、主动参与的学习模式,提升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根据不同的创意来源,手工制作可以分成模仿制作和自主创作两种。当然,无论是哪一种制作,只要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对材料进行二次改造和调整,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有想象创意的时候给予鼓励,让他们亲自参与、亲自动手,这样一来学生的创作热情就会开始萌芽,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必将会更加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引导开展创作。
6组织美术创作竞赛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具有竞争和好胜心强的特点,想要让他们自主进行创作,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这种好胜心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而组织美术创作竞赛正是极佳的方法。在竞赛准备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十分专注认真,注意力也不容易分散,整体的教学氛围又紧张又活泼,学生的心理感受偏向于积极状态,这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爱走神、不听组织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创作以后,每一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对本组作品进行展示,而后通过教师评选、学生投票等方式选出本节课的创作之星,由教师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创作兴趣会攀升到极高的水平,想象力创造力也会得到根本性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
7拓展教材内容
课本是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工作的主要参考内容,学生们的绘画、创作主题也都来自于课本内容,因此很多教师只将目光关注点放在课本上,在上课的时候也是让学生自己翻阅教材,这种方法实际上并不合理,学生在看几眼教材以后就会放下书去做其他事情,课堂氛围并不好、产生创作热情的学生可谓是凤毛麟角,这显然与美术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打破这种错误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美术创作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意识到美术在生活中的实际作用,自然而然就会生发出创作的热情,避免了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结语
小学低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究可以发现,拓展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动手参与、营造优质课堂氛围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提升学生创作热情的措施。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一线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积极践行类似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创作、自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董洪根.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意性写生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2020,(14):255.
[2]曹微.浅析如何让小学美术教学更贴近生活[J].魅力中国,2019,(47):107.
[3]雷小红.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作力的培养策略[J].艺术科技,2019,32(23):130-131.
[4]詹惠愉.浅谈小学生美术作品创作的指导[J].美术文献,2019,(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