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5期   作者:秦茂胜
[导读]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基本理论的创立,都是通过实验观察和认真归纳总结得来的。通过物理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方便顺畅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好物理实验往往可以起到理论教学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本文主要就如何开展农村初中物理实验的有效性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求与广大初中物理教师共享。
        关键词:实验教学  过程与细节  分析与归纳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规律的发现、基本理论的创立,都是通过实验观察和认真归纳总结得来的。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相关物理规律和现象的认知,是认识自然的一种重要直接方式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那么,作为一所农村初中学校,如何组织学生做好物理实验呢?
        一、实验前的准备要充分
        要上好实验课,教师的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有了充分的准备,透彻地把握实验内容,明确实验方法和要领,为做好实验、成功实验做准备工作,所以要重视课前的准备。要上好实验课,首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课前老师要先试做实验,看看该实验在现有设备和条件下的效果,以便在学生实验时才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尽力达成好的实验成效。而课前准备备什么,粗括以下几点:
        1.准备好实验器材和实验报告单
        即实验所用的仪器、工具、材料、所需报告单等。要求它们要完整、完好、可用、可靠、实用。即做到仪器完好,材料齐全、工具正常,确保实验的可操作性强,如摩擦起电实验,丝绸和玻璃棒、毛皮和橡胶棒,除材料、工具齐全外,材料的性能对实验的影响极大,若毛皮受潮则很难成功,实验甚至做不出结果来。此外,如果农村初中实验室没有的器材,自己要因地制宜做好自制教具或器材或其他替代器材。
        2.准备好实验教学过程(备课)
        除备好材料、仪器、工具、实验报告单以外,还要备好整个的实验过程。包括操作的顺序,每一步的现象、结论出现的时间和规律,注意事项,做到整个实验万无一失。并对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做到心中有数,有相应的处理办法和应急方法。所以准备时,除备齐材料以外,准备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毛皮要烘干、实验课前要反复试验操作也是这个道理。
        3.准备好实验内容
        备好实验内容,做到实验与教学相结合,与教材相配合。同时实验时间适当、合理有序、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确保实验过程中不拖泥带水,不拖拉时间。同时要说明问题、现象明显、便于观察、分析和归纳。所以,实验教学每一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的。从准备到实验,从实验到结论,准备是前提,过程是关键,现象是要点,规律是核心。
        二、实验过程是重点和关键
        实验过程重在规范和细节,包括实验过程的一些细微之处。如操作的规范性、用语的准确性、现象观察的清淅性等,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与记录。这些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它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效果,甚至影响到实验的成败。


        1.实验操作规范
        无论是课堂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的规范操作是非常重要的。规范的操作过程可以使实验顺利安全完成,同时教师的规范操作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操作习惯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规范的操作不仅可以避免事故发生,同时还会使测量变的更准确。所以,细节除保证实验成功以外,还会使实验的精度提高,同时对学生还能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2.实验用语准确
        实验也是上课,上课的用语准确性、简洁性、生动性等在实验课上也很重要。教师实验用语力求简洁、准确、生动、精练、应富有幽默性和趣味性。不可含糊,不可说模棱两可的话,实验成功了就是成功了,失败了就是失败了,不能给学生造成误解。另外对实验名称、仪器、现象等不可随意乱说、更改。如弹簧测力计不可说成弹簧称、滑动变阻器不能称为电阻器,电压的大小不可说成电压的多少,实验中产生的浅蓝色不可说成深蓝色等。还尽可能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3.实验过程明晰
   实验离不开对现象的观察,正确引导学生对发生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正确的分析、读数和记录。这就要求发生的现象要明晰,如水银温度计测温度时,教室后排的学生无法看清水银液面的上升与下降,可换红色的酒精温度计,必要时可用投影设备放大在屏幕上或电子白板上或做其他的改进。其他的方面如实验器具的高低、大小,室内光线的亮暗,现象发生的快慢等,都要注意这些问题。
        4.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有效参与
        实验是学生直接参与的过程,往往是多人的分组参与,其参与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做实验时要即时分工协作,相互配合,明确职责,注意细节,做出来的实验效果才更好。学生的亲身参与能让他们体验到实验真实可信,例如在进行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时,先让两个“大力士”学生上来拉,结果不能将两个半球拉开。然后打开活塞,让空气进入半球中,再让两个力气小的学生来拉,他们却能轻松地将两个半球分开了。两相对比,说明大气压强不仅存在,而且还不小,全体学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他们有效参与实验过程自然兴趣会很高,青少年都有很强的求知欲望,若在实验中老师再注意一些细节的正确引导,则实验的效果就会很明显,达到我们实验的预期目的。
        三、实验结果的归纳、分析和记录要正确及时
        正确规范操作后,要能正确分析、归纳实验的现象、规律,得出符合实验规律的真实结论,并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和记录,填好实验报告。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总结、反思,分析问题的原因,进一步优化实验方案和完善实验过程,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要做好实验,有效实验,成功实验,功夫全在实验前精心准备、实验中规范操作和实验后正确分析、归纳、完善、总结与反思,还需要我们广大物理教师进一步的努力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 耿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29)
        作者简介:
        秦茂胜,(1974,7-),男,汉族,四川广安人,本科文化,初中物理一级教师,主要研究物理实验教学和学校管理方向。曾研究《农村学校留守女生教育管理与实践探究》荣获广安市科研课题成果一等奖。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