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朱立涛

发表时间:2020/7/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5期   作者:朱立涛
[导读] 伴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
        摘要:伴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数量不断增加。为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相关施工单位应明确工程施工要点,尤其是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应加强施工质量的管控力度。在施工技术层面上,应了解技术的应用原理,使用规范性操作方法,完成各项施工内容,建设出符合条件的公路设施,确保车辆能够安全行驶。
关键词: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关键部位;施工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道路上的行驶车辆也日益增加。为满足车辆行驶的需求,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的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内容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涉及到较多人力、物力资源。想要顺利完成此项工程,相关单位需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规划,结合实际环境情况,有秩序的开展各项施工。除此之外,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于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其中,路面和路基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两大关键部位,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多种技术类型,包括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路基排水施工技术等。为提高公路的整体稳固性,在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应抓住技术关键点,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来完成各项操作。
一、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部位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上的交通工具在种类上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公路是车辆的主要载体,想要承受得住所有行驶车辆的重量,必须拥有较强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这是公路必须具备的条件。路面、路基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两大关键部位,施工质量决定了公路工程项目的最终建设效果。为此,相关施工单位应予以高度的重视,把控好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做好工程施工的管理与监督,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要求,减少操作上的失误,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1]。
        路面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认真遵守相关技术规范,按照技术的使用标准,来完成各项施工内容。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到多种技术指标,如:平整度、压实度等,在路面施工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规划,使其与实际施工条件相吻合,充分展现出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一般情况下,公路路面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分别为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不同的路面性质,施工技术的使用标准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相关施工人员需对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有效控制,根据实际施工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为路面施工提供强有力的设备支撑,满足技术指标的设计要求。在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水泥土配比设计、材料质量的检验是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内容,相关施工单位应提高重视。
        此外,在路基与路面之间的部位属于路面基层,施工效果对于路面的坡度有着较大的决定性作用。为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材料质量、路面压实度等各项指标进行合理把控,满足施工要求。
        除了路面外,路基也是公路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关键部位,路基坡度、高度等是施工过程中需要掌控的相关指标。此外,拥有较强的稳定性,是路基施工后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为满足要求,在路基坡度的控制上,应做到科学、合理。不过,想要对路基坡度进行有效控制,相关施工单位还应考虑到施工环境、施工要求两方面的问题,了解现场施工情况,对重要的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并分析,在不影响到路基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将路基坡度控制在合理数值范围内,满足施工的要求。此外,天气也是路基施工中需要关注的一大因素。当遭遇暴雨等恶劣天气时,若没有提前做好排水工作,大量雨水堆积,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路基施工的难度,同时还会带来更多的安全隐患问题。为此,在路基施工前,相关施工单位应提前查看最近的天气状况,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以免雨水的侵蚀对路基造成破坏,耽误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为了使雨水能够顺利排出,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情况,对路基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设置,确保该系统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解决雨水堆积问题[2]。


二、公路工程施工中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
(一)公路路面施工技术
1.路面垫层施工
        垫层施工是路面施工中的一大环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施工材料,采用现代化检测技术,对材料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施工材料质量上的要求。此外,垫层施工对弯沉值和施工密度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相关施工人员应注意含泥量、粒径两项指标的合理把控,满足垫层施工的标准,在排水以及防冻功能的发挥上,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后续施工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路面基层施工
        除了路面垫层施工外,路面基层施工也是必须开展的施工内容。在此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应将多留意原材料的配置,按照一定的比例要求,将各种原材料进行混合使用,确保其达到相关施工标准。此外,在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还需拥有精确的计量数据,主要依靠计量装置来完成。在相关装置选用上,应根据施工要求,科学进行选择,使用规范性操作,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尤其是在配料搅拌时,应合理使用相关的计量装置,确保配料搅拌的均匀,使其满足施工的要求,便于后续施工的正常开展。除此之外,胶轮压路机、钢轮压路机、摊铺机等也是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械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操作方法,完成基层的压实,确保基层的平整度达到相关标准。
3.底基层施工
        底基层施工是公路路面施工技术使用过程中的又一环节。基底层配料是施工环节中需注意的重点事项,相关操作人员应按照要求,对配料的使用剂量、材料质量进行合理把控。在基层粗集料的压碎值和最大粒径两项指标的规定上,前者应保持在28%以下,后者应在32mm以上。待配料搅拌均匀后,在层铺法的应用下,完成后续施工。另外,对基层的平整度和密实度进行评估,尤其是在铺设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这一问题,以免在施工过程中,路面上出现较多的空隙,影响施工质量。
(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
1、对路基边坡坡度及高度进行控制
        路基是公路工程施工的另一重要部位。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在路基坡度的控制上,相关施工单位需对各项参数加以明确,精确到具体的数值,使其达到路基施工的要求。不过,由于公路路基施工内容复杂,极易受到天气、地形、地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为确保公路路基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问题的考虑上,应做到全面、具体。对于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应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具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3]。
2、加强路基排水工作
        排水工作的开展对于公路路基施工来说,是一项重点施工环节。倘若在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遭遇大雨天气,在没有设置排水系统的情况下,路基施工极易被破坏,继而影响到后续施工的进行。从施工安全的角度出发,雨水的侵蚀,会导致路基的稳定性降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为此,施工单位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提前完成排水系统的设置,确保雨水能够顺利排出。此外,在排水系统构建过程中,应根据路基的实际建设情况,将两者进行合理调配。通常情况下,在路基排水上,存在多种选择方式。在保证排水顺利的同时,又能不影响到路基的稳定性,施工单位应考虑当地环境、地形等因素,选用恰当的排水方式,满足施工要求,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结语:综上所述,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为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为确保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明确了解施工中的关键部位,在施工技术的使用上,抓住施工技术要点,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技术的使用方案进行合理规划,满足施工要求。
参考文献:
[1]喻彪.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7):194-195.
[2]张炜.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研究[J].交通世界,2018(16):158-159.
[3]唐丹丹.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与管理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7(01):10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