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生产是所有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施工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关系到企业成本效益和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促进施工企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管理者需要熟悉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总结分析施工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难点,关注安全管理问题,寻找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并针对相关问题,探讨提高施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管理方案。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难点
引言
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建筑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更好地促进建筑业的管理不断进步。在这种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需要深入研究信息技术,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促进建筑工程领域的全面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传统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许多施工单位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企业管理效率低,人员素质也比较差,没有合理的管理理念和制度,许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制度没有应用到实践中,导致现场管理混乱,严重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各部门、上下级沟通不畅。工作效率和人员素质较低,对现场实际情况了解不深。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现场管理薄弱,存在能耗高、工作强度高等缺陷,没有运用现代管理模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企业管理水平很低,项目进展也极不顺利,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建筑业需要逐步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实践中,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二、实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建设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施工进度而动态变化。如果施工安全管理不随工程进展而变化,既不符合安全生产实际,也不能及时消除存在的事故隐患和问题,容易发生事故。在现代信息化安全管理的应用下,能够实现实时、动态的监控,及时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工程安全。在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控制手段,可以有效地弥补安全管理的缺陷,同时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提高整体效率。传统的安全监管方式主要是看报告、听报告、到基层宣传。当安全事故发生时,反应很慢,未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模式后,安全管理可以有序进行,事后处理可以转化为事前预防,使现场管理更加规范合理,完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准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建筑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三、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
从我国的现状分析,建筑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相对缓慢。监督管理部门对这方面的应用不重视,造成了当前信息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对于安全信息管理的没有正视
许多施工企业没有正视信息化施工的安全管理,管理理念相对落后。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他们认为,只要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监控安装完成即可,相关人员也没有及时的培训和教育,缺少有效的使用,即使付出更多的资金,也没有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成为一种装饰。在企业管理者的错误认识下,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推广有限,极大地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和损失。
(二)信息化政策落实不到位
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是确保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一项重点工作,政府机构的作用非常明显。在信息化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因此很多地区已经开始逐步出台和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但仍有一些地区实施情况相对较差,因此信息化管理水平仍然很低。另外,由于不同建设项目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导致其通用性差,已经投入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很难应用到其他项目中,导致现场管理效率低下,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安全管理。
(三)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管理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投入也比较少。发达国家信息建设投资约占总收入的0.3%-0.5%,我国信息建设投资约占总收入的0.027%。从这个角度看,我国建筑企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很难顺利进行信息管理。另外,我国企业管理的主要应用是驱动式管理模式,不应积极有效地投入现代化建设,信息化管理整体水平低,缺乏独立性,导致企业资金缺乏有效利用,各工作流程缺乏流畅性,严重影响管理效率,信息技术使用效果相对较差。
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在建设项目施工安全信息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上述问题。同时,在开展工作时,也要严格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设水平。
(一)全面提升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实用性
企业的一切工作都需要人来完成,工程企业要逐步培养和招聘高素质的人才,同时也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管理体系,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供应,并能积极应用信息管理技术,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在安全管理方面,企业应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使各项规章制度更加完善,更好地促进安全管理信息化有序推进,确保现场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进步。
(二)整合资源,提高企业信息化实力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施工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企业的管理理念仍没有改变,信息化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不高。这些企业经济效益差,管理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严重不足,已逐渐被市场淘汰,我国建筑工程市场正在追求阶段性变革。基于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积极整合资源,提升管理模式,加强合作与交流,实现重组与兼并,形成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提高企业信息化实力,推动管理方式转变,促进全行业快速发展。
(三)政府部门应加强引导和扶持
采用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不断改变传统观念,逐步进入现代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安全信息管理水平较低。政府监管部门应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开展必要的宣传,使企业认识到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企业开展安全管理信息提供必要的支持。为促进安全管理信息技术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我国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广措施。管理环节要充分发挥信息管理的优势,全面开展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五、结 语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和衡量生产环节安全的手段。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必然会减少安全隐患。在安全生产实际工作中,有关管理人员要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把信息化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工作,只有持续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企业全面发展,确保建筑企业安全生产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云.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评价体系研究与应用[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6.
[2]赵梓伊.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智能城市,2016,0(12).
[3]沈玉兰,于国宁,徐祥.浅谈如何建设建筑企业的安全文化[J].山西建筑,2010(22).
[4]赵虎.企业安全文化与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实践[J].价值工程,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