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苑丽娜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 苑丽娜
[导读]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逐渐提高。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建筑的要求逐渐提高。这样一来,建筑项目工程的投资强度、范围、技术难易程度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切实增加了建筑结构设计环节的概念设计出现速度,并且逐渐演变成为我国研究分析建筑设计的关键方式。建筑产业的核心工作就是建筑设计环节,其不仅对整个建筑质量产生影响,还能充分保证工程进度。为了满足我国人民群众对建筑的需求,相关设计人员要切实增加日常设计中对概念设计核心思想的使用,进而增加建筑设计的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设计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概念设计;应用
        引言
        从建筑工程层面来看,结构设计工作是整个工程的核心。一般情况下,确保工程结构具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建筑工程才能满足预期设计标准及各项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各项主体结构的优势性能,提升其使用效果。因此可以这么理解,想要全面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必须重视工程的结构设计工作。现阶段,应用概念设计和结构措施的工程结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广泛应用的设计方法,其不但能够使工程的内部空间和格局更为完善,而且还可以使主体结构的各方面性能协调统一,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
        1概述
        ①概念设计。所谓概念设计,通常情况下指的是建筑在设计时期的结构设计方案,相关工程师可根据自身以往设计经验或基础,从多个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可融入概念设计中的理论内容,进一步优化并协调整个建筑物结构的布局规划,同时结合建筑实际,设施相应的防震措施,通过以上更好的将概念设计目标体现出来。从整体上来看,基于概念设计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具有定位准、方案明确的优势特征。②结构措施。通常来讲,结构措施是基于协同工作原理进行的建筑结构设计措施,从本质上来讲,结构措施的目的在于将建筑工程中所有部件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切实保证以上部件在实际应用中满足协调运行方面提出的配合要求,从根本上保证整个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能。通过以上,一方面要求建筑工程中所有部件满足其在承载力上提出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要求部件满足建筑工程在使用期限方面的标准要求,切实避免因某个部位零部件承载力不均对整体带来不利影响。
        2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
        2.1在建筑场地合理规划中的应用
        建筑场地的合理规划是建筑结构设计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其选择与设计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建筑整体建设的可行性,而且也会关系到后期使用效果,概念设计在建筑场地规划中的有效落实能确保各种弊病问题及时解决。概念设计的全局性会将目光聚焦在包括地形、地质以及建筑物结构协调上,比如在进行场地选择时要将施工场地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作为项目结构设计的基础,多种方案评估下选择最适合于施工要求的场地,减少地形地质条件优劣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再如建筑物之间的光照间距上来说,尤其是对于高层住房建筑而言,更要在设计中考虑到地方光照、楼层高度等情况,还有人口密度以及停车位布局,建筑物进出口方向、流量设计等,不仅保证建筑设计与施工用地之间的良好契合,更确保完工后的适用性,提高应用效果。
        2.2概念设计在基础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概念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更好地认识建筑的整体结构,因此,建筑结构设计应该从基础结构开始,概念设计可以在地基结构中发挥出中重要的作用,同时和建筑上部结构也有着比较直接的关系。概念设计首先需要对基础结构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准确地评估结果来选择最适合建筑结构的基础类型。目前,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比较多的几种基础类型包括筏板基础、箱式基础以及桩基础等。如果设计的建筑物楼层数较多且需要较大的承载力,地基结构的土质比较松软,则建议选择桩基础,能够将建筑物结构受到的和造粒传导到地基层。

如果面对地基层承载力较低、上部结构承载力较高的建筑物,则可以选择筏板基础,这种基础类型可以根据基底压力的作用情况来进行调整,避免建筑物出现沉降不均的问题。而当前大部分高层建筑物都是采用的箱型基础类型,这种基础类型可以将上层结构所受的力均匀地传递到基础层,这种结构还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
        2.3结构概念在结构选择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效果,取决于选择的结构设计方案,合适的结构设计方案可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重要保障,而失误的结构设计方案,则会直接导致建筑物的最终呈现效果。为正确选择结构设计方案,可引入结构概念,具体应用如下:一是在决定建筑工程施工的方法时,需要结合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因素来进行分析。先找出该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可采用现场勘察的方式,如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地形状况等。然后再通过勘察得出的结果来进行优化结构设计,立足于整体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二是要先识别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项情况,基于建筑工程质量,规范设计质量技术,贯彻落实相关规章制度,按照结构概念的要求,来满足建筑工程整体设计要求,以选出更适宜的建筑结构形式。
        2.4 提升建筑物的结构刚度和自身的承载力
        任何建筑的最终目的都是能够给予居住者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所以在建造时一定要有效提升建筑的承载性能,确保搭建的建筑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设计建筑结构时,要以结构刚度和承载能力为基础,建设时要合理使用建筑材料,并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物的空间搭建和支撑力的分布,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物的承载能力,确保建筑物建成后的安全性,提升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同时,还要注重建筑的便利性,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居住体验。为了确保建筑结构设计能够发挥最佳的水平,进行概念设计时,必须合理地调整结构刚度,如提升建筑物所需的一部分材料或结构的延展性,同时利用建筑设计提升建筑的塑性和弹性,最大限度地提升建筑的可利用空间,合理地分配资源,利用多样化的形式保证高效经济地完成建筑项目,全面提升建筑结构设计水平。
        2.5 概念设计在建筑剖面设计中的应用
        概念设计在建筑剖面设计中主要是设计建筑的竖向结构和传力立,因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①严格控制锚固深度。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来控制锚固深度,确保锚固深度在合适的范围中,使建筑结构的中心点降低,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②确保建筑高度比合理。建筑的高度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内容,为了确保概念设计中高度比的正确和合理,设计人员需要进行仔细的计算和核对,将建筑结构高度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不仅提高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还能够控制一定的建筑造价。③建筑结构过渡需缓慢。由于目前大多数建筑都是高层建筑,竖向结构和传力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基础层到顶层的竖向传力需要尽可能缓慢的过渡,以免建筑竖向结构刚度出现较大变化,不利于建筑结构的稳定。缓慢地进行力的过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水平荷载力。
        结语
        建筑行业随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这就要求相关设计者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问题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将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设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有利于整个建筑施工项目顺利进行,对未来建筑的发展也有积极性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威.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探讨[J].建筑技术开发,2019(10).
        [2]李洪涛.建筑结构设计中桩基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9(8):3-4.
        [3]谷文科.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12):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