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以地面施工为主要内容,以节能及保温为切入点,对所适用方法进行了探讨与归纳。第一部分,对设计要求和参数计算进行了概述,第二部分,着重讨论了可使地面所表现出节能及保温性能更加符合预期的方法,主要涉及建设流程、技术优势等方面,希望能够给人以积极影响,使日后施工拥有可供参考的资料。
关键词:房楼工程;节能保温;地面施工
前言:在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的当下,房楼功能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作为对房楼进行建设所不可缺少的环节,节能施工的意义不言而喻。现阶段,节能施工仍然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这是因为传统施工所依托基础往往是围护结构,主要分为门窗、外墙等部分,却忽略了地面保温的重要性,如何使地面拥有良好的节能及保温效果,自然成为业界讨论的重点。
1节能保温设计
1.1房楼要求
有关部门针对房楼节能设计所制定一系列标准,如:上海市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分户楼板所对应传热系数提出了严格要求,若施工方仍利用细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常规材料,对房楼地面进行建设,所取得成效往往无法满足现行标准。结合研究及实践所得经验可知,目前,被用于地面保温及节能施工的方法,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施工区域上,若施工区域为楼板下,可供选用的保温材料较多,例如,泡沫塑料板、挤塑聚苯板,但是,此方法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即:楼层净高被压缩,若业主对吊灯或是吊顶进行安装,由于房顶承载力有限,较易导致材料破损,进而给节能与保温效能带来影响。若施工区域为楼板上,材料所承受荷载较楼板下更大,这就要求有关人员将拥有良好承载力的材料作为首选,例如,无机砂浆、挤塑聚苯板,事实证明,此方法可在确保施工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施工难度,当然,楼层净高被压缩的情况,同样无法避免。要想使地坪质量得到保障,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用顶板施工替代保温板,事实证明,这样做既能够避免地坪开裂,又可使房楼地面拥有符合预期的施工效果。
1.2参数计算
1.2.1吸热计算
一般来说,被用来对热工性能加以表示的要素,即为吸热性能,而对吸热性能加以区分的依据,则为吸热指数。对吸热指数进行计算时,有关人员应参照如下公式:
其中,B所指代内容为吸热指数;b所指代内容为热渗透系数;λ所指代内容为导热系数;C所指代内容为比热容;γ所指代内容为建材密度[1]。
1.2.2节能保温
要想使地面拥有更加理想的节能保温性,一方面,有关人员应尽量减少上文提到的地面吸热量,另一方面,通过对现有技术加以运用的方式,对地面温度进行提升。由此可见,针对地面节能及保温所展开设计工作,其内容并不局限于吸热计算,还有对地面温度进行提升,由实验所得结论可知,以木地面为代表的暖性地面,若温度不足18℃,其吸热量往往大于温度达到23℃的凉性地面,例如,水泥地面,由此可见,对热工质量进行衡量的指标应将地面温度涵盖在内。对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而言,房楼地面温度往往较低,其中,外墙附近区域的温度,甚至有较露点温度更低的可能,由此而引发的问题,主要是结露情况严重,环境质量自然会受到影响。研究表明,在未达到热舒适标准数值的前提下,住户对16℃的接受度普遍较高,要想使地面拥有良好的保温效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施工方应对保温层进行铺设,若所利用方法为碎砖灌浆保温,保温层厚度以150mm为最佳,若地面周围不存在采暖管沟,则应在外墙1m内,对保温带进行加铺,确保保温层拥有较外墙更高的热阻。
2节能保温方法
2.1建设流程
持续发展的经济和愈发完善的科技,均促使群众对房楼环境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社会各界对冬季房楼采暖情况进行判断的依据,均为室内气温,虽然室内气温是对温度加以反映的主要指标,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作为组成维护结构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房楼地面所表现出热工性能,通常会给群众健康带来直接影响,这是因为身处室内的群众,其脚部接触地面的时间极长,要想使其身体和外界环境所对应热平衡关系达到预期,地面温度发挥着重要作用,若地面温度不达标,脚部就需要对热量进行大量传递,从而增加关节炎或风湿的患病几率,除此之外,受地面所表现出热工性能影响的因素,还有室内气温,由此可见,房建地面被赋予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对房间内部的热舒适度进行提升;第二,使房楼工程拥有良好的保温性与节能性。
在此背景下,针对地面保温及节能建设所展开研究愈发深入,建设流程自然也更加明晰,以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为前提,现将建设流程归纳如下:第一步,对弹面层所对应水平线、标高加以确定;第二步,处理墙角的墙面和地面基层;第三步,利用砂浆对基层进行处理;第四步,待洒水打湿地面后,对所制作灰饼加以使用;第五步,浇筑并养护砂浆;第六步,用水对地面进行养护,再按部就班地展开后续环节。
2.2建设方法
对基层进行处理时,有关人员应遵循以下原则:墙角处墙面及地面基层,均应做到彻底清理,确保无泥土、污垢、油渍及脱模剂存在,与此同时,对表面突出物进行剔除,待平整后基层达到干燥状态,再利用界面剂,统一对基层进行处理。
对保温层进行建设的流程如下:第一,有关人员应确保堆放建材的区域,满足防晒、干燥及防潮的要求;第二,对搅拌棚进行搭设,利用棚内设备完成机械搅拌材料的工作,若保温层所选用材料为砂浆干料,水与干粉料的比例,通常为1:1.2,若无特殊要求,有关人员应对二者比例进行严格控制,避免不必要问题出现,导致建设效果受到影响;第三,对材料进行制作的流程,主要分为三步,首先,在搅拌容器内加入适量水,其次,按照确定比例,在搅拌容器内加入一定的干粉料或其他原料,最后,进行约4min的搅拌,待容器内材料呈膏状后,方可展开施工;第四,一般来说,浆料从配置到使用的间隔不应超过1.5h,即“随配随用”,这样做可将外界因素给浆料性能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2]。研究表明,近几年,被大量用于地面施工的保温层为无机保温层,多数项目所适用无机保温层的厚度均为30mm,这是因为30mm保温层满足一次性压实的条件,待施工告一段落,由有关人员对保温层质量进行检验,若保温层黏结牢固且无空鼓存在,放置3d后,便可对后续环节进行展开,确保保温层可充分发挥自身效能。
2.3建设要点
由实践所得经验可知,要想使建设质量得到有效管控,以下内容应引起有关人员重视:首先,彻底清理基层表面浮尘及油渍,剔除地面风化或松动部分。正式开始施工前,用水将地面淋湿,夏季应提前0.5h展开此项工作,其他季节应提前1d完成此项作业。出于使基层界面拥有完全一致的附着力的考虑,有关人员应利用砂浆对地面进行细致而全面地处理。其次,施工环境不应低于5℃,这是因为过低的外界温度,极易给建设所用材料性能带来影响。再次,对保温浆料进行搅拌的载体为搅拌机,而非手工拌和。最后,待浆料完全、保温层坚实后,再对面层进行施工。
2.4技术优势
事实证明,对保温板加以运用,通常会增加地坪开裂的几率,出于使地坪质量得到保障的考虑,有关人员决定用顶板施工替代保温板,这样做既能够避免地坪开裂,又能够赋予房楼地面良好的保温及节能效果。
从房楼保温的角度来看,对地面施工所使用保温方法加以调整,其目的往往是对房楼保温能效加以改善,一般来说,地面所运用保温设施,通常可用于对上下层空间温度进行保持。受热后空气的流动方向为由下至上,若房间内安装了对空气有加热效果的暖气或类似设施,则空间内温度较高的区域为屋顶面,当然,散热位置也为屋顶面。若房间未对地面保温进行设置,极易出现下层空间热量向上层空间供应的情况,房间使用能效随之降低。由此可见,通过顶板施工的方式,对地面保温工作加以落实,所带来积极影响,主要是对楼板所传递热量进行有效管控,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另外,近几年,大量房楼选择对无机保温砂浆加以利用,由此而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此类材料拥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可高强度黏结地面基层,在增强地面承载力的前提下,将出现空鼓、裂纹的概率降至最低,业主对房楼所提出要求,通常可获得相应满足。另外,此类材料给结构所带来影响极小,即便对其加以利用,设计师也无需对结构承载力进行提升,房楼造价自然不会受到影响。第二,此类材料的特征,表现为无味、无毒和无放射污染,利用其完成保温层施工,既能够为环境、群众健康提供保护,又使工业废渣拥有了再次被利用的机会,综合效益良好。第三,利用无机砂浆所建设保温层,通常能够与房楼外墙所依托保温系统达成统一,实现无空腔、全封闭及无接缝设想,随着冷热桥出现的概率被降至最低,由冷热桥传导所引起问题,自然可得到相应解决,例如,室内结露所产生大面积霉斑等[3]。
2.5效果验收
对房楼地面进行保温及节能施工的前提是基层施工告一段落,且顺利通过质量验收。有关人员应做到对建设质量进行实时跟进,使检验批验收、隐蔽验收的效能得到应有发挥,最后,再利用分项验收的方法,完成对保温及节能效果进行验收的工作,下文将根据不同验收方法所表现出特点,对验收要求进行归纳,供有关人员参考。分项验收所满足要求为:视情况决定划分依据,例如,楼层、施工段或变形缝;若房楼面积超过200m3,有关人员可将200m3作为对检验批进行划分的依据;若房楼运用诸多建设方法,则可根据建设方法,对项目进行划分。隐蔽验收要求有关人员以文字、图像资料为载体,对验收过程及结果进行准确记录,一般来说,以下部分需要进行隐蔽验收:材料黏结效果;保温层厚度;房楼基层。质量验收内容较为繁杂,例如,所选用建材类型、规格及性能,是否满足项目要求;保温层厚度与节能要求是否一致;地面、保温层黏结是否牢固,确保无裂缝、脱层、爆灰、起皮等情况存在。而质量验收项目,可被归纳如下:其一,表面洁净、平整,不存在明显的线脚及抹纹,分隔条满足清晰且顺直的要求;其二,表面槽位、孔洞均拥有精准尺寸与位置,管道抹灰效果洁净且整齐[4]。
2.6实践分析
迄今为止,仍然有部分人员,在对房楼进行节能设计时,未将地面涵盖在内,这样做并不利于节能设计所拥有效能的发挥,只有对地面部分引起重视,才能使房楼节能率得到显著提升,从而为持续发展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实践结果表明,在展开相关工作时,要想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应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应将灰土保温层、碎砖保温层铺设于地面下,获得较为理想的保温效果;其次,若房楼地面材料为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施工方应对木地板、浮石混凝土加以运用,若无特殊要求,应将面层材料厚度控制在4mm左右,这样做既有利于地面保温性的优化,还可使房楼内部空间,拥有更为理想的舒适性;最后,地面保温所带来积极影响,除了使热舒性得到提升外,还有对采暖能耗进行节约,使房楼所表现出节能性更符合行业要求,与此同时,采暖热炉给空气造成的污染也逐步减轻[5]。
结论:通过对上文所叙述内容加以分析能够看出,要想使房楼拥有理想的保温及节能效能,最重要的环节为地面施工,现阶段,仍然有部分人员未对地面施工引起重视,所参照方案、所运用技术均不满足保温节能的要求,能源被浪费的情况难以避免,要想使此问题得到解决,将保温节能设计与地面设计相融合很有必要,这点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勇浩,李娜.新型绿色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114.
[2]谭畅,李念平,何颖东,等.南方地区局部地面供暖舒适性及节能性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8,58(03):277-284.
[3]金君.现代化房屋建筑节能保温设计方式探讨[J].居业,2019,000(004):50.
[4]张振,邵珠令.建筑地面保温与节能施工技术[J].建筑科技,2018,002(005):P.30-32.
[5]胡雷明.探讨现代化房屋建筑节能保温设计方式[J].住宅与房地产,2018,No.501(16):68.
作者简介:姓名:陈健(1977.01.29);性别:男,籍贯:江苏省南通人,学历:专科,毕业于重庆大学;现有职称:无;研究方向:建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