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问题与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8期   作者:潘吾皋
[导读] 智能建筑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摘要:智能建筑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同时,智能建筑内部对电气系统设备的安装以及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更高要求,在设备安装时,应该严格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施工,这就需要电气设计工程师和施工人员都能够快速的掌握先进的技术,才能减少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不良问题。文章首先分析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问题;策略
0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产品逐渐应用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筑行业在我国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智能建筑也随之应运而生,智能建筑的出现,不仅具有传统建筑的功能,还具有传统建筑不具有的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智能建筑体现了数字化和自动化控制等智能设计优势。但是,在智能建筑的应用中,仍然离不开电气工程技术。因此,智能建筑电气设计需要注意多个方面的制约问题和影响,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智能建筑的智能系统高效平稳运行。
1.智能建筑和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概念
1.1智能建筑
        所谓智能建筑,就是建筑的整体设计和运行都由智能系统来控制,通过高科技在建筑中的运用,将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电气线路的布局进行合理安排,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对建筑的控制,实现对建筑中各类设备的自动化管理,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需求。
1.2智能建筑电气设计
        所谓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就是在建筑工程中,通过对电气设计状况的分析,遵循一定的建筑原则,合理的对电气设计进行优化和布局,并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使用,促使电气设计方案能够符合智能建筑的需求,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智能化。
2.当前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模数化配电箱设计存在不合理性
        根据当前建筑施工的项目特点来看,为了更好的保障人们在用电方面的安全性,需要在配电箱的使用上区别对待,模块化的配电箱更加符合当前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但是,在当前的智能建筑工程的施工中,电气设计存在这两种不同的技术,通常以PZ20以及PZ30技术为主,这两种技术基本上就可以满足智能建筑的在电气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需求,但由于很多电气设计人员缺乏对这两种技术的认识,导致在实际的工程中,仍然有很多设计人员将PZ30这种主要运用于工业建筑中的技术运用到住宅建筑中,无法对居民的居住安全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对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也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问题。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需要及时解决模块化配电箱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2.2建筑内部线路管线安排不合理
        由于智能建筑在设计方面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因此,电气设计的线路管线安排也就有所不同,在当前的智能建筑内部,电气设计的线路安排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电气管线的敷设。由于线路较多,其在布置上也显得较为凌乱,涉及到的电线管线甚至达到上百条乃至上千条,但是在智能建筑电气的施工中,施工单位更加注重的是施工的主体,对电气设计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就导致电气管线敷设存在很大的安全问题,存在安全问题的管线不能满足电气设备系统的使用需求。其次,在管线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工程质量的意识相对较低,很多人都是无证上岗,这就导致管线的敷设质量不高,对于电气设备的使用需求也是不能满足,使电气施工不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完成。
2.3安全防护施工技术不合理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安全防护施工技术的不合理之处。现阶段,电气的防雷带技术是很常见,通过防雷带技术的使用,可以避免智能建筑受到雷击等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这主要是:首先,防雷带的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这就导致防雷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其次,引下线和避雷带的界面不能完全符合施工的规定和标准,并且在线路的焊接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这些都影响了防雷系统在防雷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最后,由于对电气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做的不够到位,电气设备在空气、雨水、阳光下的暴露,长期下来,就会增加电气设备的腐蚀风险,从而对接地电阻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使智能建筑电气设备在使用中的风险大大增加。
2.4没有注意浴室中的电气安全
        众所周知,潮湿的环境中,漏电问题出现的频率会比较高,容易对人们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在智能建筑的电气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师没有充分考虑浴室的特殊环境,则很容易给用户带来极大的危险。在潮湿的环境中,人体电阻较小,一旦接触到漏电的设备,很容易发生触电身亡的严重后果。因此,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浴室这种特殊地点的电气设计,在进行设计时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设计,如果没有对电气设备进行安全防护,就会给用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3.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的优化策略
1.提高对配电系统设计的优化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建筑的出现对各个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在电气设计方面,为了促进智能建筑内部各智能系统之间的稳定运作,在电气设计方面也要不断的提高配电系统,通过对用电系统不同的电荷等级的确定,采用10KV的独立供电系统电源。在供电方式上的设计,应当采用单母线分段的方式,通过自动化设计理念,将这种混合式的系统设计作为电气设计中的重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电气设计在智能建筑运行方面的有效性。比如:在某公共建筑场所的智能配电系统设计中,采用了10kV的电源两路独立供电系统,电路辐射中使用了电缆材质,而且在供电设备电源选择中,通常由柴油发动机以及两回路共同组成,以保证智能电气设备使用的需求。为了使电气设计能够更好的符合智能建筑在电气方面的需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配电设备的设计工作。第一,在供电等级符合的划分上,应该制定明确的划分目标,比如将建筑廊桥上的供电等级确定为一级负荷;第二,在供电变压器的选择上,可以为主楼选择干式的变压器;第三,在照明系统中每台变压器的负载功率施工保持在46%~92%;第四,在电容系统设计中,自动循环的设计方案更加合理,能够有效的促进电气配电系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
3.2加强对安全防护技术的科学使用
        首先,智能建筑的电气工程施工稳定性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将电气使用的安全防护作为电气施工中重点工作。在智能建筑的电气工程施工中,应该设计抗干扰的保护措施,通过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提高电气设备抗干扰的能力,从而促进电气设备的稳定性,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其次,在接地保护装置的设计中,可以设置独立性的接地系统来排除干扰将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分别控制在2MΩ以上和4MΩ以下,并使接地距离大于20cm,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价值。
3.3智能建筑电气的传输信道设计
        为了促进电气设备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行,对电气中的传输信道应该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对传输信道设计的过程中,一般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传输信道的设计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组织设计的相关内容来设计,对电气设计方案进行整体分析,对其中较为复杂的施工进行分析和明确,这样才能避免在工程的施工中出现施工责任不清的情况,从而确保对传输信道设计的有效性。其次,电气施工人员应该对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并对智能建筑中电气的设计情况进行分析,确保设备在管线的布置上和设备的维护上都方便维护。最后,电气设备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用,因此,电气设备施工人员在使用中,应该对强弱电线和运行的路径进行综合分析,加强电气系统的科学布局,以更好的为智能建筑电气施工项目的整合提供更多的便利。
结语:
        智能建筑的不断发展,是我国建筑发展中的重大进步,在智能建筑的发展中,电气设计各个环节的合理性,也更加重要。只有符合智能建筑正常运行的电气设计,才能更好的维护智能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电气设计师应该掌握好电气设计中的细节问题,这样才能提高智能建筑的整体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城市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问题与对策探究[J]. 王迪.  科技创业月刊. 2017(09)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罗跃漠.  福建建材. 2020(01) 
[3]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J]. 尹东航.  科技创新导报. 2019(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