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期廠房及生活區新建工程品质管控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顾帮兴
[导读] 摘要:工程品质提升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内容。
        身份证号码:37283319770804xxxx
        江西汉唐系统集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摘要:工程品质提升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新建工程建设施工过程加强品质管控技术应用,对促进工程品质、质量、效率与安全等协同发展,存在积极影响。以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期厂房与生活区新建工程为例,从工程品质控制相关概述出发,就工程品质控制技术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为类似工程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生活区;新建工程;项目管理;品质管控
        引言: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长周期、多技术、高要求、高风险、高投入、多主体等特征决定了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一个长期、综合且复杂的工作,需要以先进管理理论为指导,科学管理技术为支撑,立足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与要求,围绕工程项目管理核心要素,落实工程品质管控技术。以下是笔者基于经验工作与总结,对新建工程品质管控技术应用的体会,意在抛砖引玉。
        1对工程品质管控技术的基本认识
        “工程品质”主要是指:工程项目在满足国家相关规定与行业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工程项目使用者体验性,使建筑工程项目能够有效满足工程项目使用者使用需求。影响工程品质的因素众多,包括工程设计、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在工程品质管理过程中,需要立足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流程,围绕工程管理核心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现场环境、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施工材料等,制定系统化、全面化、动态化管控措施,以提升建筑工程品质[1]。
        2工程品质管控技术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2.1工程项目简介
        本次研究工程项目为: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期厂房与生活区新建工程。该工程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康桥工业区,目的在于为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员工生产与生活提供安全、可靠、舒适、稳定环境。厂房与生活区新建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内容相对较多,包括生产车间、厂房管理中心、员工宿舍楼、员工食堂、其他附属功能用房等建筑物;施工测量、土方开挖、基础梁施工、基坑开挖机与支护、梁柱等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饰工程等众多施工方法。对此,做好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作,推动项目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经济、品质等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2.2工程品质管控技术应用要点
        工程品质管控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在其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想保证作用的有效发挥,需注意以下几点。
        2.2.1明确工程品质管控目标
        工作思想与活动目标的明确是品质管控技术应用的前提与基础,在管控行为指导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期厂房与生活区新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高度重视“人本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精细化、绿色化等”发展与管理理念在实践工作中的贯彻落实[2]。并提出“过程精品,服务优质;持续改进,顾客满意”项目质量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项目安全管理方针,制定“在技术上达到规范要求,在功能上达到行业与业主需求,在外观上达到美观品质”、“创上海市优质工程,创上海市安全文明工地”的建设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品质管控技术应用指明了方向,确定了要求。
        2.2.2建立完善项目管理队伍
        要想保证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期厂房与生活区新建工程品质管控目标的顺利达成。需明确认知人与组织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能够通过项目管理队伍与组织体系科学构建,降低人为操作因素对工程品质的不利影响。在此过程中:
        (1)根据新建工程项目要求,结合建筑企业实际情况,在集成化项目管理理念指导下,构建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期厂房与生活区新建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如图1)。精心挑选与配置有丰富工作经验、较高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与施工队伍,满足工期短、交叉作业多、施工要求高、管理内容多等特点。
        (2)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使工作人员能够对自身在项目工程品质管控中的职责、义务、要求等具有全面了解。例如,在工程品质管控中质量代表需要提供业主质量文件、明确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所应参与项目内容、制定各工作环节工作项目品质保证列表等;项目经理需根据项目要求建立特定质量管控计划书,协助工程品质控制成员(包括各参建方)开展品质控制活动,对项目品质控制要求、内容以及方法进行制定与完善,为工程项目品质提升提供充足资源等。
        (3)在完成施工质量与技术交底书编制工作、审核工作的前提下,分项项目建设之初由项目管理人员带领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等开展质量与技术交底工作,使其全满掌握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合同要求、注意事项、规范规则等,增强工程项目建设规范性、标准性、科学性[3]。
 
                     图 1 项目管理组织架构简图
        2.2.3掌控品质管控核心要素
        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为指导,加强新建工程品质细节管理,是提升品质管控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举措。结合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期厂房与生活区新建工程特征,品质控制核心内容如下:
        (1)在施工设计阶段,应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项目建设具体情况,准确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目标,掌握项目施工限制条件;根据业主需求,结合国家标准,专家意见完善设计方案,保证功能完善、规划合理、施工可行性、建设经济;在各参建方公用参与下完成施工图纸会审工作,对施工要点、要求具有全面掌握。
        (2)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施工现场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施工用电设施、施工用水设施等。科学配置分项工程资源,制定交叉工程进程规划,以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目标。现场管理人员应善于利用品质控制系统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并在业主、施工企业、监理单位等共同参与下,加强施工材料与设备检查力度。包括明确施工材料来源,保证各项证书齐全,材料与设备类型齐全与数量合理,提货单与订货单一致,送货单与订购单一致,材料与设备质量、性能、功能等满足合同要求,严格按照材料移交程序操作,施工材料分类型仓储、施工材料防水防潮防污染措施应用等。
        (3)在项目施工阶段,根据施工进度规划,协调好施工材料与设备进场时间,科学配置施工队伍,一方面提高建设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缩短施工进度。加强分项工程、隐蔽工程、节点工程质量监督,如桩基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程、幕墙工程、管道安装等,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实现施工风险事前防控。
        以管道安装为例:①合理安排施工顺利,促进“先主后副,先支(吊)架,后管道”原则贯彻落实;②加强管道及其配件质量检查,做好管节编号工作;③大口径不锈钢管应用离子切割技术,小口径不锈钢管应用砂轮切割技术,切割后做好表面修磨工作;④保证上下游直管尺寸与施工图纸要求相符;控制弯管起弯点位置,至接口距离应超过不得小于管径,并>100mm;⑤壁厚不同管节进行对接时,将管壁厚度差控制在3mm之内;管径不同管节进行对接时,根据管径差大小选择适宜对接方式,通常管径差大于15%小管管径时,进行渐缩管连接;⑥用螺纹连接钢管过程中,管节切口要平整、光洁、无断丝、无乱丝等
        以焊接工程为例:①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150mm时,应>150mm;当公称直径<150mm时,应>管子外径;②焊缝距离弯管起弯点<100mm,且不得小于管子外径;③在无阳光直射环境下进行钢管固定口闭合焊接,当施工现场风力>5级、湿度>90%时,落实焊接保护措施。
        以强电工程为例:①严格遵循“施工准备→吊顶内配管及盒子→检查管路情况→配合装修施工→管内穿线→绝缘测试→ 开关插座面板安装→灯具安装→电机设备接线→系统调试→竣工验收”施工流程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行为规范、有序。②安装电线管之前,应做好线管清洁与处理工作,选择适宜弯管器制作方法,如管径<50mm,用手柄弯管器制作弯管;管径>50mm,用液压弯管紧器作弯管。,弯扁程度<10%管径。③管道敷设时,按照“用电设备安装位置确定→管路中心线和管路交叉位置标出→管线长度测量→把线管弯曲→管段长度计算与下料→管口加工→将管子、接线盒、开关盒装配连接→整体进行安装→接地”流程进行操作,控制好电管与建筑框架节点之间的距离等。
        (4)在项目竣工阶段,积极与业主联系,进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确定工程项目是否满足业主工程需求,是否达到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等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注重成品保护,实现工程项目整体质量与品质的提升。
        结论:总而言之,工程品质管控技术的科学应用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推动工程项目质量、进程、安全等协同发展的重要手段。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一期厂房与生活区新建工程中,围绕人、环、法、材、技等要素,在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落实项目管理措施,有效提升了新建工程管理质量与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为类似工程管理实践提供了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赵骏,任语,曹晨阳.项目管理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3):155+157.
        [2]陈国梁,李勇.强化合规意识  信守契约精神——高标准监管模式下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实践[J].国际工程与劳务,2020(03):29-33.
        [3]郭嘉.工业厂房改造工程的项目管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8):19-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