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王娜娜
[导读] 摘要: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建设对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以及为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国有林场的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应对现阶段存在的管理方式粗放、林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以及人才匮乏等问题,积极推进管理改革进度,为国有林场的建设发展增添助力。
        辽宁省朝阳县林业和草原局  122000
        摘要:国有林场的健康发展和稳定建设对于林业资源的可持续以及为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为做好国有林场的管理工作,需要积极应对现阶段存在的管理方式粗放、林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以及人才匮乏等问题,积极推进管理改革进度,为国有林场的建设发展增添助力。
        关键词:国有林场;管理问题;改革建议
        引言
        国有林场的发展和建设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相关工作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做好林场管理工作,解决现阶段存在的众多问题,需要积极推进改革,更好地发挥出国有林场的积极意义。根据国有林场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持续推进林场改革不但对于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对于周边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是推进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现阶段国有林场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应对资金缺乏、管理粗放以及林场布置不合理等问题,加快改革进度,解决影响国有林场发展的现存危机。
        一、国有林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技术及设备落后
        部分国有林场在进行林木资源巡视监管的过程中未能与时俱进,采取的管理手段较为传统,未能应用现代化的设备对林场采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导致林场的管理效率低下,无法为林场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在技术管理方面,由于林场地处偏远,难以吸引充足的人才参与其管理建设,而且与相关高校或科研机构缺乏联系,难以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影响了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国有林场的设备应用方面,由于资金投入有限,无法针对大规模的林场资源建设高效的监控系统,导致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或管理存在较多漏洞。受限于技术、设备以及专业人才,在进行林场管理过程中难以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仅仅依靠种树、砍树再种树这种效率低下的管理方式,无法将现有的技术手段或先进设备合理应用到林场建设之中,限制了林场在高层次领域的建设发展。
        2、林种树种设置不合理
        部分林场对于林木树种的设备不合理,在管理过程中未能考虑到树种结构的合理搭配。例如:某些林场为了盈利,栽种了一批可以快速生长的桉树,导致森林资源分布缺乏层次,对于森林中生态系统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极易因病虫害等问题受到严重的破坏,反而对自身效益和发展产生更多的影响。部分国有林场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未能结合当前的环境状态合理搭配森林中树木的结构和种类,无法充分发挥出资源环境的优势作用,影响了林场的可持续发展[1]。
        3、资金短缺
        国有林场其规模和范围往往相对较大,但是多地处偏远地区,地方财政的支持力度不足。为了更好地管理林场资源,加快改革进度,林场需要消耗资金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而且后续也需要消耗资金进行设备的维护工作,这对于地方政府的财政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甚至如果林场经营不善,不仅无法回收效益,甚至需要持续寻求资金支持,影响了其运营发展。
        二、林场改革后续发展建议
        1、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国有林场的建设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的保护,坚持按照这一方向不断地建设发展。

为此,在进行国有林场改革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过程中结合林场的气候资源环境对林木结构进行合理规划,通过技术分析选择最佳的林木搭配方案,确保众多林木可以在林场中更好地成长。为了避免出现管理问题,需要制定林场的发展目标,基于此构建相应的发展计划,逐步按照计划提升林场规模,增加森林面积和林木质量,实现林场的高效发展[2]。
        在经营林场的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手段,通过抚育中幼林、培育成熟林、改造低效低产林,促进林分的结构更加适宜,不同种类混搭的林木可以快速地成长。为了提升经营效益也可以种植一批珍稀树种,进一步优化林场中的物种构成,努力构建生物多样性的高质量林场。
        2、技术人员二次提升培训
        林场的改革发展离不开技术人员的支持,林场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于人员技能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为林场发展储备各类人才。针对当前新引进人才经验或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林场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努力提升其技能水平。针对林场的各类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组织相应的技术研讨会提升人才对技术的掌握能力;也可以安排人员到管理先进的林场学习,为林场发展带来更先进的管理模式。针对人员培养,林场需要通过奖惩措施带动其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发挥出各层级技术或管理人员的潜能,为国有林场运营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3、加强林场信息化建设,进行精细化管理
        林场的改革发展需要积极适应当前的时代,通过大数据手段对林场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危害林场稳定的病虫害、火灾等异常情况,提升问题解决的效率。同时,国有林场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应用现有的各类技术手段或者新建设备,有效提升内部的管理质量,确保改革工作的有序推进,为林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在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政策或资金支持,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充足的资金来源,构建精细化管理系统。例如:林场可以设置无人机、远程监控设备或者防火瞭望设施等,为林场运营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设备支持。在维护管理过程中,需要积极通过GIS、GPS、RS等众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林场资源的监控力度,便于对林场发展做出更好的规划,提升管理质量。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林场的管理和改革发展需要制度的支持,为了更好地培育森林资源,发挥出林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完善其管理制度,推进经营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针对林场的人员管理,需要对岗位、人员进行合理划分,对现有的考核、福利、招聘等相关制定进行适当调整,通过深层次调研分析,构建适合林场长远发展的新模式。
        结语:
        国有林场现阶段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如设备技术落后、管理模式传统、林木规划经验缺乏科学性、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出国有林场维持生态平衡、促进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需要积极寻求变革,对制度以及经营模式进行完善和修订,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因地制宜,积极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先进的设备为林场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黄雕顺,石雪.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信息周刊,2020(06).
        [2]刘利恒.国有林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对策建议[J].现代农业,2019(08).
        作者简介:
        王娜娜(1983.9-),女,汉族,辽宁朝阳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