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路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互通式立交,即互通式立体交叉,指的是通过跨线构造物的设置来分离相交叉的道路空间,同时上道路和下道路之间采用匝道相连,以确保转弯车辆正常行驶。现结合实例,对互通式立交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如下分析。
关键词:道路互通式立交;设计问题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及机动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使得我国城市道路的交通需求量日益增长,各地城市陆续开始大规模修筑交通基础设施,以提升城市道路的服务水平与通行能力。本文在分析公路与城市道路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比公路与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素的差异性,以期为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1互通式立交设计的内容分类及注意事项
互通式立交设计是高速公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是作为公路与公路之间的连接节点,也是公路交通网网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能够对整体交通情况起到极大的转换作用,提高交通道路车流的顺利运行,对城市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作用。交通的便利与建设程度是对国家经济实力、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而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是交通之间联系的桥梁,对连接地区的发展起关键因素。互通式立交公路按照被交叉公路的情况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普通互通式立交,其可分为高速公路与城市交通公路的立交和城市交通公路与城区交通公路的立交形式。这种互通式立交公路的设计相对比较的简单。其二是枢纽互通式立交,其是指对国家与各区域之间比较重要的交通干线的交通节点。因其地理位置和在交通运输中的重要作用需要进行极其复杂的因素考量,设计的方法也比较复杂,所以设计难度较高。在实际的互通式立交公路设计中,很多地区的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会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和分歧,特别是在城市周边的立交设计,各种设计要求都无法相同,个别的设计会掺杂一些地方的区域利益或条件。所以设计部门在进行互通立交公路设计时要保持与地方政府的联系,因其建设的范围通常是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范围,涉及到多个城市,所以设计者要将每个城市或地方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和协调。
2公路互通立交设计的影响因素
2.1公路条件
公路的等级、性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会给互通立交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该充分的保证公路转换能力满足要求,结合的当地的交通运行状态,保证互通立交的设计车速和转换路线是匹配的,从而可以使得公路交通连接紧密,保证交通运行质量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公路项目中应该符合收费也是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设计人员在确定设计方案时,必须要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以保证设计方案更加的科学与合理。因为互通立交的方式很多都应用到公路交叉的地区上,虽然设计难度比较低,但是其受到的影响较大,所以设计环节就要分析影响因素,确保当地的交通运行符合实际运行需要,达到协调性、通顺度的要求,并且能够有效的利用公路的建设资源,可以有效的保证公路建设项目的长远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2.2交通量
匝道所承受的交通量通常来源于以下方面:经济增长导致交通量有所增加,完成建设后为了缓解旧高速公路的荷载压力,诱导车辆在新建公路行驶所增加的交通量,正常增加的交通量。在互通设计前期,要大量收集交通量资料,准确预测未来交通情况,计算设计小时交通量,将这项数据作为匝道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设计匝道的过程中,交通量的单位为每小时通过的车流量,在设计图纸上需要将匝道不同方向的交通量反馈出来。
2.3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的合理应用可以更好的保证立交设计水平得到提升,使得交通运行更加的便利,而针对部分地区中的地质条件较差、水文环境复杂的地区中,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必然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存在,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这就会导致公路交通使用寿命的缩短,也会导致周边环境被严重破坏。因此,设计人员要合理的应用合理的利用自然环境,避免在劣势的地带中进行施工,从而可以保证互通立交项目施工之后可以使得交通更加的便利。此外,为了能够充分的保护自然资源,立交设计不能设置在矿区开采地带,避免造成矿产资源的浪费。而针对于农田与耕地等资源的占用方面,要根据自然规律进行设计,以保护环境为出发点,从而可以提升互通立交项目的设计水平,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3加强互通式立交设计要点措施分析
3.1做好前期设计分析
在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现场进行资料收集,主要了解建设区域的总体交通情况、地质勘察、市政管线规划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建设区域周围情况的了解便于后期进行准备,了解现场建设要求、条件,然后针对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平纵面、立交连接道路、市政管线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规划,对交通量进行预测、分析、总结,确保主次交通流向准确。
3.2匝道速度设计
匝道结构的设计就是让车辆能够快速、安全的转变高速进行,因此,在设计环节,设计人员要考虑到匝道交通通行量和安全性,确保交通运行的质量和安全达到要求。匝道速度设计是互通立交安全行驶的主要因素,必须要充分的考虑。一方面应该保证道路的限速和车辆普遍速度相差比较小,进而可以使得驾驶人员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通常来说,为了能够确保交通行驶的安全性,匝道速度都会和期望行驶速度相差较小。另一方面,对于匝道技术设计,应该综合分析互通立交的设计位置、长度、面积等方面,保证匝道可以正常的通行,从而可以使得道路运行更加的安全,积极的促进当地的交通领域发展。
3.3 匝道的纵断面设计
在互通式立交设计中匝道的纵断面设计常会因为道路相交位置的净空而受限,因此在设计时要考虑相交道路的情况,设定合理净空,预留远期养护空间。匝道的出入口纵坡设计主要是匝道接坡点高程和匝道与主线间的纵坡顺接问题,要以道路的通畅、平稳为基础标准。匝道和主线的连接部分非常重要,这是设计者必须要重点考虑的位置。但是往往在实际的匝道设计中纵坡与主线无法做到达成完全一致,就需要匝道与主线路进行分流的位置采用平均坡度法(即1m法)和合成坡度法进行接坡计算,通过主线纵坡、横坡和宽度,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的瞬时坡即为主线的平均纵坡或合成纵坡,再在匝道上利用竖曲线将瞬时坡与匝道纵坡进行连接过渡,形成平顺的纵断面,在实践中显示这种设计还是十分合理的。但是要注意,在出入口处,计算出的瞬时坡坡长不能过长,其仅作为竖曲线过渡的基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进行互通式立交建设时,因拟建范围内的建设条件十分复杂,而且互通式立交自身具有快速交通转换等重要功能,所以在设计中存在很多问题与影响因素。对此,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需要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均衡、对比,得出最佳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白.城市快速路复合式互通式立交相邻出入口车道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2):4.
[2]范亮.基于安全考虑的互通式立交匝道线形优化研究[J].华东公路,2019(05):70-72.
[3]石齐阳.分析互通式立交工程的线形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9(26):268-269.
[4]陈鹏.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要点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2):77.
[5]王靖芳.城市互通立交匝道桥梁结构设计[J].科技视界,2018(35):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