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房刘芳
[导读] 在科技飞速发展和新课标改革的双重影响下,信息技术的教学成为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
        摘要:在科技飞速发展和新课标改革的双重影响下,信息技术的教学成为初中阶段学生的必修科目。受到传统落后教学观念的影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教学设备较差,阻碍正常的教学,教师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课堂的氛围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面对这些问题,在现代化的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围绕学生开展教学,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学生水平;教学方法;教学条件
        我国当前正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并不乐观。信息技术的教学比较依赖计算机等硬件设施,但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室缺少专人维护,再加上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缺乏保护意识,还会产生一些认为损耗,长年累月就会使设备陈旧,阻碍正常的教学。此外,信息技术教师习惯使用广播教学系统给学生讲解知识,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很难让学生提起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针对这些问题,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教学的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
        信息技术作为新兴的学科,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常见有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的管理和教学带来不小的难度。而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陈旧,满足不了现代化学生发展的需要,无法适应当前的学情,这些都是当前阶段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接下来仔细分析一下。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管理难度较大
        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都有一定的信息技术,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在班级中的学生呈现出差异,有的学生基础较高,可以很容易掌握其中的知识,而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较差,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可以掌握这些知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的差异非常明显,使得教师的管理和教学难度较大,无法施行统一化教学,否则就会使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毫无收获。这是摆在信息技术教师面前首要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较差
        虽然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是应试教育教学观念深入人心,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习惯应用统一教学的方法给学生讲解知识。此外,信息技术是一门偏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学生不断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方法。在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习惯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讲解,使用广播教学系统给学生演示操作,让学生在观看中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给学生传授知识,但是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学生仅凭观看教师的演示而缺乏实际操作,很难掌握信息技术中的知识。
        3.学校设备老化损坏,阻碍正常教学
        信息技术的教学不同于其他骗理论性的学科,只要有书就可以开展教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离不开计算机等设备。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没有考试,学校对信息技术的教学并不重视,而计算机又属于容易损耗的设备,再加上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保护不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比如常见的键盘失灵、鼠标失灵、电脑蓝屏、死机、设备老化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会给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带来不便,阻碍正常的教学。
        二、改进教学现状的措施
        信息技术要抓住新课标改革的机会,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教学,还要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中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学校方面要定期维护信息技术教室中的设备,确保学生可以在最佳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1.了解学生真实水平,有针对性教学
        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因此,在开始信息技术的教学之前,教师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毕之后让学生自由学习,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之后,教师要以此为依据科学分组,将信息技术基础较好的学生与基础较差的学生平均分配,让学生之间互帮互助。此外,教师也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开展教学,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用计算机制作逐帧动画》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根据学生的表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会了手工制作逐帧动画的方法,其实用计算机制作逐帧动画的原理也是相同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吧。”我使用广播教学系统给学生演示应用计算机制作逐帧动画的操作,之后让学生自行操作。我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操作,在观察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了了解。以此作为依据,我将学生按照水平较好与较差的差异平均分配到小组中,引导学生在小组中互帮互助完成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请教基础较好的学生,得到了耐心的讲解,使得班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得到整体提升。这样,通过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操作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之后将学生科学分组,引导学生互帮互助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2.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对新兴的信息技术的学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但是教师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占据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剥夺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机会,也磨灭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动手实践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的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创建网站并制作首页》时,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首页是一个网站的重要内容,美观的首页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接下来就请大家结合之前所学,制作一个精美的网站首页吧。”我说完后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探究,学生开始在之前规划的网页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改善,在最终确定之后开始制作网站的首页。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我提出具有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生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熟悉了制作网站首页的操作。这样,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操作,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有效提升了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3.学校积极更新设备,创造学习条件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现代化的教学以培养全面型的现代化人才为主,信息技术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之一,学校必须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针对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的设备损坏的等情况,学校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修理和维护,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学生可以专心致志学习,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总之,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将不同的问题一一解决。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之后设计教学方法,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此外,学校还要定期维护教室中的设备,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卜笑薇. 学习分析技术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张玉娟.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及改进对策[J].学周刊,2017(04):162-163.
        [3]毛昆. 基于任务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导学模式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