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林丹丹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合作学习法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各科教学当中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合作学习法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各科教学当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其主要表现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用合作学习法不仅能够增加数学课堂的活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激发他们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协作精神,最为重要的是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故值得应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法;合理分组;合作探究;小组互评
        众所周知,无论是何种教学阶段,数学作为强逻辑性的代表学科之一的科目让广大师生“无可奈何”,教师苦于没有好的教学方法难以讲懂,学生也因为课堂枯燥难度较大等各种因素学的云里雾里。由此可以看出,若教师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仍然应用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但会大大扼杀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也会极其不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综合能力的形成;但是如果将合作学习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不但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弊端,而且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促使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形成与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从“合理分组,培养兴趣”“合作探究,加深理解”“小组互评,树立信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合作学习法。
        一、合理分组,培养兴趣
        合理分组是实施合作学习法的首发环节,同时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主要原因为:学生本应该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注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而只是一味地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盲目分组的话,不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学生的数学能力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最终致使课堂教学效果极不理想;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在实际教学中首先结合学生本身对于数学知识点或题目的掌握情况,之后按照“以优带劣、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分组,教师首先树立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意识,才能在此基础上将课堂交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都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获”。因此,若想达到上述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紧随时代变化的特点,不断对教学方法和课堂形式进行调整,立足学生本身对于课堂中问题的反馈,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之后利用分组学习法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法的优势作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且趣味横生。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求学欲望,在课前,我会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及心理特征与学习发展特点,并严格遵循“以优带劣、优势互补”的分组原则将全班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如:先按照数学基础能力高低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学习小组,接着,再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将三个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混合式分组,像:性格外向的分成一组(优、中、差三类学生混合分组);性格适中的分成一组(优、中、差三类学生混合分组);性格内向的分为一组(优、中、差三类学生混合分组);如此一来,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知识,也在最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如此生动的课堂模式下为日后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二、合作探究,加深理解
        合作探究是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中的具体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若教师能够积极鼓励各小组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的话,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自己思考学习数学的能力,而且也能够让课堂氛围和质量更上一层楼,其在应用中所体现出的优势作用一目了然。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鼓励学生应用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并不等同于教师完全与课堂脱节,而是以另一种角色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将自己和学生放于同等地位,与各小组学生共同展开学习与探究,保证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能够真正的明白其中包含的逻辑思维与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合作学习的任务。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积极鼓励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法展开自主学习以外,也要善于以朋友身份的深入参与其中,并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点拨与提示,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新授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进而使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这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促使各小组学生都能够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能画出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我会采用合作学习法展开教学,首先,基于课前的精心分组,在课堂导入环节,我会先利用多媒体为各小组学生出示一组图片,像“天坛、国家、体育馆、故宫、美国白宫、大英博物馆等。”接着,我会要求各小组学生自主总结这些图片中自己熟悉的图形,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最多的图形,以此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并引出本节课题;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我会将课前精心制作的PPT课件呈现在各小组学生面前,并积极鼓励各小组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自主学习本节知识(依托PPT课件和教材),与此同时,我也会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其中为其排忧解难,如:其一,展示两组图片,先让各小组学生找到他们发现的具体图形,再让他们对于所得图形进行划分,结合图形的特点合作归纳什么是立体图形,什么是平面图形;其二,多媒体展示实物和几何图形,引导各小组学生对应连线,待得出椎体和柱体后,再引导学生思考椎体与柱体有什么区别,如何识别?以有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我再结合学生的自学成果为学生详细讲解本节内容,从而有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与目标。
        三、小组互评,树立信心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而科学、合理的课堂评价,既能够有效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也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更为深刻、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自主性地加以完善。那么,何种评价方法才算是科学、合理的呢?毋庸置疑,小组互评作为合作学习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为显著的功能就在于能够让各小组学生从相互评价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而且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在以后学习数学过程中的信心与恒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法展开学习新授知识以外,也要着重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应善于鼓励学生以小组互评的方式展开自主评价,如:在教学完“几何图形”这一课后,我会先为各小组学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之后,再将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统一整理,并随机发放到各小组学生手中;最后,我再有序组织各小组学生在课堂上展开相互评价,以此来有效引导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其他同学的优点。另外,考虑到评价的公正性,待各小组学生互相评价结束后,我还会对全班学生的练习作业进行“二次评价”,进而使课堂评价变得更加民主性、科学性、实效性。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作为一名被大家认可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也应该定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与反思同时要照顾到学生本身的意见进行问卷调查,面对不同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要做到细致分析、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驾驭和深化“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将其优势作用发挥到极致,从而能让学生今后在学习数学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宏伟.浅析合作学习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109-110.
        [2]王永利.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4):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