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发展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5期   作者:陈云
[导读]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不断发育的阶段,小学体育课程不仅在锻炼学生的身体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不断发育的阶段,小学体育课程不仅在锻炼学生的身体,也在试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小学体育课程要积极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让学生明白锻炼身体的意义与乐趣。本文从健康发展教学的内涵出发,针对性提出确保学生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康发展教学;探索
        引言:
        资料显示,我国国民身体素养在不断减弱,绝大多数人处在亚健康状态,这跟环境与食品安全有关,也和国民缺乏锻炼意识和锻炼能力有关,要改变这些,就要从学生时代做起,让学生明白锻炼虽然会使身体疲惫,但也有益于身体素养,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的意义与体育竞技的魅力,让学生养成提高身体素养的习惯,只有这样,才算是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小学体育与健康发展教学中的内涵
        体育项目是较为枯燥和辛苦的,就算小学体育对学生的要求不高,活动量较少,但体育课程过后学生还是会感受到身体疲惫,如果让学生心理也疲惫的话,那势必引起学生的厌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及其不利,例如跑步与足球的区别,一堂课下来,可能两者的活动量是相似的,但学生会对后者更加感兴趣,虽然身体疲惫但心理还是喜欢和亢奋的状态,长久下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会越来越大,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能在娱乐中锻炼身体,提升身体素质。那么话说回来,跑步就一定很无趣吗?并不是,只是跑步相对于足球的吸引力不够而已,这就要求教师将跑步的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富有趣味,学生如果喜欢上跑步运动,慢慢养成习惯,就会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锻炼,提升身体素质,这也就是健康发展教学的内涵所在。
        再简单来说,健康发展教学就是营造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要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到快乐,感受体育的意义和体育竞技的魅力,消减身体疲劳带来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中充满兴趣,进而提高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耐性等,同时养成良好习惯,并反映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分为“身”、“心”两方面分析的话有以下好处,1.身体方面:培养了学生锻炼身体、培养了学生体育技能、促进了学生正常发育;2.心理方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性格、分组配合还能锻炼学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并能长远发展、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1]。


        二、 使健康发展教学更加高效的策略探索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小学体育的学习并不复杂,一般而言就是跳操、跑步、运动等,在开始阶段学生的兴趣会比较高,但发现体育项目内容枯燥之后,兴趣就会大幅度减弱,对于较难的体育项目更会产生抵触情绪,比如鞍马、长跑等,健康发展教学要求教师运用一切办法,消减体育训练的枯燥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良好沟通,教师要改变传统严肃的面孔,融入到学生群体中来,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不应该是要求,而应该是和学生共同探索完成,教师有意识的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去,和学生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关注每一位学生,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消弭体育训练带来的身体疲劳。
        (二)教学内容应该更加轻松化、丰富化[2]
        让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轻松化、丰富化很有必要,只有轻松愉悦的氛围才能让学生彻底融入进来,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1.分成小组展开学习:让同龄人之间进行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腰腹力量而进行仰卧起坐,两两一组分别进行压腿与计数,再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反应速度,以便对跑步时候的枪响更快反应,学生两两分组进行“打手背”游戏,学生的兴趣必定会大大提高;2.用游戏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小学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要求不高,主要还是吸引学生融入体育教学为主,因此在体育项目教学之余,合理安排游戏是非常好调动学生兴趣的做法,游戏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在学前时代经常进行的“跳房子”、“丢手绢”、“扔沙包”等等;3.根据兴趣出发加强运动: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学习毕竟较浅,田径项目例如跳高、跳远、长跑等占用的课时较少,体育课上大多还是在自主活动,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展开运动,像是篮球、足球、羽毛球、武术、乒乓球等等,都可以适当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小学学生接触运动项目较少,大多都处在兴趣阶段,教师对这些体育活动也应开展培养,例如篮球项目,学生对篮球知识了解不足,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运球、传球、投篮等基础训练类目,才更有效用,良好的基础可以让学生对某一运动项目兴趣剧增,并终身受益。
        (三)适当展开竞赛
        对于高年级的小学体育来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适当展开竞赛能让学生对体育技能更加熟悉,也能让学生在竞争中体会体育竞技的魅力,竞赛项目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形式,例如跑步可以引申到“套袋子跑”、“接力赛”、“绑腿跑”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合理分配人员,让竞赛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避免竞赛各小组差距悬殊。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与健康发展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白体育的意义与体育竞技的魅力,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提升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与积极性,并把这一体育项目当成爱好培养,终身受益,学生在发展爱好的同时就提高了身体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华.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全面教育探微[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2(12):51-51.
[2]薛暾.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