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稳定管理分析 刘金晓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刘金晓 张志宏
[导读] 摘要:电力行业为供应充足的电力能源,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和运行模式,并且提高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齐河县供电公司  山东德州  251100)
        摘要:电力行业为供应充足的电力能源,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和运行模式,并且提高电力调度运行风险的防范能力,有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电力企业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全面分析电力调度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以便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加强安全事故预防和排除、建立智能变电站以及应用创新技术等 ,有助于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预警;防范措施
        引言
        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转以及一些误差会直接受到电网调度工作的影响而不能正常的工作,有时候就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误差就会给整个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很大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电力运行的过程中电网调度工作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需要高度的重视。
        1、电力调度运行管理的问题
        1.1专业的安全检修管理与安全意识不强
        对整个供电系统来说,缺乏安全管理在企业的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中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很多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给出的薪资不是很高,因此我国很多的企业中,电力调度安全控制管理人才是非常稀缺的。对于电力调度的安全运行来说,较为重要的是安全管理与维护的工作,而不是仅仅注重供电。企业都是等到设备出现故障才会想起安全管理。企业应该加强对电力调度安全运行管理人才的培养,定期对电力调度系统进行安全控制管理,等到出事再解决对设备就已经有一定的危害了,而且设备的维修成本也会提高很多,这对于企业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1.2系统因素
        就目前电力调度的安全管理监管来说,对于计算机的应用相对来说比较广泛,在进行整体的监督下对自动化管理的操作和性能进行可适用性的操作 , 能够保证自动化管理操作的安全性能,并且能够提高整体电力调度的安全监管的性能和整体的可靠性,通过计算机的运用,使得整个电力调度过程实现了完全的自动化,但是如果在技术上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将会给整体的系统运行带来风险。
        1.3管理因素
        对于管理因素的影响情况来看,主要可分为人为性的因素和体制性的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是相关的技术人员能很好的进行技术操作,以及意识责任感不强,不能在工作中很好的履行自己的义务。通常情况下,体制因素主要表现在建立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能和工作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相关制度没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被严格遵守。在这样的状况下就出现了作业违规的现象和问题。
        1.4设备运行存在的安全风险
        电力调度工作的开展是以设备的支持为前提的,而设备容易会受各种因素的干扰,使得系统的运行受到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此外,在设备运用期间,如果所处的工作环境湿度以及温度都不符合设备运行的标准,在长期运行下,就会加速设备老化,降低设备使用年限。再加上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够及时的开展巡检工作,及时的更换老化的设备,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下,会逐渐加剧设备运行的风险隐患,不能满足电力调度的整体需求。
        1.5数据显示信息量不足
        电力调度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数据,其中包含了各种仿生类数据,同时也包含了从用户系统反馈来的真实数据。无论是仿生系统得来的数据还是真实用户反馈来的数据,这些数据将被统一处理,形成同一个信息管理系统。但是由于这些数据的不完整和其杂乱的特性,导致电力系统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存在的规律并没有被完全发掘,对于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些数据将会是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进步的一大助力,但如若反馈的信息量不足,电力调度人员也无处下手,这也将成为电力调度安全上的极大隐患。


        2、电力调度运行的措施
        2.1按照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预案
        充分了解电网运行时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掌握了电网在实际运行的情况,并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好相对于处置的预案,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调度。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调度员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对各种的记录进行认真的查阅在,确保一切正常后才能够开始运行。在查阅的过程中要掌握好重要设备的实际检修情况,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检修情况以及当天具体的气象和实时状态来开始工作,在电网的查阅分析时,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相对应的预案,确保在电网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和解决,减少在经济上的损失以及对人员的安全问题。
        2.2严格遵守调度电力的操作原则
        国家以及电网所制定出与运行和调度相关的制度需要严格的遵守,按照制度来进行操作,不可有一点的马虎,对于任何一项检修的内容都要严格谨慎。例如:转变内容,检修时间,停电具体范围等等。在进行检修之前需要对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汇总,等待审核通过之后才能够进行电网的调度以及电力操作。在电网调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要严格按照调度的原则来进行操作。对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要执行好自己的责任。假如说调度的指挥出现错误,就需要进行及时的改正,根据实际的电网运行情况来进行最为合适的调度。
        2.3强化工作人员的管理培训
        在电力调度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对整个运行体系中的风险管控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加强风险管控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从人员管理的角度出发,从人员招聘入手,确保运用的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定期的对工作人员展开风险工作培训。在具体执行过程中,落实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使其强化自己的责任意识,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岗位责任,树立正确的观念。强化安全风险培训工作,针对电力调度中人为原因造成的以及其他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安全风险展开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紧急事件处理能力,确保其能够在具体的工作中将存有的安全风险降低在最小范围。提升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持续改进和创新工作人员的责任能力,明确具体的管理规章制度,将奖惩制度贯彻到其中,以有效的带动工作人员积极的参与到管理环节,从根本上管控安全风险。对于具体调度工作中可能会存在的失误性操作,要不断的从中总结经验,对其持续改进,以保证整个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
        2.4创新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配置智能化设备,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许多问题,若未能及时处理问题,极有可能引发故障。一旦发生故障,不仅会使系统流失运行数据,还会破坏系统正常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安全运行能力,将创新技术应用在设备中,(1)完善系统服务器等设备;(2)备份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数据,即便设备出现问题,使用备份的数据仍能保证设备正常的运行,以此降低设备问题对电力调度产生的不利影响。
        2.5加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排除
        人员在操作电力调度运行系统时,若工作人员操作失误,不仅提高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水平,还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人员在操作中出现失误,主要是未能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操作,并且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结语
        电力调度是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企业应运用智能化技术、配置专业的调度设备,同时加大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要求人员按照统一的流程规范操作,并且提高设备专业化操作水平,使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才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助于电力调度工作安全平稳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吴丹.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181-182.
        [2]曾霞玲.邵阳地区电力调度安全管理策略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3.
        [3]马玉龙.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防护措施[J].南方农机,2017,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