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电力分公司 辽宁盘锦 124010)
摘要:继电保护设备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因此,需要做好对该类型设备的充分了解,并清楚装置运行基本原理和要求,掌握设备可能的故障类型,通过故障检测精准判断故障点并得出导致故障的原因,从而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发挥继电保护装置应有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检修对策
引言:电力系统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影响安全稳定运行。而继电保护装置则是在系统出现故障后,该装置会发出跳闸命令切断故障点,对电力系统进行保护,降低了故障对系统及设备的损害,同时将故障时相应电气量和测算到的问题反馈给工作人员,为检修提供参考。
1.继电保护构造基本原理与要求
1.1基本原理
继电保护装置由信息输入部分、判断部分和输出执行部分组成,应用中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异常现象进行检查,并实施信息反馈等相关操作,以此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该装置包含五个单元,即取样单元、比较鉴别单元、处理单元、执行单元以及控制及操作电源,不同单元统一控制整个流程。
1.2要求
1.2.1 可靠性
要求装置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及时做出反应,并发出警报信号,同时要求装置本身质量符合要求,保证系统结构、设备和元件构造性能良好。
1.2.2选择性
通过对故障进行判断,确定对设备本身或者是其他相关设备、线路进行保护。
1.2.3灵敏度
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必须具备相应灵敏度,可精准判断存在问题。目前,相关标准已经规定了各类保护装置最小灵敏度,设置中应保证装置值不小于规定值。
1.2.4速动性。要求电力系统线路或相关设备出现故障后,及时发现并切除,保证系统稳定性同时给出反馈信息,将故障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常见问题
2.1未明确故障类型与故障点
在发现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出现问题时,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为明确故障的类型,确定其是短路问题还是互感器出现问题,只有优先明确故障的种类,才能更加合理的处理问题。其次,在确定故障类型后,要进一步明确故障点,然后选择合理举措去解决。但是就现阶段电力企业来说,其在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管理中,常忽略这一点。
2.2培训与检修工作效率
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检修工作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工作难度,尤其是对于那些经验少、操作技能低下的工作人员来说,容易出现工作失误问题,影响检修进展。此外,一些老员工受到以往工作习惯和工作理念的影响,对新型技术无法有效应用,也为检修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如果在此形势下,企业不及时开展培训活动,定会出现面子工程问题,这对于检修工作以及企业的长远发展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因此,企业必须认知到此项工作重要性,及时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活动,建设高素质、能力强的维修团队。
2.3检查制度不健全
现阶段,部分继电保护装置运行中依旧存在检查制度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现象,工作人员于特定时间进行检查,形式化严重,且检查工作不到位,导致装置存在安全隐患。
2.4运维工作不到位
运维问题是继电保护装置常见故障,运维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若未根据规定设计要求或未遵守相应维护原则进行安装、调试,就会增加失误率,导致继电保护系统存在安全隐患,降低与电力系统保护效果。
3.继电保护设备的检修对策
3.1明确故障的种类与故障点
3.3.1置换方法
故障人员在确定哪些是出现故障的设备后,及时把功能齐全的设备替换掉出现故障设备。在替换好设备后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若是依旧无法正常运行,则可判断故障点不只是在设备上,可能也存在其他故障点,此时故障人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
3.3.2对比方法
对比分析故障发生期间继电保护设备不同数据信息比对,若发现数据出现很大出入,则差异较大的数据为故障点。
3.3.3回路铲除判断方法
依据回路的线路有顺序的铲除部分回路,判断故障点在回路中位置,直到确定具体故障点.
3.4加强继电保护运行管理
对继电器装置的运行管理,是提升检修效果重要保证。但继电保护装置日常运行中,故障出现具有较大随机性。因此,应能通过提升检测力度,加快对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控制,找出异常现象,并及时进行处理,从而消除故障对装置运行的影响。同时还应注意对继电器日常维护,减少故障发生频率,保证运行效果。另外,运行管理中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还应通过培训提升相关检修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与综合素质,使其可在更短时间内找出故障及其引发原因,并及时根据问题制定相应检修方案并做好处置。与此同时,还应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性。
3.5健全检查制度检查制度
对继电保护装置检修具有指导作用,因此,首先必须完善检查制度,以保证检修合理性。在健全检修制度过程中,应结合电力系统具体状况,考虑各项因素,制定全面故障防范检查制度,具体而言,首先,应从员工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制度,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其次,结合工作内容确定具有工作流程和操作注意事项的指导书,并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检修。最后,制定检修制度,要求管理人员不定时监督检查工作人员的检修质量及工作状况,以此印证反馈检查制度的合理性。
3.6强化设备运行状态评价体系
一方面,建立合理保护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根据具体运行系统评价需要,建立“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等系统,以此为指导,对继电器保护装置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监测,提升控制强度,优化运行制度化和标准化程度,同时为保证检修质量,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反复检查和测试,确保误差在最小可控范围内。另一方面,落实科学评价方法,管理人员带头发挥榜样作用,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并选用适合方式进行评价,提高评价可靠性,实现规范化管理。
3.7新技术促进检修制度
首先,企业应紧随电力市场变化,及时引进新型科学技术,删繁就简,保证二次回路的简约性,保证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稳定、安全地运行。此外,在系统运行方面,应有效的设置和管理,明确维修重点为故障分析工作,利于为故障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最后,电网建设也要及时创新,引进新型技术,改造和完善继电保护装置,发挥科学技术优势,保证设备检修的效果。对于管理检修制度与维护机制的建设,企业应从实际出发,健全检查维修工作内容,并把监督管理制度与维修检查制度结合,不定期的勘察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情况,发现不足及时完善。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供电安全性,电力企业必须确保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性,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变压器设备以及发电机有效运行,避免出现继电保护故障,强化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胡素萍.继电保护设备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昌大学,2019.
[2]陈宇宁,肖亚华.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J].价值工程,2019,38(27):193-194.
[3]山瑞娜,姚瑾.分析变电站检修继电保护设备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对策[J].电子测试,2018:102-103.
[4]梁栩燊.继电保护自动化中的装置及其故障检修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176.
[5]张建勋,李朱锋.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分析与检修策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0):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