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自动化工程中PLC的应用分析与发展探讨 周辉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7期   作者:周辉
[导读] 摘要:PLC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其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进一步的提升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PLC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其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进一步的提升工作效率,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PLC技术的抗干扰性强,操作也比较简单,具有很强的可靠性,是提升电气自动化水平的关键技术。进一步研究和深入PLC技术,可以更好的满足电气设备在不同场合中的需求,促进电气自动化工程更科学的发展。本文将围绕电气自动化工程中PLC的应用分析与发展展开讨论,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PLC;应用分析;发展
        引 言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PLC)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的改变,其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全新技术,可以进行编程和储存。我们将事先编排好的程序放入之后可以按照具体的规律来完成整个程序运算过程,以此来有效地对数据程序进行控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可以通过PLC技术来对技术定时和计算等工序进行有效的运用,而其所具有的良好数据分析能力还能够帮助我们分类控制机械设备。随着PLC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能够对该技术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其主要关键在于有效运用控制技术,而一般通过四个主要部分来完成相应的控制,分别是电源处理器输入端口和存储介质。在具体的应用中,PLC技术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设计过程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提高PLC技术的应用效果来有效的解决相关问题。
        1.PLC技术的简介
        1.1PLC技术的特点
        PLC是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的简称,即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可以通过该技术对工业数据进行模拟和编程以达到提升工业环境安全的目的。PLC系统能够自己进行逻辑运算和一些特定的操作,还能够模拟一些数据来控制电机。电气自动化工程中采用PLC技术可以简化相关的操作,改变传统控制器系统内部复杂的接线,PLC技术具有能耗更低的特点,整体灵活性也更高。PLC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和接触器控制技术,可以通过应用逻辑关系来替代原来传统的连接导线,提升整体的可靠性,节点变位时间也能够更加无限趋近零,也不需要考虑返回系数问题,在操作简单的基础上还提高了整体的可靠性。而且PLC控制系统能够更好的抵抗干扰,在复杂的工业操作环境中也能够稳定的工作。正因为PLC技术具有这些优势,所以已经逐渐替代传统的系统。
        1.2PLC控制技术
        PLC的控制技术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件:中央处理器、存储介质、输入输出接口、电源等。中央处理器账户要是用于数据的分析,接受用户输入的相关指令和数据,然后进行处理;存储介质则对数据信息进行存储;输入输出接口为接受和传递数据提供技术支持;电源则支撑着整个系统的电力接通。PLC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整体的运行与计算机的相似,主要是靠中央处理器来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然后反馈各个部件之间一起共同工作。PLC控制系统中的中央处理器会进行自动诊断,通过诊断能够发现不合理的情况,对输入输出口进行控制。
        1.3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在设计PLC控制系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保证整个系统能够始终保持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能够满足控制对象的相关要求。设计的时候还需要关注整个系统的成本投入,尽量降低自身的经济投入,提高性价比,在之后还要注意系统的升级维护,通过升级或者再开发来推动系统更新。要确保PLC控制系统能够正常有效的工作,并且保证生产的产品具有高品质,并且稳定安全。
        2.PLC技术在自动化控制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2.1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是PLC技术所拥有的基本功能之一,而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可以有效地实现顺序控制过程。经过长期的发展后,PLC的顺序控制功能也变得更加具有可靠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满足我国目前所提出的关于节能控制方面的要求。而数据控制可以具体分成有序的若干部序或者说若干阶段,而每一阶段都有着自己需要完成的动作,从每一步转移到具体的下一步都是具有条件的。当满足条件后,如果上一步的动作还没有结束,那么下一步的动作便会直接开始,而执行的动作则会被清除。PLC会根据系统的具体状态和输出量的状态来划分出相应的阶段,而在各个控制阶段其控制输出量并不会发生变化。

通过PLC的顺序控制,可以有效满足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要求,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2有针对性的PLC设计
        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城市的建设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同样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可能性,但在具体应用中相关人员应该对工业的不同类型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注意。在PLC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对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考虑,并从技术要求,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耗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具体的现状来思考相关问题,从而使PLC技术的应用能够得到优化,并提升其控制质量,使该技术的市场适应性得到提升,并扩展发展空间。
        2.3提升PLC应用的抗干扰能力
        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发现干扰对PLC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PLC技术的抗干扰性。我们应该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大胆的尝试,应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形式,组织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来共同进行研究和讨论,以提升PLC技术的抗干扰性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此来加强各方面的相互协作,分享技术资源。通过集中力量,更好解决这一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对现有案例进行分析并加大科研投入,为其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来提升科研水平。同时我们还应做好培训工作,对PLC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组织其来共同探究PLC技术的抗干扰性提升对策。
        3.PL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的发展趋势
        3.1增强可靠性
        PLC技术是专业的自动化控制技术,它能够适用于复杂的生产环境中,在电磁干扰很强的环境下也应该能够正常的使用。但是,现在很多PLC设备还是无法在高电磁环境下运行,会出现运算错误和程序错误等等情况,有些还会出现系统失控的情况,失去了稳定性的PLC控制系统很难正常的运行。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深入PLC技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的研究,提升整体的抗扰能力,让PLC系统能够在更加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稳定性,真正做到可靠可信、抗各种强干扰。
        3.2增强数字化与网络化
        DCS技术诞生距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已经逐步趋于成熟,但这项技术也渐渐到了发展的瓶颈,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了,整个发展的速度都变得缓慢。如果将PLC技术结合到DCS技术中,就能够让两个技术进行互补,进一步推动DCS技术的前进,突破DCS技术的瓶颈。同时形成的FCS控制系统具有更强的运用性,能够在更多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提高了整体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拥有更加广泛的运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正在不断的前进,随着社会的发展各项技术也会不断的更新和提高。PLC的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其控制技术进一步的运用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也能够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进步。PLC技术应用在电气自动化工程中有很大的优势,简洁的操作和强大的稳定性都能够促进电气自动化工程更加安全,提升整体的可靠性,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进而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叶晓晖.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概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5).
        [2]袁钧.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概述[J].科技与生活,2011(03).
        [3]马艳洁.PLC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10).
        [4]刘伟光.PLC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9).
        [5]白一鸣.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X):228.
        [6]李颖.探析人工智能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7):83.
        [7]黎柳青.电气自动化设备管理设计问题及前景[J].企业技术开发,2016,35(3):7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