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 沈静雅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沈静雅 王丹丹
[导读] 摘要:在整个线损管理架构中,线损的统计与分析为其核心环节,只有将线损情况比较准确、及时且真实的统计出来,并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分析,方能从中将所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找出来,查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应对措施,为电力企业更好的开展计量故障、营业差错及查处窃电等工作提供实质性指导。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  山西晋城  048000)
        摘要:在整个线损管理架构中,线损的统计与分析为其核心环节,只有将线损情况比较准确、及时且真实的统计出来,并进行科学、全面、细致的分析,方能从中将所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找出来,查明问题出现的原因,制定应对措施,为电力企业更好的开展计量故障、营业差错及查处窃电等工作提供实质性指导。现阶段,部分单位仍然处于人工计算线损阶段,此种工作方式不仅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之外,最终结果还会时常出现不准确、不全面的情况。本文基于单位信息化需求,大力推动着计量自动化建设。针对计量自动化系统而言,其不仅能够实现对变电站关口表的计量工作,而且还能完成对低压用户、考核表的计量。
        关键词:电力企业;计量自动化;线损管理
        1 电力计量自动化中线损存在的主要原因
        1.1变压器容量不当
        在线路中选择的输配电变压器与线路实际运行情况不匹配,容量过小就会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增加变压器损耗,容量过大在运行中就会出现轻载甚至空载运行的情况,使系统中的电能损耗增加。
        1.2配电网布局不合理
        合理的布局是保障电力输送质量的关键,也是影响线路损耗的重要因素。如果配电网布局不合理,选择的导线尺寸不合适就会加剧线路损耗。比如,供电位置与负荷地距离比较远,传输线路过长,线路损耗就会增加,如果选择导线截面不够大,电流传输时就会增加能耗损失。
        1.3三相负荷不平衡导致线路损耗
        在电力系统的输配电传输中是使用三相传输的模式,但是在运行中三相负荷容易失去平衡,一旦平衡度超过20%,配电传输的中线中就会出现电流剧增的情况,导致线路中的损耗增加。
        2 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现状
        降低线损是电力企业提高供电效率的有效途径,电力企业需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将电力线损降到最低。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在线损管理方面还未取得相对有效的成果,主要原因在于其采用的管理方式太多落后,不符合当前智能电力线损管理工作的要求,从而导致当前电力企业线损管理工作存在以下问题。
        2.1线损计算存在偏差
        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降低线损工作主要步骤为:首先同步收集电表相关数据;其次对线损进行相关计算;最终取得造成线损的原因,从而对其进行相应处理,避免线损过高的现象产生。但由于当前电力企业采用的线损管理方法过于陈旧,导致在进行线损计算工作的过程中易受相关因素所影响,使计算数据缺乏同步性、完整性及准确性,从而无法及时避免线损现象的发生。
        2.2无法制定减损方案
        由于线损计算数据的不确定性,导致工作人员无法及时获取到产生线损的准确位置,进而无法第一时间对线损原因进行分析,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降损方案的难度,极易导致降损方案缺乏针对性及合理性。导致降损管理工作失去实际意义,电力企业线损现象逐渐频发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严重威胁着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
        3 基于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的线损管理措施
        3.1构建线损模型
        对线损模型进行应用时可以实现对户外关系、变电站和计量点的分析,利用相关流程制定线损模型。监控若发现系统内存在异常情况,系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使得线损管理和模型能够保障相关计算流程,所以,供电单位需要构建质量较好的模型,若数据发生变化可以及时对线损状况进行把握,这种计算方式能够使得线损率的精确度提高,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


        3.2线损自动化计量
        单一用电户以自然月为例进行分析,常规现状下月用电量上下波动较小,但如出现窃电,设备异常运行,线路供应故障等现象,则对于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线路的应用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分析当前在实际发展中关于线损自动化计量的应用,有效地实现了线损段的线损自动化计量,为后期线路的线损现象控制,以及不良线损问题的查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3线损数据采集
        集中抄表系统具有智能化这一显著优势,能够有效开展对线损数据的采集工作,从而为线损计算提供科学依据。在开展线损数据采集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以线损管理的实际需求为数据采集基础,对集中抄表系统进行相应的设置,使其具有实时采集、间隔定时采集以及冻结数据采集等功能,以此使数据密度以及数据样本数实现最大化。同时,为了确保线损计算数据的质量及效率,在集中抄表系统进行线损数据采集的运行过程中,需合理对该系统的运行时间进行设置,使该系统在特点时间内进行自行采集数据的行为,从而确保线损数据的完整性。另外,集中抄表系统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那就是在其进行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易受到相关的外界因素所影响,使系统运行出现异常现象。因此,为了确保集中抄表系统线损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及精确性,还需在系统中设置自动报警功能,当系统受外界干扰而出现异常时,该报警功能及时进行报警行为,便于相关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理系统异常情况,确保线损数据采集不受影响。
        3.4科学管理功率因数
        线损管理工作实际进行过程中,积极采用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和作用,能够为充分有效的管理功率因数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电力系统之中,功率因数主要是针对电气设备中变压器和线路的用电效率进行明确衡量,并将自动化的管理系统积极投入到线损管理工作之中,相关电力工作者能从实际问题出发,全面细致分析和研究各项问题的发生原因。IC卡大口径远传水表的应用,在计量自动化中电能智能控制系统作用下,能够更好地监控和统计一定区域中电力用户的总体用电情况,从而针对区域和企业内部的用电峰谷进行有效的评测,并做好统计工作。在计量自动化系统的作用下,能良好减少线损管理工作实际进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使得供电企业能够从电力用户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出发控制电量,使其始终处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减少线损问题。
        3.5防窃电处理
        当前电力企业在发展中窃电现象的出现,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并且对于居民的安全稳定用电,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分析由于部分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用电中的电力安全知识普及不到位,窃电现象长期存在于电力企业的供电发展中难以根治。分析当前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从技术层面有效地发挥了线损现象的监管,通过数据分析及预警功能,将线路供电运行中存在的异常现象,进行及时反馈和上报。以此达到防窃电效果,并且对于窃电事件形成了一定的威慑性,减少了因窃电现象造成的人员伤亡,电力企业收益损失等不良现象。另外对于供电中的线损控制落实,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6日常用电检查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被利用之前,需要现场对日常用电工作进行检查,工作量比较大,对线损不正常运行的情况进行分析时,准确度会受到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电力计量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计量点数据和报警功能对线损的影响进行分析,定期对客户的异常用电时间及相关违反规定的情况进行查找及处理,根据报警对用户用电量进行精准把握,不断提高对用户的管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线损管理在电力系统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维护电力系统正常的运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电力计量自动化技术应用在线损管理中,存在便捷、效率高与节省人力物力等各种优势,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所以,供电所的员工需要充分的重视这件事情,对电力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功能不断的改进,从而保障线损管理更加准确、快速、高效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曾潞.计量自动化及线损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7,36(11):70-71.
        [2]陈婷.线损管理中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运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8(01):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