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11112)
摘要:电力系统能够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所以,电力行业一定要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在电力发生运行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维修,这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会更高,基于此,本文对电力继电保护存在的故障问题以及电工维修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工维修技术;故障
1电力继电保护存在的故障问题
1.1开关故障分析
现在大部分的供电企业采用的供电模式是变电所、开关站、配电变压器3个环节。在设置相关站点时,供电企业会考虑工作的便利性。工作环节中的开关站一般设置在供电区域比较密集的地方,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时能够更加方便快捷。但是,在实际的供电操作中,工作人员会将负荷开关和熔断器都安装在变压器出口的线路附近。这个安装方式存在不科学性,容易导致在触碰开关的过程中出现开关故障。开关站也会出现跳闸问题,最终影响周边的供电问题。
1.2微机装置故障分析
微机装置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运行期间还存在一些故障。引起危机装置故障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干扰因素和危机装置本身具有的绝缘性,危机装置在运行期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且与装置本身的绝缘性相冲突,所以运行期间的干扰性会进一步加强,最终影响微机的使用;二是电源和静量静电,主要是输出电源功率与微机运行所需要的电源功率标准不统一,两者功率相冲突,而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又不能及时判断电源功率的标准性,易在运行中出现故障。
1.3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故障分析
电压互感器的作用是保障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稳定性,同时提供给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保障。电压互感器存在的二次回路故障会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失灵,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可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让整个电力系统呈现故障的状态。
2 电工维修技术
2.1 自动抉择并反应
一旦电力系统出现了某方面的故障,继电保护能够迅速地检查出来,并加以迅速有效的排除,而对于这些故障的检测以及相应的处理,需要具体到实际的电力保护系统当中,根据不同的状况所产生的自然反应。在电力系统维持正常运行的状态下,继电保护装置不会发生任何的反应,但是当电力系统当中的线路电流,骤然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位置,就很容易产生一定的相关反应,以实现对电流的迅速保护。与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不同,现阶段的继电保护装置,已然不再拘泥于以往的电力临界值,转而仅仅需要电流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动,继电保护系统就可以迅速检测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迅速合理地解决。为此,现代化下的继电保护装置往往在性能方面显得更加优越,能够自动进行抉择并做出相应的合理有效的反应。
2.2 继电保护的灵活性
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有了全新的发展趋势,继电保护便属于其中一种,它主要指的是在电力系统发生一定故障的时候,其能够主动通过对电流变化的检测,迅速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它的范围往往都会有一个基础的限制,并且会在这个范围以内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科学的控制。通常而言,继电保护装置产生相应的继电反应,存在以下几种状况:首先,电力系统出现一定的短路,并且严重影响整个电流的正常通过。其次,短路类型属于严重威胁电力系统一类的,可能对电力系统形成较高的伤害。最后,短路点是否存在着一定的过渡电阻,阻碍电流的有效通过。而面对这些状况时,继电保护装置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这种智能的反应往往范围十分大,并且无论是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严重负荷的三相短路,还是小功率下出现变动幅度较大的电流短路状况,继电保护都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将保护整个电力系统处于较为稳定的工作状态。
2.3 可靠性十分强
对于电力系统而言,电力继电保护装置的性能十分直接,首先体现在其有着相当强的工作效率,能够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次它的可靠性相当强,一般只要发生在其控制范围内的电力故障,其都会迅速地做出反应。伴随着当代用电量的迅速上升,不同地域内的电网持续进行着多方面的扩张,给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形成了全新的挑战和压力。一旦继电保护装置出现一定的问题,将很容易导致整个电力系统难以维持当前的保护状态,进而导致最终的电力系统严重损坏。为此,继电保护装置通常都会进行周期性地检测,一旦发现某些方面的故障,会运用相关的电工维修技术迅速地加以排除。如果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与实际的继电保护工作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则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观察其是否影响原来的功能状态,并进行合理的更换或者维修,以保障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提升整体的工作效率。
2.4 继电保护技术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问题时,相关技术人员在进行故障维修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替代测试的方式,使用正常的零件或插件替代设备运行中使用的零件。通过测试故障零件,不断缩小故障范围,找出导致设备故障的最主要零件。在找到问题零件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在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测试的过程中,如果怀疑是某个零件出现了故障,可以使用备用零件进行替换。替换后运行如果原先的故障消失且运行更加顺畅,说明原先的零件就是故障的关键点。在运用替代零件的维修方式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检测零件,确保零件没有在程序上、线路上有相关问题。尤其是在批量购买这类替代产品时,要检验产品的外观和各项功能,确保这些产品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实现替代作用。如果有产品存在故障风险,相关人员一定要及时处理,严格控制不合格产品,减少残次品对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2.5 直接观察技术
面对继电保护装置出现的故障问题,直接观察技术能够帮助电力系统进一步解决故障。在继电装置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通过有效观察并结合以往的维修经验能够判断出故障的大致原因和大致方向。例如,当合闸接触器和跳闸线圈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通过观察可以得出这种现象回路正常,说明问题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保护装置的内部。拆开内部装置后,可以通过观察内部装置零件的颜色判断是否存在问题。同时,部分零件如果出现故障会散发一些独特的气味,也是直接观察技术中比较常用的判断方式。但是,直接观察维修技术考验技术人员的维修经验,需要技术人员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内部状况,才能实现对故障的有效维修。
2.6 带负荷检查维修技术
针对继电保护装置,电力企业需要定期进行维修检查。其中,带负荷检查维修技术是检查过程中运用较多的一项技术。尤其是在运行中出现交流回路问题或者装置问题时,这项维修技术往往比其他技术更加有效。但是,技术人员在运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首先,在检查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参考对象。例如,在测量装置中的相位时,所采取的参考电压需要是A相母线。如果没有电压,可以用电流来代替,但是在检查过程中选择的参考点一定是相同的。任何技术人员在检查维修过程中都要更加细致,排查存在问题的零件或者可能发生故障的零件,通过定期维修降低装置的故障风险。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领域在整个生活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相关电力企业人员需要增强对电力运行质量的重视程度。尤其是在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维修上,要采取更加合理的维修技术,培养更多专业性强的技术人才,为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石晶.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3):179+181.
[2]许登雄,于大海.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及维修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4.
[3]郝文阔.电力继电保护的故障及维修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1):168-169.